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鸿蒙出世,中国人终于有了自己的操作系统,他能成为下一个“安卓”吗?

鸿蒙出世,中国人终于有了自己的操作系统,他能成为下一个“安卓”吗?

千呼万唤始出来,鸿蒙系统8月9日终于在2019华为开发者大会上正式亮相。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常务董事余承东介绍,自主研发的鸿蒙操作系统,是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OS,可按需扩展,实现更广泛的系统安全,主要用于物联网,特点是低时延,甚至可到毫秒级乃至亚毫秒级。

余承东表示:“如果安卓不能用,鸿蒙随时可用。”

中国人终于有了自己的操作系统,完全实行“自研”。

8月9日,2019华为全球开发者大会在东莞举行,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代表华为正式发布自有操作系统:鸿蒙OS,英文名为harmony,这是全世界第一个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OS,它能够同时满足全场景流畅体验、架构级可信安全、跨终端无缝协同以及一次开发多终端部署的要求。

鸿蒙一出,令业界兴奋。“无论是‘鸿蒙’这个名字所具有的深刻隐喻,还是‘鸿蒙’系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都让人看到了华为的抱负,华为的隐忍与坚守。鸿蒙一开天地宽!华为加油,中国加油,切记中华当有为。”人民日报客户端对鸿蒙的发布如是评价。

此前,华为注册了鸿蒙操作系统的商标,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鸿蒙,究竟有多牛,他能成为下一个“安卓”吗?

鸿蒙是啥 打通手机、电视、智能穿戴成一个操作系统

“未来的操作系统应当是微内核架构,可以适配任意终端。”余承东表示,这是希望给世界带来更多和谐和方便。

华为指出,当前的OS系统已不能满足需要,以安卓为例,发展多年,其代码已庞大冗余,难以保证不同终端流畅体验,安卓代码已超过1亿行,安卓Linux内核代码也有2000万行,其中只有8%的核心代码被频繁调用。

此外,目前互联的终端系统也越来越多,对安全、软件生态、用户体验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华为打造了鸿蒙OS系统。

“软件生态和硬件是绑定的,大大增加开发工作量,如何让工作效率更高,打破设备之间的墙,实现生态共享,跨终端实现,这是对我们OS提出的要求。”余承东解释。

鸿蒙是一款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OS。这个新的操作系统将打通手机、电脑、平板、电视、汽车、智能穿戴统一成一个操作系统,并且该系统是面向下一代技术而设计的,能兼容全部安卓应用的所有Web应用。若安卓应用重新编译,在鸿蒙OS上,运行性能提升超过60%。

鸿蒙出发点和Android、iOS都不一样,它具有四大技术特性:首先是分布式架构首次用于终端OS,实现跨终端无缝协同体验;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技术实现系统天生流畅,匹配应用特征实现资源精准调度,响应时延降低25.7%,带给用户流畅稳定的使用体验;基于微内核架构重塑终端设备可信安全,全面提升全场景终端设备的安全能力;通过统一IDE支撑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实现跨终端生态共享,提高开发效率。

这也印证了任正非此前所说,鸿蒙OS与安卓、iOS是不一样的操作系统。不仅性能上不弱于寻常安卓系统,而且华为还为基于安卓生态开发的运用能够平稳迁移到鸿蒙OS上做好了衔接——“将相关系统以及运用迁移到鸿蒙OS上,差不多两天就可以完成迁移以及部署”余承东表示。

此外,除了鸿蒙系统,华为还有自己的方舟编译器,支持多语言统一编译,大幅提升开发效率,支持C/C++、Java、JS、Kotlin等编程语言。

鸿蒙特点 低时延,随时可以用在手机上

当然,外界更关注的,是鸿蒙能不能用到手机上、什么时候用到手机上。

对此,余承东表示,如果安卓系统不能使用了,鸿蒙OS随时可以用在手机上,安卓应用迁移到鸿蒙系统的成本非常低,1-2天的时间而已。不过,当下考虑到合作伙伴和生态建设,手机端还是优先使用安卓。

鸿蒙的最大特点是低时延,但华为重新建立良好的生态需要两三年左右。

任正非也曾表示,鸿蒙的短板在于生态环境不如安卓。华为手机在海外的销售占有不菲的份额。但谷歌的安卓系统是海外市场的主流,鸿蒙系统在海外要想把安卓系统替换掉,尚需时日。

当然,鸿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鸿蒙OS发展的关键在于生态,生态的关键在于应用和开发者。而这也不难解释为何鸿蒙的首次亮相是在开发者大会上了。这也标志华为借助这场大会,要为鸿蒙招募尽可能多的开发者,毕竟一个生态系统能否获得好的发展跟开发者密切相关。

余承东表示,目前中国已经具备健全的应用生态和庞大的用户基础,未来华为将依托中国、面向全球打造鸿蒙OS生态,通过聚焦新的价值,开放在通信、照相、全场景、AI等方面的核心能力,与各界生态伙伴共同打造出面向消费者体验更佳的应用和服务。“我们欢迎全球开发者积极支持鸿蒙OS生态建设,共同为消费者打造全场景智慧化生活体验”。

“开源、多终端互通,更加流畅,更安全的鸿蒙系统正式问世,这是一个时代的开始。”业内知名观察人士项立刚表示,很长时间以来,在电子信息领域最后两大堡垒芯片和系统都被华为攻破了,虽然生态链完善起来还有时间,多少中国企业愿意采用鸿蒙还要看。但是,这已经从不能到我能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不是我们的技术比人家差,而是在生态系统的建设上更加难一些。因为发达国家先入为主,已经在市场中建立了完备的一个生态系统,而新的生态系统必须通过市场的良性循环才能建立起来,这是很不容易的。

同时,他认为,包括操作系统在内的核心技术,中国是肯定需要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还是要立足于自主创新,要自主可控。希望我国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能够在中国庞大市场的支持下,更快地建立起自己的生态系统。

其实,在生态方面,今年三月华为在P30系列手机发布会上发布了方舟编译器,经过方舟编译器编译过的第三方应用操作流畅度提升60%,系统流畅度提升24%,系统呼应速度提升44%。

但这并不是方舟编译器的真正威力,方舟编译器最大的作用是可以把安卓APP无缝迁移到鸿蒙系统,也就是说,方舟编译器可以架空安卓生态,这样两三年后,鸿蒙系统的生态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预测 鸿蒙与谷歌终有一战

比尔盖茨曾说过,操作系统就是一个赢者通吃的产业。

“鸿蒙是面向未来5G物联网开发的。”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博士分析说,鸿蒙不是安卓系统的分支或修改而来的。它是一种全新的、独立的操作系统。

其实,在智能手机刚刚兴起的时候,任正非就已经下定决心要自己做操作系统了,那时候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就开始萌芽。

如今,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统和苹果的iOS系统早已经垄断了市场,而一个新的操作系统想要再进入手机操作系统领域中无疑是非常难的。

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不是为了手机操作系统而来的,它主要是为了5G时代的物联网系统而生。华为董事长任正非曾公开表示,鸿蒙系统不是专门用于手机的。而是为了做物联网用的。

布局5G时代的物联网的不仅有华为,还有谷歌。今年I/O开发者大会上,谷歌发布了Fuchsia系统的诸多想法。目前,谷歌已正式推出FuchsiaOS开发者网站Fuchsia.dev,并提供了搜索功能,开发者可以搜索到任何关于FuchsiaOS的技术文档,更好参与到系统开发中。

据行业人士分析,此次谷歌推出新系统FuchsiaOS,不仅仅是为了替代安卓,整合当前的操作系统市场和自身的业务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物联网而布局。

“无论是谷歌的Fuchsia还是华为的鸿蒙系统,它们的终极目标都是替代4G的安卓系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刘钢撰文表示,鸿蒙基于emui9.1版本的方舟编译器的优化版本,在性能上,要比安卓原生编译器快很多。那么,谷歌的Fuchsia和华为的鸿蒙系统,处于同一层面,安卓操作系统则低一层面。不过,从目前来看,鸿蒙系统的开发进度远超谷歌的Fuchsia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方舟编译器是首个取代Android虚拟机模式的静态编译器,可供开发者在开发环境中一次性将高级语言编译为机器码。此外,方舟编译器未来将支持多语言统一编译,可大幅提高开发效率。这无疑让鸿蒙操作系统更具亮点。

正如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不必妄自菲薄,也无需妄自尊大。鸿蒙一开,并不等于万事大吉,用任正非此前的话,就是“我们仍然缺乏良好的应用程序生态系统。”整个系统建立良好生态,需要时间,也需要机会。更何况,面对“群狼”环伺,我们要实现突围,更需百倍努力,不断超越。

背后 两年投入5000人研发

华为开发者大会结束后,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接受央视财经频道专访,他介绍,做操作系统的研究,华为其实做了很多年,鸿蒙这个项目正式开始在两年前。投入非常大,差不多接近5000人的研发投入。

1.鸿蒙孕育了多久?

做操作系统的研究,华为其实做了很多年,鸿蒙这个项目正式开始在两年前。但我们做操作系统的研究,华为已经做了有差不多接近十年。这个投入非常大,差不多接近5000人的研发投入。

2.为什么做鸿蒙?

机器将来都会智能化,这就要求操作系统能适应多种设备多种终端,所以对操作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华为面临的AI全场景时代来临的时候,万物智能、万物互联时代来临的时候,我们定义的下一代的操作系统,就是鸿蒙的微内核的分布式OS。我们想能够不依赖于别的公司,因为我们过去的一些操作系统都是某个公司拥有的,这样就没有完全(开放),我们不必被某一家公司所局限,也让我们国家科技更加自立,自立自强,也让我们更加领先。

3.你是怎样的鸿蒙宝宝?

今天大家看到的鸿蒙操作系统是面向未来的,下一代的支持全场景多设备多终端的分布式OS,而且是第一个是面向这个微内核架构的,这是代表未来的下一代技术。鸿蒙操作系统,面向所有的智能设备,所有的终端都可以用,包括手表手环ARVR汽车,我们的PC,我的平板手机各方面都可以用。

据央视

“鸿蒙”是什么

鸿蒙OS是华为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微内核、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鸿蒙的英文名是HarmonyOS,意为“和谐”。

“鸿蒙”如何诞生

2012年,华为开始规划自主研发的一款操作系统,将其命名为“鸿蒙”。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网站显示,华为已申请“华为鸿蒙”商标,专用权限期从2019年5月14日到2029年5月13日。

“鸿蒙”能用在哪

该系统能用于可穿戴设备、智慧屏、车机设备,以后还包括工业自动化控制、无人驾驶等领域,将横跨手机、平板、电视、物联网等多个平台。

“鸿蒙”寓意

“鸿蒙”象征着开天辟地,但英文发音不容易,取Harmony的英文名是希望为世界带来更多和谐、便捷。“鸿蒙”二字独具中国古典特色,最早在《庄子》、《淮南子》等古籍中都有记载,多指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或神话中的远古时代。《庄子·在宥》曾有“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的提法。今年5月,华为发布了一部竖屏电影《悟空》,不少网友用《西游记》中“鸿蒙初始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这句话,表达对鸿蒙系统的期待。“鸿蒙”、“麒麟”、“巴龙”、“鲲鹏”、“凌霄”……华为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底蕴相融合,这大概就是科技企业的终极浪漫吧。据央视

横向对比主流系统

安卓系统:体验不稳定,OS及生态分裂,难以适配全场景

IOS系统:生态封闭,协同体验仅限自有产品

鸿蒙系统:分布架构,天生流畅,内核安全,生态共享。

声音

“鸿蒙OS联接了万物,打开了万亿级的巨大市场,选择鸿蒙就是选择未来”——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

潇湘晨报记者陈张书长沙报道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1896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