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特斯拉选择在中国建厂,个中原因众说纷纭,但是中国制造业不可比拟的优势以及广阔的市场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
这些年来,因为产能不足,华尔街对特斯拉越来越缺少耐心,扩大产能已成重中之重。上海拥有世界上最健全的汽车供应链体系。上海周边分布有博世、采埃孚、德尔福、大陆等顶级零部件供应商,汽车产业配套相当完整。相较于缺乏汽车工业基础的硅谷,这里能够提供强大的供应链支持和量级的产能。
而且中国建厂能降低不少人力成本。以生产线上的装配工人为例,上海一名装配工人的时薪约为35元,而美国汽车装配工人平均时薪约为100元(15.84美元)。
这里还有个有趣的历史,奥巴马曾经让乔布斯把苹果的工厂迁回美国,乔布斯说“在中国每次设计一有改动,不管几点,修改意见马上就能传到工厂,两个小时以内就能调整生产线生产新的产品,24小时就可以交付,但是你让我在美国怎么做到呢?只要你美国的工厂能做到,我马上就回来”。由此可见,中国工厂的效率和弹性是多高。
除了产业链条完整,效率高,中国工厂的制造规模也是优势之一。由于制造规模较大,更能够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到底有哪些?
1:中国是世界唯一拥有全产业链的国家
联合国产业分类: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和525个小类。中国是拥有所有门类唯一的国家,从而形成了一个举世无双、行业齐全的工业体系,能够自主生产从服装鞋袜到航空航天、从原料矿产到工业母机的一切工业产品,可以满足民生、军事、基建和科研等一切领域的需要。
2:强大的供应链体系
以前有人说中国制造靠的就是成本优势,这其实是把问题简单化了,如果只靠低成本,非洲的成本不是更低,为什么没有“非洲制造”呢
以富士康为例,除了成本的优势,富士康在供应链上的布局也是非常完备。我们知道代工行业对成本的控制要求非常高,而成本主要包括材料、租金、人力三个部分,在材料成本上。富士康的主业是“材料加工”,所以成本主要控制在物流运输上,富士康的明智之处是和大部分的制造型企业不同,他很早就开始自建物流了,这个方面至少领先联想华数10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82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