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起,
高考考生们开始正式填报志愿了,
在这里条码君要提醒考生们,
填报志愿一定要擦亮眼睛,
警惕报考陷阱,
不要给骗子可乘之机。
2017年6月,条形码播出过一条新闻:李先生的儿子高考分数不太理想,李先生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自称是苏州某学院院长的男子张某,张某表示可以确保李先生的孩子上本科,并索要了几十万元的好处费。谁知张某所承诺的本科实际只是成人自考班。逃窜到江西张某最终被警方抓获。
他交代自己之前在苏州一所高校里当厨师,他利用高考后考生家长焦虑的心情行骗,把自己包装成了苏州某学院的院长,专门找考分没有上线的考生进行诈骗。
嫌疑人 张某:“小孩子考了一百多分想找个地方读书,就托朋友找到我了。”
张某利用这样的方法收取多名考生家长近百万元的好处费。警方通过这一案例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报考期间要警惕张某这样伪装成高校负责人的骗子,同时也要提防那些自称有门路帮孩子找学校的可疑人员。
福海派出所巡逻防控民警 包志坚:“我们的建议就是,希望家长亲自到志愿报考的学校招生办公室去了解情况,或者是在官方网站下发的录取招生的简章上面亲自了解,不要盲目地把钱财转账,或者直接付给对方。”
除了要警惕骗子,还要小心虚假高校。目前仅被人民日报曝光的虚假大学有392所,这些虚假学校取名普遍比较"高大上"。常以"首都"、"北京"、"上海"或其他概括性发展较好的城市或区域来命名,或常常在学校名称中加入"财经"、师范"、"电子"等热门专业的名称。
再者,有些虚假大学还会"蹭热度",取名和一些成绩较好的学校相似。例如中国邮电大学,这所学校的名字与北京邮电大学极为相似,但是教育部正规院校中根本就没有这所学校。在此,学校老师提醒广大家长,一定要对不正规的录取方式保持高度警惕。
昆一中数学特级教师 张宇甜:“因为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让一些不法分子钻了空子,骗子可能会说,自己有各种手段、各种关系帮助孩子提分,或者能够进入家长期望的学校,或者专业的调整,可能会迷惑很多家长和孩子。”
张老师提醒,在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中,没有任何人可以用钱买分数,更不会有任何人在高校招生中享有特权,除了省招生考试院,也没有其他任何机构可以进行普通高校招生。
另外,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最好是参考云南省招生考试院编的《招生计划》和《招生填报志愿指要》,有不懂的地方,多向自己的老师咨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9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