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篇《斗国君大臣炸弹不够,王后再跟上一手》
故事还要编,忽悠还要继续
现代史学家提出一个说法,就是历史上的“妖魔化”问题,实际上,后来的当权者为了使自己更正当,统统使用妖魔化手段来证明自己上位是顺天应人。又或是制造各种谶[chèn]言满天飞。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黄巾起义时张角的口号(图片出自影视剧《三国演义》)
两汉时期,有人在长安近郊的一口井中发现一块白石,上面刻有红色文字:“告安汉公莽为皇帝。”
秦始皇三十六年,东郡坠落了一颗陨石,有人在上面刻了“始皇帝死而地分”字样。
明成祖朱棣,在篡位时也是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名义,“靖难”的意思指平定祸乱,扫平奸臣的意思。
图片来源自正在热播的影视剧《大明风华》- 王学圻 饰演 朱棣
又如,周厉王、隋炀帝等,都被后朝妖魔化。妖魔化、神怪化,首先把上届政权描写出很多异端,才显得后者正当,顺天理,合民意。古人在宣传上其实是很用力的。
后人描绘周厉王横征暴敛,鱼肉百姓,重用奸佞,不听贤臣;
司马迁著作的《史记》中,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民间文学把炀帝描绘成荒淫无度、杀父害兄、残害忠良等。
负责钦天监的太史伯阳父打出那个卦什么意思呢?
上篇文章《斗国君大臣炸弹不够,王后再跟上一手》说到,姜后告诉宣王,宫中有一老宫人怀孕40年产下一妖女认为不祥之兆弃之于河,老宫人又给宣王讲了个自夏桀末年而来的神异故事。第二天宣王上朝把这个故事讲给了朝中大臣们听,太史伯阳父当即打了一卦。
这个卦相是什么意思呢?
伯阳父说大概意思是,妖气虽然出宫,但未曾除。可以想象,一片妖言,逼真的氛围,够吓人的。
这典型的一个骗局,一直骗下去
这回宣王可当真了。发布旨意,查那个女婴,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有捞取者,赏布帛三百匹;有收养不报者,邻居告发,告发者也按数奖励,本犯全家杀头。
命上大夫杜伯专督此事。因卦辞中又有檿弧箕箙,再命下大夫左儒,查造卖山桑木弓的,箕草箭袋,违者处死。
卖山桑木的,卖箕草箭袋的,肯定有;而妖女,上大夫杜伯心里有数,根本没查。这成了宣王后来杀他的理由。
图片来源自网络(示意图)
抓杀妖女,破了童谣的预言
左儒这头执行的很好,城里全部宣布了不许造卖山桑木弓和箕草箭袋,但乡下没有传达到。这天就来了两口子,一个妇人抱着几个箭袋,正是箕草织成的,一个男的背着山桑木弓十来把,跟随于后。刚到城门口,被巡逻官劈面撞见,大喝一声:“拿下!”手下士兵上前抓住妇人,那男子抛下桑弓在地,扭身便跑。
图片来源自网络
男的跑了,女的被抓,杀了,桑木弓、箕织箙烧了。
现在想一想,左儒在杀那个农妇时,他怎样想,他审了又审,觉得人家也不是妖女。就在他觉得应该如实禀报时,忽然传来申伯的命令,杀掉!
人是杀了,但疑惑却留下了,留给左儒、杜伯,这些所有不相信谣言的大臣。
宣王停下了打仗的念头,修德修政
宣王说,这回破了那童谣的预言了,放心了。女妖,杀了,桑木弓和箕草袋烧了,这回那预言破了。而那个生了妖婴的宫女呢,也畏罪自杀了。
宣王听大臣们的话,别打仗了,休养生息吧,修德修政,以感上天吧。这说明,这两个妖言,真的瓦解了宣王的王者之心,他信了,怕了,改变了想法。过了三年,没什么动静。
宣王这几年都在干嘛?
这几年,宣王活得比较舒服,他干什么呢?斗鸡。
宣王斗鸡可以说达到了相当的水平。有个成语"呆若木鸡",就出自宣王。
说有个专门给他管理斗鸡的纪渻子给他讲训练鸡的原理,第一天不能用,因为鸡“血气方刚、斗志昂扬,不能上场”,第二天看见其他鸡的影子还会冲动,不能使用,只有第三天,它呆若木鸡,一动不动,别的鸡一见它就怕了。
表面上玩儿斗鸡,暗地里搞斗争。精明老辣的宣王也不是白给的,况且申伯,仲山甫他们也不是铁板一块,早有人向宣王高密,说他们忽悠您了,宣王一听就炸窝了,但他不动声色,表面斗鸡取乐,暗中准备收拾这些人。
图片来源自网络
周宣王又起好战之心
这三年,国力有所恢复,宣王的好战之心又恢复了,这天宣王议政,问可不可以打仗,发动战争。
为什么宣王三年后又问起战争呢?
因为情况有了变化,那就是宣王又不信那妖言了。
这时就有两派
一是申伯的天命派,认为不可发动战争。
一是现实派,认为那是谣言,不要相信。
图片来源自网络
现实派杜伯为代表,他认为国家就按实力说话,不要听信谣言来决定国家大事,杜伯为什么这样说呢,当初宣王派他查妖婴,在查的过程中,他了解了真相,知道是有人“妖言惑主”。杜伯说他有证据证明,两个谣言完全是人制造的,而不是什么“天降凶兆”。
没有外战,便有内斗
这三年,国家没发生对外战争。对外没有战争,对内就有斗争。这时太子宫涅的力量开始强大,他认为国家已经失去了行政力量和政治方向,原因就是这两个妖言控制了民心,左右了父王。
而且,如此下去,君王的意愿就无法实现,所以必须破除这些妖言。这时以杜伯为首的一帮大臣为了反抗申伯的政治势力,也暗受宣王之托,就秘密查这两个谣言的来历,谣言,上升一下就是妖言,“妖言欺君”,这可不得了了,一旦穿帮,这是欺君之罪啊!
图片来源自网络
彻查谣言,实在是难上加难
但是申伯这人阴险的很,在这次制造谣言的过程中,他成功地绑架了很多朝内大臣甚至是把姜后也牢牢的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上,一旦谣言告破大家都要一起完蛋,这真的是逼得所有人不得不一起继续忽悠宣王了。
(一个伟大王朝的神秘崩塌,连载之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193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