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副省级金融中心:深圳领衔广州第二,成都杭州暗自较量,东北三市持续低迷

副省级金融中心:深圳领衔广州第二,成都杭州暗自较量,东北三市持续低迷

我国自1994年正式实施副省级行政建制市体制以来,目前共有15个城市被列为副省级市,分别是广州、武汉、哈尔滨、沈阳、成都、南京、西安、长春、济南、杭州、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和宁波。

7个副省级城市低于全国区域金融中心平均水平

15个副省级城市中有济南、青岛、厦门、沈阳、宁波、哈尔滨和长春7个城市综合竞争力得分低于全国区域金融中心平均得分,这反映出这些副省级城市尽管较其他地级城市拥有更高的行政地位,但在调配金融资源、发展金融中心方面的能力还存在不足,其金融业发展水平与城市经济地位不匹配。

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处于末位水平

副省级城市中沈阳、哈尔滨和长春三个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分别排名第12、14和15,整体处于副省级城市末位,这三个城市金融市场规模和金融生态环境得分在全国所有金融中心中都处于末位水平,因此影响了其整体竞争力排名。

深圳领衔、广州第二

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深圳和广州金融综合竞争力一直占据第一和第二的地位,显著高于其它副省级城市。

成都杭州暗自较量

成都和杭州紧随广州之后,近五年来综合竞争力得分一直处于相互接近状态,本期成都仅以0.5分的微弱优势,暂时领先杭州,位居副省级城市第3,杭州位列第4。

No.1金融产业绩效

本期副省级城市金融产业绩效评分中,深圳、广州和成都均超过100分,远超过杭州、南京、西安等城市。

杭州与广州、成都之间的差距主要体现在金融业规模指标方面,2018年杭州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197亿元,同期成都为1729亿元,广州为2080亿元。

杭州在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金融从业人员数方面,也要弱于广州与成都。

西部地区除成都外,西安金融产业绩效得分连续两期保持大幅增长,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显成效。2018年金融业增加值达到874.9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0.5%,成为全市支柱产业,本期金融绩效排名全国第11,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6。

近年来,西安积极推动“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建设,重点发展能源金融、绿色金融、离岸金融、文化金融、军民融合金融等特色金融。其中,西安绿色金融探索较早,在金融组织、金融制度、金融产品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No.2金融机构实力

不同副省级城市金融机构实力出现分化。本期副省级城市金融机构实力评价中,深圳作为全国性金融中心,本地法人金融机构实力强大,因此在此领域的评分远高于其他城市,达到199.22分,而排名第二的杭州仅有57.95分。排名靠后的城市,金融机构实力得分急剧下降,这反映出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倾向于向重点中心城市集聚的特征。

银行类机构,尽管深圳2018年仅有9家本地法人机构,但其资产规模达到11.17万亿元,而杭州拥有12家本地法人银行机构,其资产规模仅有3.19万亿元。

证券业金融机构及保险业金融机构主要集聚于北京、上海和深圳,而其他副省级城市在该领域几乎不具备比较优势。

近几年,各副省级城市均加快了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建设,但由于地方性金融机构规模参差不齐,实力相差较大,因此在该领域各城市的得分也相差较大。

No.3金融生态环境

本期副省级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分中,成都金融生态环境得分较上期提升5.65分,达到104.03分,与深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有赶超深圳的趋势。

近几年,成都围绕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目标,积极推动金融与经济良性互动、有机融合,打造产融结合、供需匹配、创新高效的金融生态环境。

在金融人才环境方面,成都在教育、医疗资源以及生活质量方面要显著优于深圳。例如,2017年成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超过81万人,而深圳仅有9.7万人;成都每万人拥有医院病床数为68.9张,是深圳的2倍;此外,成都住宅房价收入比远低于深圳,仅有3.61,而深圳高达16.18。深圳主要在城市环境,如空气质量优良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及轨道交通等方面具备较强优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1122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