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亦庄去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今年将实施“白菜心”工程

亦庄去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今年将实施“白菜心”工程

贫血让慢性肾病患者“谈虎色变”,控制不佳甚至有死亡风险。不久前入选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罗沙司他”适用于慢性肾病引起的贫血,对透析病人有效率超过90%。这款创新药上,印着一家亦庄企业的名字——珐博进。这也亮出了亦庄生物医药产业的“金字招牌”。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近日对外披露,据初步统计,经开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200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生物医药产业增幅达12%。

聚产业:工业总产值达4200亿元

与罗沙司他一起入选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还有利多卡因凝胶、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尼妥珠单抗,它们都来自经开区。

累累硕果背后,是亦庄对生物技术及大健康产业的精心布局和扶持。数据显示,2019年亦庄生物医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年产值增长了12%。“经开区建立起生物医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早期研发验证、中试产品放大、生产、营销等服务平台,通过一个完整的链条,加速企业成长。”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

除了生物医药产业,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高精尖产业也强劲增长。据初步统计,经开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200亿元,同比增长10%;万元GDP能耗0.14吨标准煤,同比下降7.1%;万元GDP水耗4立方米,全市最低,较好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攻难题: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清单将公布

酷炫的超薄手机越来越被年轻人喜欢。鲜为人知的是,超薄手机里“藏”着一项名为“减薄抛光一体机”的技术:它能使几毫米见方的硅片达到最平坦化,聚集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只晶体管组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最终让电子设备越来越小。

不久前,亦庄企业北京中电科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台具有自主产权的300毫米减薄抛光一体机,打破了这一关键设备完全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

晶圆减薄抛光工艺已成为现代高端封装领域的基石,同时也是制约我国集成电路高端封装领域发展的瓶颈。“晶圆减薄抛光设备作为封装设备的核心设备之一,进口价格动辄上千万元一台。”北京中电科总经理王海明介绍,自主技术突破一方面可以为集成电路厂商提供更及时的服务,更可以大幅降低国内封装厂的采购成本。

在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今年经开区将实施“白菜心”工程,发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清单,持续打造“20+”技术创新中心,推动一批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申报,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0家以上。

在加强与“三城”衔接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今年经开区将持续打造“10+”产业中试基地,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预计全年完成落地“三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50项以上。

谋改革:最优营商焕发创新动能

数字光芯研发出全球首款真正意义上的高通量(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看清相当于头发丝直径10万分之一的细节;华卓精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成为世界上第二家掌握光刻机双工件台核心技术的公司……

近日,在2019年最后一场“北京亦庄创新发布”上,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令人振奋。

亦庄搭台,企业唱戏,这里成为亦庄企业释放合作商机与投融资需求的舞台。自2019年4月起,开发区以“选择北京 亦庄机遇”为主题,每月定期召开“北京亦庄创新发布”,截至目前已发布八批北京亦庄创新发布清单,为123家企业的176个项目释放投融资总需求超100亿元;为22家高精尖企业发布49个岗位的人才需求;30多家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与银行、投资机构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截至去年11月底完成融资11.55亿元。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也成为亦庄2020年的改革方向。

“经开区将建立健全与亦庄新城相适应的政府服务体系,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深化改革,进一步激发动力、释放活力。”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曹政

流程编辑:郭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3553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