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协湖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中,有一群独特的身影。他们身穿白色卫衣,上面印着 " 大学生采访团 ",做采访,拍视频,做后期。他们用他们的方式,向校内传播 " 两会 " 声音。
大学生采访团是今年全会宣传报道的创新探索和有益尝试。2020 年湖南两会首次出现湖南大学生记者身影,向广大青年人传递 " 两会 " 好声音。这支大学生采访团队伍来自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等高校。
在校内征集 " 金点子 " 给委员送 " 锦囊 "
" 我们用‘开箱‘的方式给委员做报道,看看委员来参加全会带了什么。我们还会送委员一个‘锦囊’锦囊里的问题是我们从校园里征集的‘金点子’。" 大学生采访团里的李杨告诉记者。
李杨是湘潭大学大三的学生,也是湘潭大学青年传媒中心主席团成员。她告诉记者,大学生也很关心国家大事,一方面采访团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来传播政协声音,如 VLOG、短视频等,一方面,注重将来自学校的声音带给委员。" 我们注重‘互动’。" 李杨介绍,她和她在校内传媒中心的小伙伴们会在校园内征集 " 金点子 ",再将大学生们的 " 金点子 " 带给委员。
李杨的第一个采访对象是省政协委员向汝莲。" 第一次采访省政协委员,我很紧张,但向委员很亲和,采访过程中我就放松下来了。"
李杨的采访方式是 " 开箱 "。向汝莲的箱子有不少湘西特产:银饰、碰柑、" 铁骨猪肉 "。不辞辛苦将家乡特产放进行李箱,身穿湘西民族服饰,向汝莲的这些家乡元素源于他对家乡的深情。他呼吁年轻人回老家建设家乡,并呼吁从制度层面鼓励年轻人回乡发展。在拍摄 " 委员寄语 " 环节,向汝莲说的话让李杨印象深刻," 他说得很好,‘青春兴乡,何必远方’。"
最喜欢的老师成了采访对象
姜雨昕是湖南师范大学的大三学生,她学的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在大学生记者团里主要负责拍摄和剪辑。
说到在大学生采访团里最难忘的事,姜雨昕告诉记者,是采访省政协委员汤素兰。" 在学校,汤老师是我最喜欢的老师之一,她的课总是爆满;在工作之外,她是公益发起人和行动者;在这里,她是一名政协委员。我感到,政协委员的身份是多样的,政协也是一个能容纳很多声音的地方。" 姜雨昕说。
最让姜雨昕有成就感的是,她和同学们通过征集、整理选取的两个采访问题,其中之一正是汤素兰的提案。学生们和汤素兰不约而同地关注到免费师范生教育资源配置问题。这个问题,对学生个人而言关乎个人发展,对社会而言关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我就觉得,果然汤老师是关心我们的,我们都想到一块了!" 姜雨昕说。
采访结束后,姜雨昕送了汤素兰校园文创产品,汤素兰回赠了她签名书,还对姜雨昕说:" 好好学习,将来超过我。"
得到了平时得不到的 " 福利 "
近距离接触省政协委员们,大学生记者们有不少开心的 " 福利 " 时刻。在采访团,李杨见到了汪涵。" 今天早上,我出门买东西,就看到汪涵委员,我跟他打招呼,他礼貌的答复我:‘嗯,你好’,我还拍了 vlog。"
在采访团,姜雨昕吃到了这辈子吃到的最甜的猕猴桃。" 一名来自湖南农业大学的委员带来了红心猕猴桃,特别甜,我真希望他快点推广。"
姜雨昕很注意细节,她关注到 " 橙子哥 " 舒兴华委员:" 他特地带了橙子,人很有综艺感,感觉他如果拍视频肯定是‘带橙子博主’。" 她还注意到,会场用水全是来自湘西十八洞的山泉水。" 十八洞水是十八洞村的扶贫产业,这说明,对于扶贫,政协委员们是认真的。"
【来源:ZAKER潇湘】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12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