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探索30年香港喜剧电影,周星驰如何成为喜剧之王?

探索30年香港喜剧电影,周星驰如何成为喜剧之王?

香港电影发展以来,喜剧电影一直是香港电影的灵魂,无论是警匪片、动作片,还是爱情片,都能看到喜剧的影子。喜剧电影不仅是香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还为香港电影创造了一系列难以复制的辉煌。20世纪70年代,当时香港现代商业文明的快速发展,使香港喜剧电影开始逐步走向较为成熟的制作,所以70年代被称为香港喜剧的重要转型期。

70、80年代的喜剧电影:以“动作”为乐

20世纪50、60年代,港式喜剧进入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发展时期。导演朱石麟关注小市民的日常生活,利用真实环境营造喜剧环境,把底层民众的生活收入镜头,将人们的家庭伦理或新旧矛盾冲突展示出来,是当时独具风格的电影。

70年代,是香港喜剧电影的黄金时期,如果说周星驰是90年代的喜剧之王,那么许冠文就是70年代的喜剧之王。许氏兄弟的电影在香港喜剧电影史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成为当时最具喜剧特色的香港电影。


许冠文的《鬼马双星》、《半斤八两》等代表作,将都市喜剧电影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创造了当时香港影坛的票房纪录。在许冠文的都市喜剧电影中,主角大多数是具有人性弱点的小人物,他们作为社会底层的老百姓,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这些电影都具有讽刺自省的许氏喜剧风格,利用动作的搞笑化和台词的夸张化,真实地描摹出底层小市民生活状况、情感和行为等,以唤起香港人的认同感,引起香港普罗大众的共鸣


80年代,开始出现武打、动作为主的喜剧电影,如成龙和洪金宝的福星系列电影,《最佳拍档》系列电影等。80年代的喜剧电影把许冠文电影中追逐、打斗的场面放大,这些打斗场景成为吸引观众的卖点之一。此时的喜剧电影已经开始加入飞车特技、高科技,如《最佳拍档》中各种赛车飙车、机器人大战,福星系列电影也加入各种功夫打斗场景。

可以看出70、80年代的香港喜剧电影,大多是以“动作”为乐,人物动作多为夸张变形。这些年代的电影大部分强调情节喜剧化,艺术效果追求“引人发笑",同时针对现代人集体情绪宣泄的需求,最后成为商业化的产物。

90年代的喜剧电影:周星驰电影风格崛起

90年代初,开始出现“无厘头”喜剧电影,这些电影在香港影坛一枝独秀,90年代更是成为每人心中对喜剧痴迷的“周星驰年代”。周星驰的《一本漫画闯天涯》,是他无厘头表演风格形成的重要转折点,后来的《赌圣》把他推向香港影坛的巅峰,周星驰成为当时喜剧电影的卖座之王。

在周星驰电影中,我们依然能看到许冠文的喜剧特色,其中许冠文塑造的小人物形象,在周星驰自己的电影也能看到。周星驰的电影不止塑造香港现代小人物,还对中国古典题材进行翻新,还把以往的动作、语言、人物等喜剧元素开发到极致


在《逃学威龙》中,我们看到周星驰用脚吃面、用脚开枪、用头顶黑板擦;在《大话西游》、《唐伯虎点秋香》,出现中文英文拼接的台词、广告词的戏仿和拼接;在《大话西游》中,唐僧被塑造成啰嗦无用之人;在《唐伯虎点秋香》中,唐伯虎被塑造成武艺高强,身怀绝技之人。这些都是周星驰中将喜剧元素开发到极致的表现,同时也成为周星驰电影中独特的喜剧元素。

周星驰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笑料,利用香港俚语的视听特点,使影片更具有时代与地域特色。在周星驰电影中,我们看到他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将戏谑、反讽、涂改等表现手法融合到电影当中。他丰富多姿的表情及肢体语言,将个人表演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为喜剧电影创造出全新的视觉。

周星驰电影世界的探索

周星驰说:“我本身就是来自草根,在很典型的草根阶层中长大。所以我对平民天生有亲近感。”

周星驰将自己在草根阶层的成长经历,放进了自己的创作中。所以周星驰电影的题材,大多是小人物在社会中的挣扎。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生活经历,所以他更体会到小市民的心声,使他更关注平民的生活状态

周星驰电影的主要受众是广大的市民阶层,而他的电影主角正是各个时代、各个社会中不同层次身份的人物,使得让观众有亲切感。周星驰电影表面上看来肤浅低俗,其实都有着人们生活问题的深刻思考。


在周星驰电影中的小人物,他们不想当英雄,只想过好生活,做好自己。还记得《喜剧之王》中那句“相信自己,你行的”和《少林足球》中那句“人如果没有理想,和咸鱼有什么两样?”小人物面对大时代的无奈,周星驰通过以这种自嘲和自娱的方式,来勉励自己,给身处困境的现代人的鼓励和支持。

周星驰说:“明明演的都是悲剧,不知道为什么你们都认为是喜剧。”

从表面看,周星驰电影中无厘头的表演,似乎和悲剧没有什么关系。但如果用人物生存、社会现实去解读,就会看到耐人寻味的深意。


如《喜剧之王》和《长江7号》中,小人物对命运的抗战,影片中底层人民的生活,体现底层人民面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辛酸;《武状元苏乞儿》中,高官子弟为爱情沦落到街边乞丐也在所不惜,颂扬了爱情的忠贞与纯洁。

周星驰的喜剧不仅是搞笑,还要面对现实,笑着反思,笑着超越。

从“跑龙套”变成“喜剧之王”,从搞笑的“星仔”变成了颇有内涵的“星爷”。这是一个小人物的命运转折,是喜剧之王的成功寓言,也是周星驰的电影世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97998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