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觉得宝宝多吃点,长的白白胖胖是好事,太瘦了会影响宝宝正常的发育。现在的宝宝给人门的印象都是白白胖胖的,看到宝宝长得白白胖胖的都会夸奖家人养的好,但是,也有很多宝宝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不是宝宝长的白白胖胖就不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接下来帮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引起宝宝营养不良的原因。
首先呢,父母需要知道宝宝胖嘟嘟的样子只是属于婴儿肥,而不是衡量宝宝是否摄入充足营养的标准。衡量宝宝身体发育的标准是不能根据宝宝的胖瘦来判断的。判断宝宝是否营养达标是需要通过宝宝各项的发育指标来衡量的,即宝宝的身高、体重、头围、各项运动发育情况来决定的。
那么小胖胖为什么会营养不良?
如果宝宝过多的食用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那么宝宝摄入的营养成分就会单一,久而久之宝宝体内的营养素机制就会打破平衡,导致宝宝体内的脂肪不能正常代谢为热量散失,积存于宝宝的腹部于皮下,那么宝宝的体重自然就会超标,同时一些必要的元素摄入不足,从而造成营养不良。
宝宝肥胖可能带来哪些疾病?
1、影响宝宝智力的发育,易造成宝宝智力偏低。
2、容易增加宝宝消化器官的负担,造成积食或消化不良。
3、喂养过度容易导致宝宝脑疲劳。因为吃的越多,胃肠需要的血液也就越多,相对脑供血量就会减少,对大脑危害越大。
4、成年后的各种慢性高危隐患,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
宝宝吃的多运动少是引起宝宝肥胖的主要原因
宝宝平时使用过多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摄入的营养成分比较单一,时间长了宝宝体内营养素机制平衡打破,导致体内的脂肪不能正常代谢为热量散失,只得存于腹部于皮下,体重就会超标,同时一些必要的元素摄入不足、营养不良的情况。所以,你家宝宝如果过度肥胖的话,可能就是宝宝营养不良的信号,爸妈不可大意,要想想宝宝平时的饮食习惯是否健康,如果不健康的话就需要赶紧帮助宝宝改正过来。
那么如何让宝宝的饮食有规律呢?
0-6的月的宝宝
尽量是纯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宝宝明显会比人工喂养的宝宝发生肥胖的几率要低一些。
当然,事事无绝对,母乳喂养也有宝宝肥胖的情况,这时的宝妈就需要注意自己的饮食机构,同时注意喂养方式。
人工喂养或者混合喂养的宝宝,则需要控制宝宝的奶量及喂养的速度,宝宝需要多少则喂养多少,不可多度的喂养。有的宝妈为了让宝宝吃的胖点,使用孔径较大的奶嘴会自己将奶嘴孔改大,这样的做法需要警惕。
6-12月的宝宝
合理安排奶量及辅食量,避免过多的辅食或奶量导致能量超标。平时宝妈需注意给宝宝多喝水,煮一些清淡健康的粥或者汤,也可以给宝宝榨一些新鲜的果汁,尽量不要给宝宝喝太甜的饮料或奶制品饮料。辅食尽量保持食材的原味,最好不要添加食盐、蜂蜜、糖等。
1岁以后的宝宝
这个时候宝宝的饮食可以多样化,饮食的荤素、粗细搭配可以多选择脂肪量低、蛋白质丰富一些的食物。如:羊肉、牛肉、鱼、豆制品等,适量的食用一些,不可过度。如果宝宝已经偏胖,就需要控制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比如油炸食物等。
6个月之后引入辅食,谷物为主,多样的膳食模式,但是这个时候的宝宝还是以奶为主要营养来源,继续母乳喂养。
2-6岁学前儿童
1、每天饮用足量的水、奶,正确选择零食。
2、有规律的进餐,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
3、少油炸,少调料,合理烹饪食物,易于宝宝消化。
4、让宝宝多多运动,保障身体健康。
宝宝不仅仅是吃糖会让宝宝变胖,吃太多的盐也是会让宝宝发胖的。平时的饮食尽量要清淡一些,这样对自己和宝宝都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156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