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短期研学比长期研学容易吗?细数短期研学旅行的难题

短期研学比长期研学容易吗?细数短期研学旅行的难题

研学旅行是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它始终坚持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将学校教育与户外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形式,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孩子知识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随着近两年研学旅行的不断发展,全面推行研学实践教育形式成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想要提升研学旅行的质量,就要对研学有一个整体且全面的认识,分清不同类型研学间的关系与差别,才能更好的实现教育的价值。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追求更加高质量的教育,研学人群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按照时间来划分的话,研学旅行可分为短期研学与长期研学,研学可以帮助孩子体验不同的文化知识,加强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相对于长期研学来说,不少家长对短期研学抱有怀疑态度,认为短期研学时间太短,收获不大,而且课程设计也更加随意,在立意上根本没有长期研学深刻。


那么短期研学真的比长期研学容易吗?

研学产品开发难

研学旅行顺利开展最重要的就是课程设计要到位。众所周知,研学旅行是一种体验性活动,具有研究性和体验性两种根本属性,与课堂教学相比,研学旅行的实施显然要困难很多,亟需一个高质量的产品开发,而短期研学因受时间的限制,想要加深学生对研学知识的了解程度,在课程设计上就更加难以把控。

我们都知道研学旅行的课程设计分为三阶段四环节,三阶段分别指课前、课中、课后,四环节包括确定目标、选择资源、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

确定目标即根据教育教学规划来确定研学活动的类型及目的,这也是确定研学的大致方向,只有确定方向才能设计内容;选择资源需依据研学目标来完成,对于短期研学来说,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学习到丰富的学习资源,领悟深刻的文化内涵,几乎是很难完成的任务,所以这就需要研学设计团队对有限的资源进行特殊的开发利用,在不脱离原本预设主题的前提下,提炼更加精准的文化内涵;课程实施是真正的考察、体验、探究环节,只要做好前期准备就没有太大问题,但仍要避免出现走马观花的现象。


安全保障难

大多数人都认为长期性的研学活动因为时间周期长的问题,更会受到安全的困扰,短期研学则被人忽视,其实影响安全的因素有很多,不管是短期研学还是长期研学,安全问题都不容忽视。

研学旅行作为中小学生校外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学生安全直接关系到研学旅行的质量。我们可以依据学前、学中和学后的研学安全体系,确保将安全落实到活动的每个环节,做到预防预警、安全应急处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学导师寻找难

和研学产品开发相对的,就是研学导师了。研学导师算是教育和旅游交叉行业的新兴人才,在具有导游组织协调能力的同时,还要拥有教育知识的能力。导师是研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引导者,一个好的研学导师可以架起研学与旅行之间的桥梁,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社会性的成长,为将来走入社会做准备。

研学产品的开发需要精准提炼,拔高研学深度与广度,研学产品的专业性又决定研学导师必须拥有更高的素质和理论修养,精通教育、经济、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的学科,要充分了解研学产品内容,真正做到“游有所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14564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