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魅族状况实在是有点不太好,先是被爆出2019的裁员比例超过30%,副总裁李楠都离职了,接着魅族因为大面积撤店又上了热搜。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位于华强北的深圳最大魅族专卖店,现在已经将店面换成华为了。
店员透露,这家店月销手机不足百台,利润连店面每月租金的十分之一都不够。
△ 曾经深圳最大的魅族店
从创造奇迹沦落到三线品牌再到如今大批裁员撤店,魅族究竟经历了什么?
魅族的创始人叫黄章,与其他科技企业的创始人不同,他没有名校学历,甚至连高中都没念完。
1992年,黄章因为成绩太差被学校开除,其父亲一气之下将16岁的黄章赶出家门,让他自己出去闯荡。
199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还在做码头搬运工的黄章偶然知道自己搬运的正是爱琴科技的最新款VCD,热爱电子产品的黄章就和负责卸货的爱琴经理聊了起来。对方一看黄章居然对电子产品这么感兴趣,拍了拍黄章的肩膀,告诉黄章 “你懂的比我都多,还当什么搬运工,加入爱琴吧”
于是黄章便加入了爱琴科技,并用了7年的时间就坐到了爱琴总经理的位置。
到了21世纪初,VCD面临着淘汰,黄章非常果断地带领爱琴转行做MP3播放器,成功地带着爱琴科技咸鱼翻身。
后来爱琴要求黄章出镜为爱琴宣传,不喜欢露面并坚持以产品服人的黄章和爱琴彻底闹翻了,黄章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开爱琴。
2003年,黄章找来了MP3工程师白永祥在珠海创立了魅族,准备进军MP3市场。
△ 你用过魅族的mp3吗?
2006年,当魅族在MP3市场中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的时候,音乐手机开始攻占原本属于MP3的市场,黄章意识到MP3终将被手机淘汰。
于是黄章在魅族已经成为国内MP3市场老大之时,毅然选择放弃MP3转而研发手机,全国第一的头衔说丢就丢。
2007年,乔布斯带着第一代iPhone问世,在现场演示滑动屏幕解锁的那瞬间,全世界都为之沸腾,没人想到手机还可以这样解锁。
在这之前的触屏手机都是电阻式触摸屏,连双指缩放图片都做不到。
而就在2008年,第一代iPhone发布后的半年,魅族带着魅族M8问世。
△ 发布于2008年的魅族M8
魅族M8手机靠着比初代iPhone更强大的功能和更低的售价遍迅速火遍全国,上市之后的一天几乎每家魅族专卖店门前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有的人甚至专程坐飞机到另一个城市,只为能买到一台魅族M8。
当年消费者对魅族M8的追捧,丝毫不比同期的iPhone差。
在那个诺基亚按键智能机热销的年代,魅族M8几乎是唯一一款有实力和iPhone刚正面的手机。
△ 左为魅族M8,右为第一代iPhone
魅族M8不仅征服了中国消费者,名声更是传遍了全世界。法国一家运营商一口气就订购了5万台。
就这样,魅族M8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销售额突破了五个亿。
要知道这还是在魅族没怎么打广告的情况下做到的。
在2009年这个几乎所有国产手机都在赔本的这一年,魅族M8却完成了一个销量神话。
魅族M8的火热甚至影响到了第一代iPhone的销量,以至于后来苹果起诉魅族,导致魅族M8的停售。
据说,黄章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手艺,那就是木匠活。
传说黄章的家里有很多家具都是黄章亲自打造的,因为在家居卖场他始终找不到令他满意的家具。
△ 魅族M9和MX上的“魅族”由黄章亲自篆刻的小篆印章 Logo
曾经在开发魅族MX3手机时,黄章甚至亲手打磨了超过31个木质手机模型,仅仅是为了0.07毫米的弧度变化而换来完美的握持感。
他对完美的执念到了强迫症的地步。
买了栋别墅,觉得不合适,直接拆了重新盖一栋;
因为不满意公司食堂的地板,黄章把地板砸了三次;
正因为这样,他一度被誉为中国的乔布斯。
△脾气跟乔布斯一样大的黄章
在公开场合极少露面的黄章在魅族论坛异常活跃,他通过在魅族论坛上与网友互动的方式了解用户,不断地收集用户的反馈,进而改进产品。迄今为止魅族的系统Flyme 已经为用户迭代了超过3500个固件版本。
△ 曾经的魅族副总裁李楠也是黄章通过论坛邀请加入魅族的
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黄章坚信产品靠的是技术和功能所换来的用户口碑,而不是靠广告的轰炸。
也正是如此,魅族在早期积累了大量的粉丝,2013年的京东618魅族靠着MX3创下了5秒钟卖出一台手机的销售记录,2014年双十一销量达到了2013年的15倍之多,各路媒体的年度电子产品大奖更是拿到手软。
随着高通骁龙的崛起,大批手机开始使用高通的处理器,由此也爆发了大批像OV华为小米这样的手机品牌,而魅族则正好错过了这一发展机会。
安卓手机发展到巅峰的时候,高通和魅族因为专利费而引发的官司也上升到了最火热的阶段。
高通作为通讯业的龙头老大,同时也是3G/4G技术标准的制定者,所有的手机想要入网都需要向高通缴纳专利费。
早在2009年,高通就要求魅族缴纳专利费,只不过魅族认为高通所要求的专利费不合理,再加上2013年高通因为涉嫌垄断而被调查,魅族就一直在拖延专利费的问题。
早期的魅族一直使用三星猎户座处理器,性能虽然很强,但是却无法支持国内的电信4G。
不交专利费,自然就拿不到高通的处理器。为了做到全网通,魅族只能退而求其次,用性能较差的联发科,靠着系统优化勉强达到和竞品相似的使用体验。
从魅族开始用上联发科芯片的那一刻起,魅族就开始走上一条下坡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他们根本无法接受自己花同样的价钱买到的手机CPU跑分落后一大截。
除了CPU跑分跑不过竞品,魅族在市场策略方面也落后了一步。
为了能够在潜力巨大的国内手机市场多分一杯羹,各大品牌都拿出了用来走量的入门产品,比如小米的红米系列,华为的荣耀系列等等,目的就是通过这些入门级手机来扩充自己的市场份额。
用一款旗舰机用来展现技术和实力,然后再用大量价格亲民的手机保证利润,这种策略不仅覆盖了更多消费者群体,也让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大涨。
在其他品牌这样的冲击之下,魅族主打的一年一款旗舰机的“小而美”策略失去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2015年,魅族拿到了马云的5.9亿美元投资,为了追赶上失去的市场份额,魅族创立了定位入门的子品牌——魅蓝,开始转向了机海战术主打价格战。
△ 有传言说马云和黄章签订了对赌协议,如果2015年魅族出货量不到2000万台,后果很严重
△ 魅蓝负责人——李楠
魅族放弃了学苹果,转而开始学小米,这恰恰也是一场混乱的开端。
魅族这次激进的做法在表面上看似得到了一定的成效:2015年魅族手机出货量达到了2000万台,同比增长350%,这其中新品牌魅蓝靠着机海战术也取得了1000万的傲人成绩。
只不过这一次2000万台销量的背后,是魅族拿10亿元的亏损所换来的。
2016年,曾经的竞争对手小米因为盲目扩张市场而遇到了一次滑铁卢,魅族则准备抓住这一机会准备死磕小米。
在这一年,魅族在机海战术上变本加厉,一年间开了11场发布会,发布了十几款新手机。
只不过命运却跟魅族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当魅族抛弃“小而美”的战略转向机海战术时,市场并不怎么买账。反而凌乱的产品布局为后来的魅族留下了恶劣的影响,这十几款手机里没有一台大卖。
更糟糕的是,随着手机市场的成熟,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软件系统,魅族都在逐渐丧失自己的优势,再加上CPU性能落后于竞品,越来越多的魅族粉丝开始转向其他手机品牌。
时间到了2017年,这一年是全面屏手机爆发的一年,魅族非但没有抓住这一机会,反而又落后了。
在保持机身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显示更多的内容,在大家看来更高屏占比的手机势必会成为将来的主流,然而魅族却不这么认为。
魅族另辟蹊径,在手机的背面开创性地增加了一块副屏幕,魅族称之为”画屏“,而魅族也希望通过这种差异化同其它品牌竞争。
△ 魅族Pro 7机身背面的副屏
现实很残酷,如果创新无法迎合主流市场,再怎么搞差异化竞争也没用。
魅族在这款手机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结果令所有消费者都感到失望的是这款手机上搭载的依旧是联发科的芯片,性能依旧落后于竞争对手。再加上“画屏”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够,于是被魅族寄予厚望的Pro 7在还没上市就遭到轮番吐槽。
魅族花了近2000万美元定制了画屏,却没想到却成了反潮流之作,最后Pro 7有几十万台被积压在仓库里,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从售价3000多的旗舰沦为千元机。
翻车的结果就是,2018年的魅族市场占有率仅为1%,与2017年相比降幅高达79%。
在产品竞争力下降,市场萎缩之后,魅族的内部管理问题就开始暴露。
说到内部管理问题,那么肯定离不了魅族的核心人物——黄章。
作为一个手机设计师,黄章对完美的执着使得魅族能够创造奇迹;但是作为一个公司管理者,黄章却犯了两个很严重的错误:1、不懂合作;2、用人不当。
雷军曾经也是魅族M8的粉丝,在被iPhone极大的震撼到之后,雷军也有了进入手机业的想法。
刚开始雷军没有直接选择自己做手机,而是想找人合作。放眼全国雷军觉得只有魅族有这个实力。
于是雷军找到黄章,表示自己能够投资魅族,并希望能拿到魅族30%股份。
△ 黄章VS雷军
黄章说什么也不肯,他想要对公司有绝对的控制权,所以跟雷军说,我给你个CEO的头衔可以,但是入股魅族门儿都没有。
雷军当然也不能接受,从这时起他就已经有了单独干的想法。 当年如果黄章接受了雷军的入股,说不定现在手机市场早就没小米OV什么事了。
临别时,雷军还提醒过黄章,魅族的高管都很强,但是他们一分股份都没有,这样很容易被别人挖走。
黄章撂下一句话:“他被挖走了我自己能干” 。
对于科技企业来说,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黄章却不这么认为。
2014年的春节前一天,魅族原副总裁兼UI设计总监马麟带着手下的十余名骨干跳槽到乐视,软件部门更是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就走光了。
然而黄章并不在乎,当李楠和白永祥等人火急火燎找到黄章时,黄章还认为“如果此时能做一款好的产品就能把问题解决”。
当年雷军带着谷歌亚洲研究院副院长林斌找到黄章一起谈合作,结果也被黄章拒绝了。于是后来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林斌加入小米,成了小米的重要技术骨干。
而最近的例子就是李楠离职,黄章在论坛上公开说李楠是赚不到钱的“费财”,要知道如果没有李楠负责的魅蓝,魅族可能就真的已经倒闭了。魅族Pro7惨败的那一年,高通与魅族和解,使用了高通处理器的魅蓝NOTE6大卖,为魅族续了命。
说起用人不当,这里就要说说魅族前首席市场官杨拓了。
杨拓是魅族挖来的华为和三星的前高管,主持了华为mate和三星心系天下系列高端商务机。
杨拓的业余爱好是谈论国学和盘手串,还在华为的时候他就写出了“君子如兰”、“似水流年”、“爵士人生”等等一系列中年油腻感文化底蕴爆棚的广告语。
△ 爱好盘手串的杨拓
杨拓外号Slogan大师,他到魅族后的第一个Slogan便是“惟精惟一”,就连魅族大楼的外墙上都挂上了“惟精惟一”的大牌子。这要是换成外人,还以为这是一个古玩城。
△ 这是卖手机的还是卖古玩的?
有意思的是,当年杨大师在TCL的Slogan也是“惟精惟一”,然后因为太过油腻效果不佳就被TCL炒了鱿鱼。
而在前文提过的魅族Pro7的推广上,杨拓钦定的宣传语是“双摄如瞳、明眸善睐”、“上善若水、不止于快”、“指尖轻点、安全随行”、“灵犀相通、妙不可言”、“臻美一拍、反正皆明”、“双屏联动、别样精彩”……最后果然导致这款机子失去了30岁以下青年的市场。
杨大师的风格在三星和华为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这跟魅族之前“小而美”、“青年良品”的定位完全相反,使得魅族的科技感荡然无存,魅族粉丝当然也接受不了这突然的转变。
在杨拓从魅族离职之时,魅族在中国手机市场的份额已经成了others。
现如今,魅族的元老级员工都离开了魅族,只剩下黄章一人。
或许对于魅族来说,需要一次彻彻底底改变的,恰恰是黄章自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14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