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I财经社健识局 陈广晶
编 | AI财经社健识局 严冬雪
本文来源于AI财经社旗下医疗大健康品牌“健识局”,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年底药价一降再降。
12月30日,武汉市药械联采办发布通知,宣布第一批药品带量采购报价及解密工作已经完成。具体质量层次、质量评审评分、专家请评价、报价排名等情况,企业可自行查询。
据相关媒体报道,此次带量采购开标的44个品种(不含胰岛素)中,有40个谈判成功,未应标的4个品种中,只涉及罗氏一家外企。与全国最低价相比平均降31%,最高降幅93%。
数据显示,武汉有67家公立医院,常用品规超过5000个,2018年药品采购金额超过200亿元,是医药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
也正因为此,武汉对探索带量采购模式一直有较高积极性。2018年,早在国家试点实施前,该市就打响了带量采购的第一枪,并以多家企业中标、质量分层、将辅助用药纳入等特点,受到行业专家和国家医保局的肯定。
在2019年的首次带量采购中,武汉市又加入了梯度降价和按用量大小分组等新规,将使所有药品没有钻空子的机会,预计将促使相关品种实现更大幅度降价。
而武汉市12月24日宣布试点的,针对胰岛素的专项带量采购,涉及超过170万亿支,因规模和模式开行业先河,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一旦这些试点成功,无疑将复制全国,引领新一轮大降价。
至少10%
入围就要低于全国最低价
12月9日,武汉药械采购平台发布2019年第一批药品集采购实施细则,并公示首批45个参与品种,涉及在5个PPI类(消化溃疡系统的子泵抑制剂)、胰岛素,28个抗菌素类药品。都是用量巨大的药品。
按照武汉带量采购规则,参与竞争的药品分为两个质量层次。
在此基础上,根据2018年的实际销量分为A、B两组——第一质量层次药品实际使用量超过总量50%的进入A组,不超过50%的进入B组;独家品种直接进入A组。
进而按照分流进行梯度降价给量,也就是说降价幅度越大,获得市场份额越大。
图/ 视觉中国
根据武汉带量采购规则,企业可以根据竞价基数的一定比例进行报价,降价梯度不得小于竞价报价的5%。
A组企业在全国最低价基础上降低20%入围,梯度降价有机会获得竞价基数的50%、70%、80%。B组企业以全国最低价降低10%入围,有机会获得 20%、40%、50%。
按照竞价基数是约定采购量的70%计算,参与带量采购企业最多可以共同分享相应品种最高90%以上采购量。
在此前的带量采购中,武汉市按照原研药与仿制药,将药品分成了两个质量层次,已属首创,而在新规中,分组及梯度降价等规则更是让企业没有空子可钻,要想参与,就必须乖乖降价。
最终最高93%的降幅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上述规则的威力。随着带量采购范围的持续扩大,预计又将掀起更加残酷的降价狂潮。
应采尽采
近千药品将撬动全国市场
武汉对带量采购的试点得到了国家医保局的认可。
11月21日,国家医保局长胡静林在湖北调研时就曾对武汉市探索非过评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给予充分肯定。
此后,11月28日,武汉市医保局发布了带量采购实施方案,在带量采购全国推开的政策之下,率先在启动了市级带量采购。
数据显示,2018年武汉67个公立医院使用品种2952个品种,超5000个品规,其中988个品种适合带量采购。
按照武汉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中,关于“将实现带量采购常态化,实现应采尽采”的表态,至少上述近千药品将很快实现降价。
带量采购正在成为药品降价的代名词。在4+7带量采购试点和扩围中,业界已经见识到了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药价前景。
按照国家带量采购试点办负责人此前说法,降价只是结果,目的是要斩断带金销售链条,倒逼医药行业的净化升级。而现实是,至少现阶段,残酷降价还是硬道理。
尽管武汉议价结果未必会联动全国,但是在国家医保局认可下,其规则或将复制全国。
可以看到,在即将启动的第二轮带量采购中,又引入了最高限价等新的规则。
图/ 视觉中国
未来在全国最低价基础上降价10%到20%,甚至更多才能入围参与竞争,很可能也会出现在其他省份的带量采购方案中。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12月24日,武汉市药械联采办将胰岛素单独提出进行专项采购,以同类不同品规分为一组等规则,也将促使大批药品实现降价。
数据显示,胰岛素在糖尿病用药中使用量最高,2018年中国67.7亿元糖尿病用药市场中,胰岛素及其类似药占比超过37%,超过了25亿元。
在国家层面对“两病”(糖尿病、高血压)用药的关注下,业界分析,武汉上述模式甚至将引起整个胰岛素市场的震荡。
END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78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