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国内生存下来的手机厂商发展史,它们都有着自己的特长和个性,例如华为的技术+双品牌、OV的明星+线下、小米的雷军+线上。过去凭着这一个立体的国内手机厂商互补组合,它们赶走了全球第一市占率的三星手机、将高端手机品牌苹果挤到了第五名。在外国手机厂商的眼中,国内手机厂商似乎合作无间、互相配合,但是自2019年下半年以来,这些国内手机厂商之间的竞争也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程度。其实哪一家厂商的生存都不容易,只有经过这种“你死我活”的环境中生存才能锻炼和体现出各自的竞争力和潜力。现今这几家国内手机厂商之间的格局和关系正在发生着微妙又巨大的变化。
其实,在国内手机厂商中纠缠最为密切的就是小米和华为,尽管华为根本不对小米的贴身“碰撞”不予回应,但是小米却按照自己的剧本不断延续着“一厢情愿”的纠缠戏码。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华为是媒体的流量明星吗,和华为一挂上钩也就有了不小的曝光度。例如,小米的创始人雷军就不断演绎着对于华为的“爱恨情仇”:受到威胁时喊出“干翻华为”、转眼来个一百八十度转弯——小米是“最懂你(华为)的人,最爱你(华为)的人。”、恨和爱都表达完了得不到回应的小米又希望与华为“携手同行”,为了避免不被反馈的尴尬又抛出“相爱相杀”作为阶段总结。就像物理学中提及的相互纠缠的量子,小米或者说雷军对华为还真是“不舍不弃”。
虽然华为一直不回应小米的贴身碰撞和纠缠,但是华为的市场策略和执行行动一点也不手软。在受制于谷歌应用不能预装而不能在欧洲发售新款手机的情况下,华为手机自2019年的二季度开启了回归中国市场的回归行动。效果如何呢?华为的市场策略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有赢就有输,华为的对手们在中国市场上经历了地狱式的艰难:华为在2019年三季度手机出货量同比大幅上升了66%,而其他对手都有20%以上的同比下降,最惨的就数小米了,其跌幅达到了33%!
要说雷军对于这个结果没有准备,不客观,说他没有早期准备更不客观。雷军早在2019年的5月16日(这一天对华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猜猜是什么日子吧。)之后的第二天就兼任了小米中国区的总裁,以应对华为手机转向国内市场的策略行动。然而,最终结果如何呢?是最坏的结果,如上文。不过这样做,好的一面是小米内部不用其他人来承担责任,雷军自己承担就好了;不好的一面是:不好的一面还用说吗!
要说华为大力回归国内市场,是迫不得已,可是小米是没有这样的顾虑的,它可以大力开拓国际智能手机市场。本来小米还想在国内市场和华为竞争一把,可是三季度的一战让小米看到了华为这架“钢铁战车”的锋利和坚强,所以小米最近又加紧了进入日本手机市场的行动。
根据日本媒体的消息,小米手机将会在2020年进入日本市场,小米前期的一些准备工作早已经开始,例如2018年小米与日本最大移动通讯运营商NTT Docomo达成了全球专利授权协议,关键是近期小米又开通了推特的日本官方宣传账号。非常显然,这既是小米计划中的步骤,更是应对华为国内市场的强势而加紧走向国外市场的行动。
要说起小米的海外市场,其发展还是不错的。例如,本年度第三季度,小米在印度手机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26%,位居第一;本年第二季度,小米在欧洲市场成为手机销售同比增幅最大的公司,达到了48%。总结一下,小米手机已经切入了全球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其中的一半即40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上市占率排名进入了前五。所以,小米在华为手机的强烈攻势下,国内手机市场大幅下滑,但是现在是小米继续开拓国外市场以求止跌的时刻。如果小米真要“恨”谁的话,那就只好怨恨美|国吧,但这也没有什么意义,努力才是根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980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