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最美大学之旅——沪江大学

最美大学之旅——沪江大学

在魔都上海的众多高校当中,上海理工大学绝对称得上是沪上最美大学之一。在国内的高校校园中很少有像上海理工大学这样保留30多幢古色古香充满西方教堂风格的历史建筑群,因此上海理工大学的校园里几乎处处都保留有历史的痕迹。事实上上海理工大学却很年轻,直到1996年才开始有上海理工这个名字,但是它所继承的校园却是民国时代沪上最美的大学校园之一沪江大学的校园,沪江大学在民国时代的教育发展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曾经的沪江大学校门(图片来源网络)


沪江大学校徽(图片来源网络)


沪江大学的建立和上个世纪的庚子之变有很大关系。庚子之变后,美南浸信会的华中差会和美北浸礼会的华东差会成员纷纷来到上海避难,在上海期间这些人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决定在上海联合创办一所高等学校。1902年,经过筹备,在杨树浦军工路购得160余亩土地建造了第一所校舍,取名思晏堂,以纪念美国浸会来上海传道的开拓者晏马太博士。这栋建筑于1908年举行奠基礼,并于当年年底竣工,最初用作教学楼、行政办公室、图书馆和礼堂等,现在作为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办公楼仍在使用。在思宴堂建成之前的1906年,首先在北四川路北端开办了浸会神学院,首任院长是美国的美南浸信会传教士职业传教士万应远。1906年也成为了沪江大学办学的开始之年,现在上海理工大学把办学历史追溯到1906年也是为了纪念浸会神学院的开办。思宴堂建成后,1909年在原来的浸会神学院基础上开设了浸会大学堂,1911年,浸会神学院和浸会大学堂合并组建上海浸会大学,英文名为 Shanghai College,1914年中文校名定为沪江大学,并确定校训为“信、义、勤、爱”。

上海理工大学门口的校庆宣传牌


上海理工大学军工路校区


雨后的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军工路校区




上海理工大学校徽



现在的上海理工大学校门仍然保留了沪江大学时期校门的样式


保留有沪江大学字样的大门


两年后的1916年,沪江大学的生源已遍及国内九个省区,1926年,沪江大学的在校学生人数仅次于南京的金陵大学和北平的燕京大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教会大学之一,到了1930年代初,沪江大学的生源更是扩大到全国17个省区以及日本、朝鲜等邻国。1916年前后,当时的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为表彰沪江大学的办学成绩,特授予“澡雪心神”匾额。1920年,沪江大学教育科开设了幼儿师范专科,成为国内大学的首创,当年孙中山先生和著名的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就先后到沪江大学作过演讲。


雨后的上海理工大学校园


上海理工大学校园内的道路指示牌


上海理工大学校园内的道路指示牌


校园里的毛泽东主席雕像


淞沪会战后,沪江大学与圣约翰大学、东吴大学、之江大学等大学在公共租界组建上海基督教联合大学,也叫华东联合大学,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华东联合大学解散,第二年沪江大学被迫停办,后来经过学校的不断努力,1943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东吴沪江联合法商学院,由沪江大学校友和东吴大学校友联合在重庆办学,沪江大学的办学总算得以传承下来,1946年初,在重庆的沪江商学院迁回上海,不久就恢复了沪江大学的名字。1952年秋,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沪江大学各系科分别并入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政经济学院、华东政法学院、交通大学等院校,沿用38年之久的沪江大学一名正式退出了高等教育发展史,之后,第一机械工业部在沪江原址组建上海机械学院,也就是现在的上海理工大学前身。

上海理工大学校园风景


上海理工大学校园风景


上海理工大学校园风景


上海理工大学校园风景


上海理工大学校园风景


上海理工大学校园风景


上海理工大学校园风景

2017年6月10日,在上海培训的最后一天,这一天从天不亮就开始下起了大雨,为了此行不留遗憾,在瓢泼大雨中我一个人去了位于军工路上的上海理工大学杨浦校区,也就是当年沪江大学校址所在地,在雨中游览了这所百年学府。

上海理工大学军工路校区分为南区和北区两部分,南区是原来沪江大学校址所在区,现在的南区校门仍然保留了沪江大学时期校门的风格。

这块欢迎我的标志牌记录了我进入校园的时间是2017年6月10日中午9点56分


上海理工大学校园风景


上海理工大学校园风景


上海理工大学校园风景


上海理工大学校园风景


校园里的沪江大学历史建筑群


校园里的沪江大学历史建筑群


校园里的沪江大学历史建筑群

上海理工大学校园最有看点的就是那些历史建筑群了,沪江大学于1906年至1949年间共建有校舍、教职员工住宅和各种辅助用房近60幢,大部分建于1937年前。建国后,因为学校发展和基建的需要,陆续拆除了部分建筑物,但仍保留了35幢沪江大学时期的主要建筑,这些建筑也是目前上海保存最为完好的教会学校建筑群。这些建筑多为清水红砖砌筑、两坡红瓦屋面,风格统一,或处于绿树浓荫之中,或与现代建筑相晖映,成为上海理工大学一道靓丽的景观。

掩映在葱葱绿树丛中的历史建筑


学生们的宿舍都这么古朴典雅



掩映在葱葱绿树丛中的历史建筑


音乐堂


音乐堂




掩映在葱葱绿树丛中的历史建筑


水塔

水塔建于1930年。在水塔上部有一个比较大的弹孔是日军在1937年8月发动淞沪会战时炮击所致,我仰头看了半天也没找到那个孔,估计后来被人堵住了。

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又名湛恩纪念图书馆,是为了纪念曾经的刘湛恩校长而命名


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又名湛恩纪念图书馆,是为了纪念曾经的刘湛恩校长而命名


沪江大学家属楼是一座座小洋楼,建于上世纪10-20年代,现在是各国文化交流中心


沪江大学家属楼是一座座小洋楼,建于上世纪10-20年代,现在是各国文化交流中心


沪江大学家属楼是一座座小洋楼,建于上世纪10-20年代,现在是各国文化交流中心


沪江大学家属楼是一座座小洋楼,建于上世纪10-20年代,现在是各国文化交流中心


沪江大学家属楼是一座座小洋楼,建于上世纪10-20年代,现在是各国文化交流中心


沪江大学家属楼是一座座小洋楼,建于上世纪10-20年代,现在是各国文化交流中心


沪江大学家属楼是一座座小洋楼,建于上世纪10-20年代,现在是各国文化交流中心


沪江大学家属楼是一座座小洋楼,建于上世纪10-20年代,现在是各国文化交流中心


沪江大学家属楼是一座座小洋楼,建于上世纪10-20年代,现在是各国文化交流中心


沪江大学家属楼是一座座小洋楼,建于上世纪10-20年代,现在是各国文化交流中心


沪江大学家属楼是一座座小洋楼,建于上世纪10-20年代,现在是各国文化交流中心

上海理工大学校园内现存的35幢沪江大学历史建筑中,30幢单体建筑已列入上海市第二、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10幢同时列入杨浦区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7694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