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我国每年死于脑梗塞患者近200万人,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而大部分的脑梗,都是自己作出来的!
34岁的周先生,平时单位也不忙,下班回去也没什么事,就喜欢跟朋友一起打游戏,出入网吧更是家庭便饭。
可是最近周先生却有点反常,经常嗜睡,还总是头晕头痛,周先生以为自己是最近累到了,就一直在家休养。
可是等到朋友去找他的时候,悲剧却发生了,周先生一个人躺在地上昏迷不醒,旁边散落着手机和满地的饮料瓶,朋友吓得赶紧打电话叫了救护车,将小刚送往医院。
经过检查,医生发现小刚是突发了脑梗,血压血氧基本已经测不到了,由于送医太及时,连抢救的机会都没了。
一说到这,周先生的朋友一时间纷纷难以接受,其实医生也很疑惑,这么年轻的小伙,怎么会患上脑梗呢?
原来周先生平时爱和朋友去网吧玩游戏,为了解渴,自己总要买上几瓶饮料来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有时候喝水都觉得没啥味道,然后再去买饮料喝。
事发前,周先生身体不舒服在家休养,买了几箱饮料来喝,没想到最后竟会诱发脑梗……
说完,医生也不禁叹气道,饮料喝太多,血管承受不起。
医生了解了情况后,不禁惋惜:饮料喝太多,血管怎么受得了
饮料因其丰富的口感,让不少人都为止喜爱,尤其是年轻人。
但是,饮料中成分最多的就是糖分,专家分析发现:若每天饮用含糖饮料1-2杯,将增加35%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或猝死风险。
糖分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但摄入过多,身体会无法代谢,从而转化为脂肪,诱发肥胖,增加患上血管疾病的风险。
3大行为,是脑梗加速器,趁早改掉
1、大量吸烟
吸烟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特别是当中的尼古丁,可以导致血管内膜的损伤,由于血管内膜损害后内膜不光整,血液中的一些成分就容易在粘膜处聚集,慢慢的就容易形成附壁血栓。
尤其是饭后抽烟,危害更大,因为饭后,血液主要集中在胃部消化食物,如果这时候吸烟,烟里边的有害物质容易加速血栓的形成,诱发脑梗。
2、长期喝酒
长期的过量饮酒,会使得血小板聚集及血流凝固,从而导致血粘度进一步增高,脑局部血流量减少,从而诱发脑梗。
而且,长期大量饮酒,还容易导致血脂增高,使得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小板粘附于血管壁易形成血栓,造成脑梗。
特别是得过脑梗的患者,由于已经存在大脑损伤,如果再继续饮酒,则会加重急性血管的缺血,加重病情。
3、经常熬夜
事实上,熬夜导致年轻人出现脑梗等原本常出现在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已经不是新鲜事。
熬夜往往会使身体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从而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以及血管紧张度增加,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动脉硬化。
如果此时再有一些诱因,使得血压升高,就很可能出现脑出血或者脑梗塞。
预防脑梗,做好3件事,日常养护血管
1、补充对血管有益的物质
血管需要“抗氧化”,当人体自由基过多时,会造成血管内皮老化,引起动脉硬化、弹性变差,使得血管内更容易沉积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脂质,引起高血压、高血脂、心肌梗死、脑梗塞等疾病。
而抗氧化剂,可以捕捉并消灭“自由基”,减少其对血管的伤害,维持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预防血管疾病严重化。
生活中,茶叶就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如玲珑菊、枸杞子、覆盆子、绿茶叶等。
其中,玲珑菊属于四大怀药之一的药用菊,不仅抗氧化剂含量最为丰富,且富含钾和三萜类化合物等营养物质。
泡茶、做粥时放些,有利于减慢血管退行性变,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
2、控情绪,莫激动
情绪起伏过大,大喜大悲,过于激动,都会诱发脑梗的发生。
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处在紧张、压抑或者疲劳的状态中,很可能会引起血管痉挛的发生,阻碍了人体正常的血液循环,最终诱发血栓。
血栓又是引发脑梗的重要诱因,因此,控制好情绪,保持平和稳定的心态,可减少脑梗的发生。
3、积极运动
适当的锻炼可增加脂肪消耗、减少体内胆固醇沉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对于预防肥胖,控制体重,增加循环功能、调整血脂和降低血压吧、减少血栓均有益处,是防治脑梗塞的积极措施。
患者应根据身体情况进行选择,应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及体力活动,尽量以不感到疲劳为主。
4、合理饮食
食物尽量多样化,以谷类为主,多吃桃子、橙子、香蕉、菠菜等富含钾的食物,可以降血压,预防脑梗。
缺钙会使得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所以,每天摄入1克以上的钙,可以帮助降低血压,而镁和钙的作用相似,应该多吃粗粮,坚果等富含镁的食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0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