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进行第二次手术的于汉超,迎来了职业生涯最大一次考验。
他已经32岁,三个月中,他的右膝软骨进行了两次手术,这本身已经是一次考验,再加上康复的时间——即使能够复出以后,目前恒大的年轻人已经完全接班……
好,太遥远的事情,不去预计了,现在不如说说于汉超的往事,中国足球运动员都有自己的成长故事,这些故事有的欣喜,有的心酸,多看看这些故事,也许更能够对中国足球多一点直观认识。
一 东北三省,计划经济时代下,那是“共和国的长子”。
这片土地上大大小小的工矿企业,星罗棋布,厂矿大院,生活着无数的厂矿子弟,而大连人于汉超就是其中的一个。
父亲于东光和母亲方国凤都是大连水泥厂的职工,不仅如此,于汉超的奶奶也在该厂,他的姥爷是厂里的工程师,二姨在水泥厂的图书馆,小姨则是水泥厂中学的老师。
于汉超小时候淘气,特别“皮”,刚上学的时候,父母给他报的兴趣班是美术,画画,这显然不符合于汉超的胃口。
“你家孩子太皮了 ,别让他画画了,还是让他去找个运动项目吧。”
运动项目,自然是足球,于汉超的一位伯伯认识大连足球业余界的几位教练,几经联系以后找到了东北路小学,测试合格的于汉超,结束了 自己“不成功”的画画生涯,正式进入这所号称全中国第一的足球小学。
从此,父亲陪着于汉超在足球的道路上成长,而母亲则在背后默默支持,照顾他的起居。
于汉超人生的第一个十年,关键词汇就是“家”,“大连”,“东北路”,大连,他生于斯,长于斯,于是不难理解,在2012年底转会的时候,他首选选择了大连阿尔滨,而不是广州恒大。
二 进入到东北路小学,是于汉超的足球起点。
这间小学,85年龄段有冯潇霆、董方卓;86年龄段有秦升、崔鹏、赵明剑,87年龄段有杨善平、丁捷、小一点的88、89年龄段有杨旭、王大雷等,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而于汉超进来的时候,别人都已经小有名气。
那时候在东北路有“小球王“之称的,是出生于1986年的姜晨。
在东北路,最早带于汉超的是郭敬东教练,这是一个真正把队员当自己孩子的教练。
东北路小学每年都要去南方冬训,家庭经济条件宽裕的,孩子可以坐飞机去,经济条件一般的,坐船往返。
大连到上海之间两天两夜的海路往返,对于于汉超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
从大连出发到上海时,一般风平浪静,感受不深刻;而在上海返回大连,顶风而上,住在五等舱的于汉超和队员们苦不堪言。
“五等舱其实已经在水面下了,轮船颠簸,一会入水,一会出水,那种感觉太难受了。”
一堆人在五等舱,有精力的可以从五等舱一路跑上去,直至跑到甲板上,而受不了的,则在晕船中感受着天翻地覆。
某年在浙江嘉兴冬训,因为天气阴冷,于是小队员们在宿舍里用电炉子取暖,结果发生火灾,于汉超随身的衣物没有了,父母给他的零花钱也没了,还是这位郭敬东指导,照顾着于汉超的饮食起居。
“我父母说,教练你先把帐记着,回到大连以后把钱还给他,但他说不用,那个年代这种互相信任的感情,真的是用多少钱都买不到的。”
在东北路小学,于汉超是语文课代表,当过三好学生,拿过体育标兵。这东北路小学的总教练柳忠云,带着87的这批队员时间最长,他对于汉超的父亲说:“你家孩子有前途,踢球是块好料,放心让他去踢吧。“
就这样,一锤定音。
三 在东北路小学,于汉超还得到了 日后一直被叫的外号:猴子。因为那时候于汉超小,长得又黑,耳朵又比较大,所以就被人取了这个外号。
对于这个外号,于汉超不服气,也不喜欢,但是整个外号是被他大的队员起的,打也打不过,唯一能“报复“的方式,就是也给他们取外号。
“我以前不喜欢这个名字,一点也不喜欢,但现在可能我也不喜欢。但时间长了,就慢慢接受了,以前叫猴子猴子,后来叫猴哥猴哥……“
在东北路,于汉超开始慢慢成长,这里有他的教练,他的老师,当然,还有他未来的妻子,他的太太邱笑寒是他在东北路小学读书时的同班同学,缘分就是这么奇妙,在于汉超离开大连,在沈阳开始他的辽足生涯时,他的太太则在沈阳的东北大学上学。
“我们之间没有太浪漫的故事,但这段姻缘是上天注定的 。“于汉超说。
四 从东北路小学毕业,于汉超这批队员落在了一个叫程显飞的人的“手里”。
这位类似于徐根宝的教练,刚刚离开当时的大连实德,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了这批孩子身上。
吃,住,训练比赛的费用都由他负责,程显飞把这批孩子带到大连铁路队,于是,于汉超在1999-2003年,在大连的夏家河子,开始了他作为职业球员前的最后冲刺。但最难忍受的是,初冬时在夏家河子的海滩进行训练。严寒中,海滩上还结着冰渣子,于汉超和他的队友们就这样练着他们的一打一,二打二,各种摸爬滚打,训练的时候身体还是热乎乎的,不觉得冷,当训练一结束,每个队员的身上都重了两三斤,这时候,凌冽的海风刮过来……
某次在旅顺的比赛,队伍踢得非常差,怒不可遏的程显飞决定:踢得这么差,别想坐车回大连了,你们就从旅顺跑回大连去!
那正是酷暑时分,这批队员从旅顺跑回到30多公里以外的 夏家河子,途中实在受不了,就到农村家里的人家去讨水喝……
在程显飞的带领下,这批队员的潜力和价值都慢慢显现出来,2003年,辽足俱乐部决定用290万元的价格把他们集体买走,程显飞也完成了培养这批球员的使命。
五 对于于汉超来说,辽宁队是他的家。
刚到辽宁队,他注意到,当时的守门员主教练蒋立升年事已高,要他对着几名门将传中,射门显然勉为其难。守门员两点半开始训练,球队三点半开始训练,于是他问:“蒋导,我能提前来,帮你搭把手吗?“蒋立升说:”那当然可以了 。“
于是,于汉超每天都会提前一个小时进行“加练“,他加练的对象是门将马东波、张鹭和崔凯。
2005年,于汉超这批队员开始被王洪礼和唐尧东派上中超赛场。从最早的一千块钱一个月,慢慢涨到三千,在2008年辽宁宏运接手以后,工资再慢慢涨一点。2011赛季初,于汉超选择了不签合约。他向俱乐部提出合同直接和球队成绩挂钩,如果个人表现能达到一个具体的目标和成绩,俱乐部直接给一笔钱。
整个2011赛季,于汉超是在一个没有签合同的背景下完成了整个赛季——平时只能靠俱乐部的赢球奖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大概赢一场球能拿到一两万块钱左右。那一年的辽宁队成为了中超第三,获得了亚冠资格(不过他们最终放弃了参加亚冠的资格),而那一年于汉超也以12个进球成为中超的本土最佳射手。
球队表现出色,于汉超表现出色,辽宁俱乐部也爽快,最终他们兑现了对于汉超的诺言,于汉超的这次“豪赌”赌对了。
2012年,辽宁队成绩大滑坡,陷入保级圈,这也和队中多名核心队员长期受到伤病困扰有关,而于汉超就是其中一个。
上半年是脚腕受伤,下半年是大腿受伤。那个赛季,于汉超为了辽宁队保级,打了七针封闭!最终,辽宁队最后一场,最后十分钟才惊险保级成功,于汉超跪谢球迷。
2012年底,于汉超转会到大连阿尔滨。在离开辽足的时候,辽足总经理黄雁说了这么一句话:“他为辽足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无论是之前还是成名后,他都将球队放在第一位。”
当年的于汉超在辽宁有多红?仅举一个小例子:
2012年,25岁的于汉超受民主党派的推荐,进入了民革成为辽宁省最年轻的民革党员,而现在的于汉超,是辽宁省一个支部的副主委。
六 于汉超职业生涯的不顺,都和伤病有关。
2006年,辽足面临关键的保级战,于汉超在发烧的情况下带伤上场,开场十分钟便受伤,坚持了大半场被换下,其后的诊断是右膝半月板撕裂,内侧副韧带断裂。其时的辽足,正处于托管状态,内忧外患之际,也没有人去负责他的 手术,于汉超只能和父亲一起去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案。
其时的于汉超也是87国青的一员,主教练贾秀全说:“一个月后,希望你能康复,我要在印度的亚青赛决赛看到你。”
于汉超的父亲前后去北京去了 三次,才挂上名医田德祥的 号,田大夫的结论是:“第一次手术效果很不好,必须进行第二次手术。“
第二次手术成功了 ,只不过第一次手术在骨头留下的那颗钢钉,永远都取不出来了。而贾秀全在亚青赛看到于汉超的希望早就成为泡影。
这两次手术结束以后,于汉超回到队里,主教练唐尧东看到于汉超,第一句话是:“你先去减肥吧。”
队友们看到于汉超也吃了一惊,这是那个以速度和突破见长的于汉超吗?
那时候的于汉超,足足胖了30斤。“我看到教练的神情和队友的神情,可能有的队友觉得我于汉超,职业生涯已经到头了!”
不相信命运的于汉超,在助理教练陈洋的带领下每天咬牙加练,用了45天的时间,他减掉了30斤,并且回到赛场。
那一年,于汉超20岁。
于汉超至今还记得在20岁这一年的生日愿望:“我从来不会许什么大的心愿,当时的心愿就是早日战胜伤病,回到赛场。”
而巧合的是,在他30岁的时候,又是他刚刚康复的时候,2016年8月,在恒大和国安的主场比赛中,于汉超被国安后卫克里梅茨撞至腰部骨折,这次受伤让他错过了中国队的12强赛的头几场比赛,于汉超的沮丧,可想而知。
在2017年他生日的时候,恰逢恒大踢超级杯。对于自己职业生涯屡遭伤病的情况,于汉超是这么说的:“我对自己说,男人到了30,对自己好一点,该经历的事情已经很多了!“
在2017赛季赛季结束后,于汉超做了他人生的第三次手术,前往欧洲。这一次很顺利。
七 不过,2019年,伤病再次来袭。5月份,在意大利完成手术后,于汉超说:”感谢大家的关心,我已经在意大利做完了右腿膝关节手术,这个伤是去年9月份开始的,由于恒大正在争冠,以及之后的国家队亚洲杯,所以当时决定采取保守治疗。从疼痛到现在已经有7个月了,基本上是用一条腿完成急停变向,右腿不能发力,肌肉已经明显萎缩,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更大的伤病,教练组和医疗团队建议我手术治疗。
其实我很希望踢每一场比赛,珍惜每一分钟,作为球员能获得外界的尊重和认可就是对球员最大的肯定。相信通过积极治疗和恢复训练,不用太久就能回到赛场!谢谢大家,也祝福每一个人!“
5月份的手术结束后,于汉超返回国内康复,但康复情况不理想,无奈之下,在8月5日,于汉超在德国进行了自己的第二次手术。
现在,只能祝福32岁的于汉超早日康复,回到赛场。
这既是他和伤病的战争,也是和命运的搏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4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