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有段话,在现在的慢性病预防中仍有指导意义:“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冠心病三个重要病理变化
冠心病的病位在冠状动脉,冠状动脉分属于中等动脉,分为内膜、中层外与膜三层。
动脉的三层结构,内皮最重要
1.内皮损伤:血管的内皮细胞本来是光滑的,引起内皮损伤主要有以下原因:
(1)氧化应激因子:C反应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是各种炎症的产物,在细菌、病毒或自身免疫的作用下产生的炎症都可以引起它们升高,还有一些人并没有明显的以上三类疾病,但血液中的C反应蛋白也是升高的;超氧化物,是一种代谢产物,在生理情况下可少量产生,在生病的时候产生量就很大,它在血液中循环可以损伤内皮细胞;炎症物质,主要是白细胞产生,如白介素,细胞毒性因子等,在抵抗细菌病毒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当它们不正常地产生,或过多的产生时,就可以损伤组织器官,包括血管的内皮。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这个系统的检查出指标有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这个系统激活以后,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过多可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所以不要激活它们。
(3)同型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高浓度同型半胱氨酸可以使超氧化物灭活减少,导致超氧化物急剧增多,最终损伤血管内皮。近年的研究认为它和高血压的中风发病率有关系。
(4)血压、血脂、血糖过高也可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5)香烟等的有害成分可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2.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它是一种在内皮下,平滑肌层之上聚集的LDL-C,并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黄色粥样的物质,下图中的黄色部分就是动脉粥样硬化。粥样硬化一般在内皮下进行,上面覆有一层纤维帽,如果这个帽子不破损,内皮还能光滑一些,但是一旦破了、表面溃烂,就会引起血栓形成。
黄色部分是脂质的粥样物质
3.血栓形成:血栓形成是冠心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重要因素,它往往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突然形成血栓,堵塞血管通路,心肌得不到血液供应,发生缺血坏死。这种血栓形成与动脉粥样硬化病灶上面的纤维帽破损溃疡有关。
红色的细胞是参与形成血栓的血细胞
冠心病如何治皮毛
中医疾病五层次分级方法,对冠心病的预防与治疗同样适用。那么,冠心病病在皮毛是在那个阶段呢?我以为就是的内皮损伤与动脉壁的脂肪纹形成阶段,也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最初始阶段。
早期的动脉粥样硬化表现是脂肪纹,这是目前检查方法不能发现的病灶,它自青年时期开始出现。预防脂肪纹的出现就属于冠心病”治皮毛“的阶段。所以,冠心病”治皮毛“就是要在内皮细胞保护上下功夫,目标是要保护内皮细胞完整,不受损伤。
动脉内膜最里层是由扁平的内皮细胞组成,它表面光滑,可以让血液在动脉管腔中很畅快地流动,不会对血液中的任何成分拉拉扯扯,也就不会形成血栓,血液中的LDL-C也不能浸入到动脉壁的内皮下面肌层之间,也应当成不了粥样硬化斑块。现在公认的保持内膜光滑的方法就是经常地“润滑内皮细胞,避免受损伤。
1.避免情绪应激-保持内皮完整
情绪应激是损伤内膜最主要的原因,在情绪应激时,可以激活体力的应激系统,而应激系统的目标是保持生命体的安全-更多地是度险所需。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多需要度险的情况,所以,就不要让自己总处于紧张敌对的状态。
2.营养均衡,保持血液”清洁“
血液是我们营养输送的载体,在输送营养的过程中同时从组织带走代谢产物,通过胃肠或皮肤吸收的东西都是经过血液来周转运送的。所以难免夹带一些不需要或者多余的物质,这些不需要物质就是人体内的”垃圾“。我们需要把好入口关,让”垃圾“少进入甚至不进入到血液中去。常见的有:
(1)多余的盐与糖、脂肪与蛋白质是从有用变成的垃圾,所以营养要均衡,满足需求,尤其中国的老人需要吃肉类食物,越老越要吃。
(2)不应该混入的细菌毒素,比如霉菌或其它一些容易在食物中生存繁殖的细胞产生的外毒素。
(3)香烟中的有毒成分,比如尼古丁,酒中的乙醇
(4)食品加工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加入的成分,如人造的防腐剂、甜味剂、辛香剂。合格的食品这些东西含量是符合国家食品安全管理规定。短期食用符合国家食品安全管理规定的、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是安全的。但是,如果以此为基本食物来源,可能就会出问题。
3.保护元气,气血畅通
《内经》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金匮要略》说:”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过用心思会耗元气:思虑是一个消耗脑力的过程,也会消耗一些体力,是非常耗气的事情,如果为了工作,社会发展做思考,并注意调节休息,对身体无大碍,如果不注意调节休息,与整个社会伦理道德对着干而谋自己利益、处心积虑的想,就会消耗人的元气。
强力运动会伤气血:强力激烈的运动会耗伤气血,所以古人劳作强调不可过度。《难经》:”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四肢常动气血通畅:导引是中国养生家常用的养生锻炼方式,对平时缺乏运动的人十分有用,”导令气和,引令肢柔“。十二经分为手足各六经,经络中有经气运行,而运动过程中随着肢体肌肉的活动,能够促进经穴经络气血的运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63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