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明代踩脚印的婚书

明代踩脚印的婚书


说起结婚证书,家家都有。它是组建家庭的第一份法律文件,具有重要的法律凭证作用。因此每个家庭都应把保存好,甚至世代流传。

结婚证书是家庭中十分重要的家庭档案。

现在全国统一了结婚证书的样式、内容,虽然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但也失去了原来的各具特色。


1968年结婚证书


1950年结婚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结婚证书有公家发的,也有私人制作的,都有法律效力。


民国三十三年(1944)结婚证


民国二十年(1931)结婚证书


民国八年(1911)结婚证书


在辽宁省档案馆,保存一张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的婚书,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了。这张婚书为素黄宣纸书写,因年代久远,婚书上的字已经残缺,但婚书上的脚印还比较清晰完整。


婚书是中国古代男女双方签订允婚的文约。当时的婚姻均受制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双方父母在议定允婚后,要交换写有双方生辰八字的红贴,并议定由男方支付一定数量的礼金给女方。同时双方签订婚书,由家长及证人签名画押,并由男方踩上脚印以防悔婚。


这张婚书,是官府在审理悔婚案件时,当事人作为证据呈缴官府,由官府附于案件卷宗末尾的。这张婚书是研究明代婚姻制度和社会习俗的重要资料。著名作家刘齐对此点评道:“明代辽东有墨汁(或别的材料)制成的婚证小脚印,现代北京有焰火模拟的奥运大脚印。人类一直在走路,从荒野走到纸上,又从纸上走到天上,上了天也断不了结婚,断不了写结婚证书”。

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脚印的婚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17287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