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怎样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掌握3个技巧,一点也不难!只是你不知道

怎样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掌握3个技巧,一点也不难!只是你不知道

周末去图书馆看书,看到这样一个场景。

一位妈妈和她四五岁的孩子坐在我旁边看书,孩子看着入迷就趴在了地上,妈妈却立刻上前拉起自己的女儿,一边数落道:“地上这么凉,你小心着凉!”

一本书的时间,我就看到这位妈妈不停地去提醒她不要坐在地上。不止是这样,她一会儿又问孩子渴不渴,要不要上厕所,一会儿又忍不住地要跟她说几句话。

我知道这位妈妈是真的爱孩子、关心孩子才会这么做的,但她一定不会知道,她的爱已经把孩子的专注力给毁了。

生活中,这样破坏孩子专注力的家长可不止她一个人!

在孩子吃饭的时候,家长忍不住地唠叨:“小心点,别烫着……”“别只顾着吃肉,要多吃蔬菜!”

在孩子在看书时,家长端来一盆水果:“来,先吃了水果再看。”

在孩子玩耍时,在学习时,在画画时,我们总是无意识地打断他们,催促他们。

试问宝宝怎么会专注于手头上的事情呢?要知道宝宝的注意力不是被培养出来的,而是被保护出来的。

你以为你是爱孩子,其实你是在干扰孩子!

家长破坏孩子注意力的表现

1、提供了太多的玩具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玩具多、书籍多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如果有你的陪伴和指导,那孩子一定很开心,还能增长不少知识!但是,如果你只是把玩具和书扔给孩子自己玩、自己看,孩子不知道该玩哪一个,看哪一本书,就会不断地换其他玩具和书籍,很容易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有目的的活动会更容易集中孩子的专注力。游戏开始时,你可以帮助宝宝选择,不要所有的玩具都堆在地上,宝宝一会儿玩一样,什么都玩不长,这样的游戏是没有意义的。游戏质量的高低不在于玩具的多少,也不在于玩具价值的高低,而在于宝宝在游戏中获得了怎样的发展。

2、玩游戏时过多干涉、强迫

星星在沙滩上玩沙堆游戏,他小心地用铲子挖着,把沙子送进小桶里,装入桶里的沙还没有洒在衣服上的多。可他一点不在意,不一会儿星星垒出了一个长方体,一个圆柱体……妈妈从旁边走过来大叫:“怎么把衣服都弄湿了!”爸爸也来了:“儿子,你的房子怎么没有装门呢?来,爸爸教你,在这里留个小门!”“我不要留小门……”星星立即沮丧起来。

爸爸妈妈总是不经意间破坏宝宝在快乐中建立起来的专注力,用自以为是的行为干涉瓦解了宝宝的自尊心和成就感。

3、对待孩子缺乏耐心

动物园猴山旁,明明高兴地看着爬高跃低的小猴子。一旁的妈妈不断催促着:“走了走了!还要看老虎、狮子呢!”小家伙不为所动:“我要看猴子!妈妈,猴子也有手对不对?”妈妈一边敷衍着一边又开始催:“走啦,有什么好看的!”

很多时候不是宝宝缺乏耐心,而是大人提前丧失了观察的耐心。就像明明妈一样,总会从现实的角度去考量,如买了门票就要一次都看完或者天快黑了要尽快看,但是宝宝的专注力却集中于自己感兴趣的事上。

所以,当宝宝专注于看,专注于观察的时候,你不要为了赶时间而打断他的蓬勃发现力。与其走马观花快速看完所有,不如一次看不完再来一次,让宝宝尽情享受专注的乐趣、发现的乐趣。

比天赋更能决定孩子人生的,是孩子的专注力

法国的一位生物学家曾经说过:“天才,首先就是注意力。注意力就是知识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

众所周知,数学家陈景润在数学领域的研究很专业。他经常专注地沉浸在数学问题的思考中。

一次,他在路上边走边思考数学问题。

一不留心,碰到了一棵树,他以为自己碰到别人了,一连说了几声:“对不起,对不起。”

后来抬头一看,原来是一棵树,陈景润不好意思地笑了。

正是因为陈景润对数学问题的专注研究,才让他在数学领域取得巨大成功,从而成为数学领域的专家。

家长在培养孩子专注力时,该如何做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培养孩子较强的专注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那家长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尊重孩子的内在节奏

0-3岁的宝宝经常会专注地反复做一件事,完全忽略外物,心理学上,把这样的情况称之为“重复练习”。

每次完成这种体验后,宝宝就像完成重大任务一样充满了喜悦和满足。其实,宝宝正处于注意力不能持久的年龄,通常会不停地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一旦碰到吸引他的事物,就会忘我的投身其中,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十分惊人。

这时,你不要去干扰他,这样“忘我”的境界,对孩子专注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利的。

比如:3岁的萌萌反复把杯子里的水倒进另外几个杯子里。他仔细观察着,发现这些杯子高矮、粗细各不同。有的杯子水刚满,有的杯子水刚好半杯,还有的杯子很小。这个时候,家长即使看到萌萌把水洒了一身 ,也不要立马制止萌萌。因为这时孩子在培养自己的专注力。

2、父母有意识的训练

孩子3岁以后,父母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比如:父母陪孩子读绘本时,可以提前告诉孩子,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通常孩子听到玩游戏是很乐意参与的),妈妈给你读一遍故事,然后你也给妈妈讲一遍故事,怎么样?

刚开始,可以多读几遍给孩子,试着让孩子讲出来,哪怕孩子说到慢,说的支离破碎,也不要打断孩子;然后,每次减少读的次数,争取读一遍,孩子就能复述出来。

3、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

许多孩子都有较强的好奇心,喜欢“十万个为什么”,每当见到一个新事物,总想更深入地去了解,往往会不自觉地摸一摸、问一问、拆装等行为习惯。

许多父母对孩子的这些行为很是烦恼,经常批评孩子甚至恐吓孩子。其实,这些都是孩子喜欢探究和求知欲旺盛的表现,父母的呵斥只会挫伤孩子思维的积极性。

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父母应该因势利导,鼓励孩子的探索精神,并启发孩子的“异想天开”,在孩子想的过程中,注意力也能得到相对的训练。

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不专注,而是不专注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不专注或经常打断孩子专注力的家长。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好机会,爸爸妈妈们一定抓住这些机会,千万不要做个破坏者,从小培养的专注力将会为孩子今后的读书与工作助一臂之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299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