首页 > 历史 > 历史上那些“红颜祸水”,是谁在诋毁她们?有谁在怜惜她们?

历史上那些“红颜祸水”,是谁在诋毁她们?有谁在怜惜她们?

四大美人西施、貂蝉、杨贵妃、王昭君,四大妖后妹喜、妲己、褒姒、骊姬,妲己被骂成万年狐狸精,褒姒 “一笑倾天下”,杨贵妃在马嵬坡前“宛转蛾眉马前死”。几千年文人的笔下,为何将王朝覆灭、国家暴乱的罪责都推到美丽柔弱的女人身上?

赵丽颖版苏妲己

一、《史记》中妲己名字出现过三次,司马迁没有说她一点功过,一介女流怎么就变成了妖媚惑主的狐狸精?

任何王朝都会经历由弱到强,由盛转衰的历程,五百多年的殷商王朝,亦是兴衰交替,终极要走向末路。

《史记·殷本纪》中清清楚楚记录着商王朝的几次衰落:

帝阳甲之时,殷衰。

……

帝甲淫乱,殷复衰。

……

帝乙立,殷益衰。

帝乙就是殷纣王(名辛,亦称帝辛)的父亲,他手里的殷商已经是个烂摊子,帝辛继位后,商朝差不多气数已尽。

先进的推翻落后的,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社会的进步。

《史记·殷本纪》共3561字,有关殷纣王的文字共977字,亡国之君殷纣王一人占了殷商王朝27.4%的篇幅,司马迁刚开始夸赞了殷纣王的聪明及勇力。

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

但是他的自负也跃然纸上。

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乐,嬖於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

帝辛聪明到别人要说什么他早就知道,只要别人一开口,他就加以驳斥。他的口才,能够说得天花乱坠,把自己的错误掩饰得天衣无缝,他常以自己的能力向大臣们夸耀,也常认为他的声望高于天下,以为天下所有的一切都在他之下,这不就是目空一切吗?

他喜欢喝酒,贪图享乐,宠幸女人,尤其喜爱妲己,妲己说什么他都听什么。

赵丽颖版苏妲己

殷本纪后面的文字都是说纣王的种种暴行。直到最后:

周武王遂斩纣头,悬之大白旗。杀妲己。

《史记·殷本纪》中,妲己的名字仅出现3次:“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 、“杀妲己。”

司马迁并没有提及妲己的美貌,以及如何妖媚惑主,残害忠良。殷商王朝的灭亡显然是因为殷纣王的荒淫无道,但是封建王朝几千年的统治,女人的地位早已变成了男人的附庸,再加上根深蒂固的迷恋君权思想,一个王朝的灭亡没有归咎在治理国家的人头上,而是要让一个远离政治的女人来承担这些罪责。

有时候我想,苏妲己和西施这两个人该怎么样去比较?西施难道不是一个祸国的美女吗?都知道西施是越国派往吴国的卧底,但是她在吴国生活一二十年,吴国的国君夫差也深深爱上了她,西施是吴国的王妃,难道吴国的灭亡不该怪罪西施吗?

为何历史上对西施有那么多的溢美之词?把她封为四大美人之首?而说起苏妲己,就是狐狸精?

是什么时候开始对苏妲己有这么多的诋毁?我想历代的封建王朝都有这样的看法,包括取代商朝的周朝,为了证明自己取得政权的合法性,自然会说很多纣王的荒淫无道,也会把男人的错误归结到女人身上,也许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开始了对苏妲己长达几千年的诋毁。

王丽坤版苏妲己,端庄持重

而对现代人造成深远影响的是两部作品,一部是元代的讲史话本《武王伐纣评话》,这部书还比较写实一些,围绕着武王伐纣的故事展开。

另外一部作品是明朝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明朝涌现了像《西游记》、《封神演习》等影响广泛的一批神魔小说,和现在网络上流行的神魔小说也有类似之处。既然是神魔小说,自然有很多属于神话、魔幻假想的东西,但是它依然反映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一些看法。

《武王伐纣评话》与《封神演习》中的纣王和司马迁在《史记》中描写的纣王不同,《史记》中也夸赞了纣王的勇力和智慧,但是话锋一转,又说了他品格上的缺陷,更多的文字都是说纣王的昏庸残暴。

而在元代和明代的这两部书中,刚开始纣王都是一个明君,因为被苏妲己迷惑才最终变成了暴君。这和中国古代百姓心目中的尊君意识是密不可分的。

在这种根深蒂固的红颜祸水思想下,上两部书都对纣王进行了很大程度的美化,并且把他身上的暴行移到了没有发言权的苏妲己身上,她成了伐纣正义性的主要理由。

王丽坤版苏妲己

二、妖媚惑主的罪名安不到高冷美女褒姒头上,怎么又说她“一笑倾国”?

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杀了纣王、妲己,建立周朝,时光荏苒,兴衰交替,一晃快300年,公元前781年,周宣王病死,太子宫湦继位,就是周幽王。

《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幽王二年,西周大范围发生严重地震,泾河、渭河、洛河枯竭,西周大臣伯阳甫说:“周朝要亡了,从前,伊水、洛水干涸夏朝就灭亡了;黄河枯竭商朝就灭亡了。如今泾河、渭河、洛河都干涸了,国家用不了十年就会灭亡”。

伯阳甫的预言极准,周幽王统治10年,西周果然灭亡了,他的这段预言详细地记载于《史记·周本纪》中。

四十六年,宣王崩,子幽王宫湦立。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甫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填阴也。阳失而在阴,原必塞;原塞,国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原又塞,塞必竭。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国之征也。川竭必山崩。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

《史记·周本纪》中对于褒姒的神奇身世亦着墨甚多,褒姒乃神龙的唾液转世,后世对褒姒的很多记述差不多都可从司马迁的笔下找到依据。但很显然,这其中很多描述根本就不科学,司马迁加入了太多的传说和想象。

褒姒出生在褒国。周幽王三年,褒国国王得罪了周王朝,为求赎罪,把褒姒献给了周幽王,《东周列国志》对褒姒的外貌作了这样的描写:

“目秀眉清,唇红齿白,发挽乌云,指排削玉。”

这是周幽王初见褒姒时的场景。王者征服天下,但他被褒姒的美征服了。不是女人非要去征服男人,是男人自己沦陷在美色中。何况这个男人是周天子,天下美女尽归其有,不必批判帝王耽于美色。

清代龚定庵在一首诗中说:

少年虽亦薄汤武,不薄秦皇与武皇;

设想英雄垂暮日,温柔不住住何乡?

他说一个英雄到了晚年没事做了,不让他住在温柔乡里又要他干什么?这个理论和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有点类似。南怀瑾认为,近100年来,除了马克思的影响以外,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影响也很大,只不过这方面不像政治理论受重视。

苏妲己爱上了纣王

如果依据性心理学的看法,有过分的精力就有才有杰出的事业,因此英雄、豪杰、才子,几乎各个好色,行为不检点,都是孔子所讲的“未见好德如好色”之意。

然而孔子所要求的圣人境界是非常难的事,一般心理状况,凡是了不起的人大多精力充沛,所以难免要走上女色这条路子。

周幽王爱褒姒可以理解,褒姒作为褒国进献的礼物,她不爱荒淫昏庸的周幽王有啥错?她不肯对这个霸占自己的男人笑一笑有啥错?这不更能说明她的孤高不屈吗?

周朝气数尽了也好,周幽王没有能力治理好国家和小家也好,总之,在犬戎和内部叛军的勾结下,西周灭亡了,这是历史的必然,非人力可以逆转。

《东周列国志》、《史记》对褒姒的记载是真的历史吗?我们不能怀疑经典,尤其是历史领域的创作者,不相信《史记》还写什么历史文章?但是说褒姒是神龙唾液转世,她一笑倾天下这样的描述,我们只能佩服史学家文学功底深厚,想象丰富,表现手法多样。

范冰冰版苏妲己

三、杨玉环误了李隆基?哪件事是她能做主的?

不由得想起李隆基和杨玉环,唐明皇李隆基前半生英明能干,晚年时因为宠爱杨贵妃致使国家发生变乱,这是个既定的事实,也是有名的历史故事。

在过去很多年中,很多人都把这个罪过推到了杨贵妃身上,尤其是诗人们。中国的文人多半对于历史大事有严厉的批评,就像今天的网络中有很多喷子一样。

但也有另一面的看法,比如袁枚有首诗就惋惜杨贵妃:

空忆长生殿上盟, 江山情重美人轻。

华清池水马嵬土,洗玉埋香总一人。

唱什么《梨花颂》?说什么《长生殿》上的你侬我侬?江山美人面前,江山为重美人轻。安禄山造反,唐明皇带领杨贵妃等出逃到长安南面的马嵬坡,部队不肯听从命令,发生兵变,要皇帝处死杨贵妃才肯保他继续逃命,唐明皇没有办法只好让杨贵妃自缢。

杨贵妃

这只是将士们表达不满的一个借口,杨贵妃是个出气筒,唐王朝的离乱原因错杂复杂,岂是一个杨贵妃就能搅乱的?那个宠爱杨贵妃,给她在华清池建洗澡堂的是唐明皇,让杨贵妃自杀的也是他。然而历史的罪过却推到了杨玉环身上。

四、结束语

一个王朝的覆灭或者衰落,把所有的罪责让一个女人来承担,这反映出社会对女人的不友好、不尊重。

《武王伐纣评话》与《封神演习》这两部书的作者都将纣王丧失江山的原因推到了苏妲己身上,这样周武王、姜子牙伐纣就增加了正义的色彩,女人是什么?某种程度上,女人是男人的玩物,而当玩弄女人的当权者出现了不可挽回错误的时候,有主导话语权的人把所有的罪责都推到了女人身上。

多少年来,多少人骂苏妲己这样活泼又与丈夫恩爱的漂亮女人是妖媚惑主、狐狸精,而像褒姒那样端庄肃穆、对男人冷淡的人,无法用魅惑骂她,只能怪她美丽,一笑倾天下,这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如果一个女人笑一下就可以令一个国家倾覆,那这是不是威力最大的核武器了?

我们也可以换另外的思路来思考这个问题,苏妲己她来自哪里?她是怎么到纣王的身边的?又为何去迷惑纣王?《史记》中没有说,如果像褒姒那样,周幽王要攻打有褒国,褒国的国君褒晌为了避免战争祸及到自己的子民,就将美女褒姒献给了周幽王。

黑化前的苏妲己,清纯的苏美娘

这也非常类似于勾践将西施献给吴国,这就是一招美人计,或者我们可以认为这就是一场间谍战。

为什么不能把褒姒和苏妲己也上升到西施那样的高度?西施在越国毫无疑问是国家功臣,是爱国人物的代表。就算在整个后世,西施基本都是完美的形象。

如果把苏妲己看成是苏国(很可能就是一个诸侯国)的美女。商纣王喜欢用武力到处征讨,当他把一个部落快要灭族的时候,他看到了一个惊恐的美少女,就把那个少女作为战利品俘虏回自己的宫内,这个少女的心中充满了仇恨,当她被殷纣王野蛮占有之后,心中的仇恨就越来越浓烈,她要为自己的部族复仇。

从此,这个女孩开始装作妩媚,不同于褒姒的万年冰山脸,苏妲己复仇的决心更大,但她将这些都隐藏起来。孤身战斗在仇人身边的苏妲己是不是值得我们同情和尊敬呢?

决心复仇的苏妲己,放荡妩媚

《史记》中的苏妲己只是一介女流,是一个绝对的配角,到了《武王伐纣评话》中已经蜕变成一只九尾金毛狐,《封神演习》继续渲染,将苏妲己塑造成一个残忍的狐狸精形象。

就算是狐狸精,书中说她是奉了女娲娘娘的命令来颠覆商朝的,谁让纣王在神庙里轻薄了女娲娘娘呢?

这么看来,苏妲己是间谍,而且是最高级的女神女娲娘娘直接派来的间谍,颠覆商朝是她的使命,可是到最后,女娲娘娘也不容她,令杨戬杀死她,这是《封神演义》的记载。在《史记》中,她是被周武王杀死的。

无论怎样,苏妲己都是个棋子、替罪羊。兔死狗烹从苏妲己就开始了,背信弃义,虐杀功臣,女娲娘娘也是这么做的。

殷桃版花蕊夫人

又联想到宋太祖灭后蜀,后蜀主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被赵匡胤抢去。

赵匡胤问花蕊夫人:“你们国家有十几万大军,为什么今天你会落到我的手里?”

花蕊夫人做了一首诗答复: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主政治国的是男人,口口声声保家卫国的也是男人,深宫中的女子哪里知道君王在城楼上举起了投降的白旗? 十四万将士整整齐齐卸下金灿灿的战甲,这里面哪有一个真正的男人?

刘涛版花蕊夫人

这话解气,那些不抵抗的男人没有出息,那些将罪责推到女人头上的男人也一钱不值。

鲁迅先生的杂文里早就说过:

“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可以保隋,也不会相信妲己亡殷、西施亡吴、杨贵妃乱唐那些古老的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性是绝不会有那么大的力量,兴亡的责任都应该由男的负。但向来的男性的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这真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1246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