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医药企业精致包装掩盖的行业犯罪和社会危害(一)

医药企业精致包装掩盖的行业犯罪和社会危害(一)


一,国家通过中纪委监察长驻药监市场监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机构改革以及从财务检查等角度切入方式,持续关注医药健康企业规范管理的做法,体现了政府对百姓民生健康的重视和打击相关犯罪的决心,但目前效果并不明显,困难重重。


二,医药企业仅仅追求市场份额目的推动的行业违法犯罪已经越来越隐蔽,但危害也越来越大。


三,通过特定历史阶段原始积累发展起来的大药企,尤其是外资药企在“合规”外衣掩护下,在有组织的违法市场活动中起到了最主要的推动作用。


四,大公司引领制药企业违法犯罪的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阶段和方面(概括为洗钱,洗药,洗人):

1,直接财务做假,假发票,白条、假药生产销售、药物二次销售等

2,通过支付旅行社、各级学会、基金会等第三方机构洗钱,假捐赠真骗税,同时保护了高药价。像初x基金会和“生命xx”这样的“公益组织”快速把业务拓展到很多的国内外药企,“慈善”的包装下已经成为药企违法犯罪活动的保护平台。其这种模式的业内推广,对行业秩序和意识形态都会造成严重危害!

3,通过大量“临床科研活动”以学术科研费用名义贿赂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包括制造“相关专家”),成为自己的品牌代言人。甚至制造药企需要的“研究结果”!

4,通过与国内制药企业或“代言人企业”合作,以国外过期或淘汰的化合物扶持国内企业以“高科技自主原研”等名义骗取国家财政支持、甚至以产业发展名义“绑架”当地政府部门打击竞争对手。通过代言企业用“国企营销手段(回扣)”继续销售“洋垃圾”进行利益转换。让少数“代言精英”成为获益者同时,永远让国内药企成为“低端”和不正当竞争的“背锅侠”!

5,通过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手段的人员流动、公司“合规检查”、“协议裁员”等手段,保留了罪大恶极的策划者后,将大量“一知半解”的“问题员工”“协议离职”或“优化”,用“甩锅”的方式维护公司的“合法合规”口碑形象,同时对所有懂规矩的离职员工在从业履历上给予高度评价和肯定!(行业内即便是再严重的违法犯罪,企业也会对当事员工包庇隐瞒)

5,通过大量的媒体公关活动,控制舆论,甚至煽动群众暴力上访和侵犯医生,将矛盾转嫁到政府和医生头上!

6,其他。。。


五,以上隐蔽性极高的非法经营活动造成下述严重社会危害:

1,大企业的市场垄断,隐蔽性极高的不正当竞争,价格虚高。

2,不择手段追求利益目标衍生的大量行业相关违法犯罪(假药械、器官买卖、不以治愈为目标的保留甚至扩大疾病人群、过度医疗、骗保险等等)

3,覆盖面越来越广的商业贿赂腐蚀,形成压在国家财政和百姓健康身上越来越庞大的利益集团。甚至一些医疗专家、医院管理者、卫生行政管理者、社保、基金会、公安、媒体记者等等都成为依靠企业的各级利益链的一环!而医生成为食物链中仅次于杀医患者的末端背锅者。

4,通过“洗人”培养了大量留在企业的“商业精英”和大量流动的逐渐成长起来的“行业精英”。这些成功的“社会精英”实际上成为行业甚至社会的污染源。成为不择手段短期资本利益是唯一价值追求的意识形态的驱动者!这些“精英”成为行业犯罪、国家医改和全民医疗健康问题的最大根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17849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