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古人能够乘冰山漂流到美洲吗?

古人能够乘冰山漂流到美洲吗?

从古至今,人类对大海的向往从来就没停止过,这其中也包括中国人。从公元四千年开始,由禹王下东洋开始,中国对海洋的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在此过程汇总,中国人就发现了许多 从所未见的海洋生物,其海洋探索的深度和广度也越来越远。在这些海洋探索活动中,最让人啧啧称奇的当属乘坐冰山环游太平洋的壮举。

对此不少人提出异议,古人真的能乘坐冰山环游各大洲吗?古人去过最远的地方是美洲吗?

想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近几年发生的一些自然现象,或许对此能够做出较为合理的解释。

一、冰山真的能达漂流至美洲吗?

1、冰山漂流的可能性

日本在2011年曾发生过一次东部沿海的地震,这次地震还引发了日本东部海啸。从这次地震中,一些科学家从中得出了关于漂浮的论证。在这次海啸中,成吨的海洋漂浮垃圾被冲到日本东部沿岸,这些漂浮垃圾是经过了长达一年的时间,从北美洲的西海岸地区,随着太平洋的洋流产生的动力漂浮而来的。

或许从这个现象中,能够论证远古时期的所形成的巨大冰山,以及同一时期的冰山,随着各个洋流的动力,从亚洲的东部海岸漂流至北美洲,甚至科学家们认为,正是这样的独特的载体,成就了古代亚洲东部的人类完成跨越大洋洲的长途迁徙。

2、冰山漂流的文字记载

在《山海经》中的记载中,能够发现一些关于这个问题的新方向,其中就有一篇《大荒东经》专门讲述了流波山的内容:“ 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在《山海经》里的这段描述,流波山就如同海山的冰山,从文中还可以了解到,在古代时期的位于北冰洋的冰山确实是存在解体并随着洋流穿越白令海峡的可能性,并随之漂流至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3、冰山漂流的可行性

古人想要越洋迁徙的方式中,除了坐船和陆地之外,通过史学家和地理学家的研究发现,他们极有可能通过乘坐冰山漂流的方式进行迁徙,利用冰山的漂流到达目之所不及的大陆和岛屿。

从各类历史文献中记载着在澳洲、美洲大陆以及太平洋地区的各个小岛上都住着土著人和古代人,他们大多都是从亚洲地区迁徙过去的,这种大规模的迁徙在人类的历史几年前的历史长河中共发生过好几次。一些专家认为,古人漂洋过海的方式大多是通过徒步远行和坐船。

那假定在这两种迁徙方式之外,还有了另一种迁徙方式,会不会是乘坐冰山漂流迁徙的呢。这个问题一旦出现,不少人已经开始浮想联翩。我们不妨来看一下这种方式的可行性。

二、古人乘坐冰山漂流的优势

1.比船还稳的体积

首先在面积上,漂流的冰山面积和出水面积远远大于人类所建造的船类,面对海中的风浪更加稳定,这就保证了冰山在海上漂浮得更远更久。根据测算,体积较为庞大的冰山最长时间能够在海上漂流两年时间,而如果是远古时期的冰山,没有受到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其体积更加庞大,因此它在海上漂流的时间会更加持久。

2、源源不断的动力

另外,和大型轮船需要燃料助力不同,冰山在海上漂流时,其动力完全来源于洋流。但依靠洋流去漂流有一个很被动的情况,那就是人们无法掌握漂流的方向,只能根据洋流的方向随遇而安。

3、满足饮水和食物的需求

除了以上两点外,乘坐冰山漂流,还有一个绝佳的好处,那就是持续不断的淡水供应。在古代人们出海远洋时,淡水的供应是一个非常难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远古时期的人类,无法用大容器来储存淡水,因此那时候的人类在远航漂流时经常发生因为淡水供应不足而放弃的先例。

冰山漂流还有一点是其他远洋工具无法企及的,那就是在冰山上存在这各类海象、海狮和海豹等动物,它们正好成了乘坐冰山漂流的人类的食物和保暖来源。从古代的历史文献来看,古人在捕捉猎物时,由于需要等待的时间太久,以至于原本连成一片的冰山解体之后,随着洋流自行漂流,导致这些捕猎者被动地迁徙至别处。这种无心插柳的漂流方式,在古代发生过好几次。

三、哪里的古人最有可能乘坐冰山漂流

1、非洲和欧洲的古人首先排除

乘坐冰山去漂流这个话题太具有话题性,以至于我们要划分集中可能性来分析。接下来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如果真有古人乘坐冰山漂流迁徙的先例,哪里的古人最有可能,或者说最有地理优势达成这个可能性。

我们一个个来排除,首先非洲在地理位置上远离南北两极,且这个地区常年高温,不太可能存在冰山,非洲古人乘坐冰山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而剩下的只有欧亚大陆和靠近南北极地区的古人。

从地理学来分析,欧洲东部属于大西洋暖流,这也决定了其洋流的方向是从南向北漂流的,而如果是从北冰洋解体的冰山,从理论上是不可能靠近欧洲的地区,冰山如果真的按照洋流方向从北极飘向南方,古代欧洲根本就不可能有乘坐漂流冰山的机会。

2、亚洲古人迁徙的可行性

与之相比,从北极解体的冰山,能够顺着洋流横跨白令海峡,最终随着自北向南的洋流漂移到太平洋西岸的大陆板块上,当然它也可能漂到美洲大陆的板块上。尤其是那些体积庞大的冰山,受到太平洋季风和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下,非常有可能漂移到太平洋的各个岛屿附近。一些地理学家分析过,这些体积庞大的冰山甚至能够抵御住赤道的温度,从而跨越整个赤道地区,最终在南半球澳洲大陆停靠。

从以上几种地理和气候因素分析,最有可能乘坐冰山迁徙的古人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人类,他们可能是蒙古人种,而漂流的地区极大可能是往澳洲大陆、太平洋各大岛屿以及美洲大陆。通过考古学家的研究,这种大型迁徙活动,从远古时期的亚洲东部开始,就发生过好几次,据推断,最近发生的一次冰山迁徙很有可能发生在三、四千年前。

在一些地理学家和考古学家的研究中发现,体型庞大的冰山在跨越远洋的迁徙过程中,在漂移过程中,大冰山随时有可能解体成多个小型冰山,并随着温度的上升,在随着洋流漂移过程中慢慢融化,直至消失。在此过程中,乘坐在冰山上古人,将随着融化的冰山沉没至大海中,这也是古人在迁徙过程中所付出的较为惨痛的代价。

《追寻远古的信息》这部专门讲述远古神话的书中,作者通过破译并深度还原当时古人乘坐冰山远洋的奇观。书里通过对远古时期人类发明文字并掌握的过程中,得知了当时的人类乘坐冰山漂流这一壮举的只言片语。

3、中国人的冰山迁徙之路

史书上曾这样记载过,在远古时期的黄帝部落,其大本营位于如今的黄河河套以南的鄂尔多斯地区,用考古学的来说,它正位于陕西省的黄帝陵北面。以当时黄帝的扩张势力来说,他们的部落所达到的地区远远超过了黄河流域地区,甚至向西延展至中亚地区,北向则到达了入籍你的贝尔加湖,东面的范围可延展至亚洲大陆的东面,也就是堪察加半岛和日本列岛地区。

说完以上两个问题,我们再来讨论一下最基础的问题,中国的古人最早什么时候到过美洲。根据《梁书·诸夷传》中就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吴晗先生在其发表的《燕山夜话》中就曾引用《梁书·诸夷传》的资料:“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扶桑国者:齐永元元年(499年)其国有沙门慧深来至荆州”。

在书中,坐着明确指出,当时有一名法号为慧深的高僧,慧深曾经远洋各国,甚至在美洲待了差不多十年,才回到了当时荆州。当他回来的时候,当时的朝代由刘宋变成了萧齐的朝代了。而当时的人,都认为慧深是来自扶桑。

四、结语

在公元五世纪的时候,到底中国的古人是如何达到美洲大陆的呢?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学者冯英子在《人民日报》中就说到:印第安人为何许人也,这个历史问题的说法不一,其中有一个论据称,当时的亚洲人通过白令海峡漂移到美洲大陆的,而最为可能的方式是通过白令海峡上厚厚的冰块“走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冰山,从阿拉斯加地区,随着洋流的慢慢迁徙到美洲大陆的。

能够证明这种说法的论据则是在我国河北地区出土的楔状石核,经过考古学家研究发现,它的形状、色彩、硬度、材质都和北美地区的阿克马克印第安遗址中出土的楔状石核一模一样。在房龙撰写的《世界史》里,也曾用说到墨西哥等美洲国家的古代出土文物中,不少文物和我国南京的图特有着多种相近的联系。在书中还指出,当时亚洲人通过冰山迁徙从而进入美洲大陆的可能性很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152308.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