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A股跨年红包行情再度开启,谁将成为春季躁动的主攻手?

A股跨年红包行情再度开启,谁将成为春季躁动的主攻手?

节前资金买买买节后市场会怎样?

斗牛财经通过梳理过去十五年(2005年~2019年)A股市场历史数据,分析显示:航天国防、船舶、建筑建材、橡胶制品、软件服务、家用电器、互联网、化工化纤、汽车配件、电源设备、电子设备、券商等行业板块在1月份大概率有表现机会;草甘膦、无人驾驶、腾讯概念、军工、大数据、汽车电子、高校概念、智能机器、食品安全、卫星导航等概念板块在1月份大概率有表现机会。

中方信富首席投资顾问于海峰表示,近期政策暖风频吹,短期经济预期以及周边市场对A股市场扰动相对减小。据统计,2020年1月份实际可减持规模预计约为240亿元,占总解禁规模的3.5%。同时短期内增量资金仍有流入惯性,“外资”通过深股通和沪股通继续维持“买买买”的节奏,元旦节前资金面较前年相比有一定的支撑。预计元旦之后的A股市场仍有做作为,建议把握如下投资主线:

(一)军工、卫星导航、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产业中自主科技与国产替代领域的投资机会;

(二)无人驾驶、汽车电子、汽车配件、特斯拉产业链相关投资机会;

(三)建议适当关注年报行情中有望超预期的品种的投资机会。

当然,草甘膦、橡胶制品、家电、券商、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与区块链技术领域,也存在阶段性的交易机会。

中方信富投资顾问马祺指出,从2009年至今的十年看,并无明显的上涨优势。2010、2011、2014、2015、2016这几年一月的行情都是下跌的。

其中2010年下跌是对2009年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2011年下跌是高通胀后对货币收紧的担忧,2014年下跌是建立在2013年下半年上涨后的基础上,并且当年1月8号曾传言IPO要重启,2015年下跌是因为2014年上涨太多,2016年下跌是因为熔断,我们发现1月行情往往建立在具体信息及基本面政策的导向上,因此我们要关注政策的变化。

再从每年12月到第二年1月的跨年行情看,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6-2007、2010-2011、2012-2013、2013-2014,共7次,跨年行情是连续的,齐涨共跌。

当然跨年行情也有不连续的,共计10次,2002-2003暂且不考;2007-2008牛熊转换年,叠加次贷危机;2008-2009熊牛转换,4万亿刺激计划出台;2009-2010经济二次探底,导致2010年首月下跌;2011-2012春季躁动,但全年行情还是向下;2014-2015牛市加速转换;2015-2016熔断出现,牛熊转换;2016-2017平淡度过;2017-2018,新周期不来,外围不和谐;2018-2019政策底,反转点。

从以上角度看,跨年行情连续性并没有那么强,特别是在转折年的时候,牛熊或熊牛转换往往都是事后,而不能先验的。

板块配置上,看好以新能源车、5G为主的成长线,以及以锂、钴、铜为主的周期线,还有以银行为主的金融线。

跨年配置行情还要盯紧这些机会

天风证券表示,结合历史经验来看,2020年1月的外部环境符合大金融首先“躁动”的条件。战略层面,科技产业趋势仍然是明年最重要的主线。科技细分领域的景气度抬升会进一步确认成长股相对于主板的业绩趋势向上。成长股很有可能一如过去,接棒大金融成为春季行情中后期的主攻手。除了消费电子,科技股会内部扩散,新能源车、传媒、计算机、面板、PCB都有机会。

中银国际证券指出,基本面预期回暖,风险偏好改善,内外资布局有望带来增量资金,1月市场有望延续跨年配置行情。行业配置上,短期可关注两条主线:(1)低估值高股息,盈利预期边际修复的传统周期板块配置机会。(2)产业趋势向好,业绩确定性较强,在大类板块比价效应中占优的部分成长板块子行业配置机会。

国金证券认为,2020年元旦、春节均集中在1月,再叠加信贷投放高峰、地方债发行等多重因素,市场需要更多的资金需求,预计新一轮的“降准”或已在酝酿。以史为鉴,1月份往往呈现“全面上涨”或“结构性”行情,当前为A股逐步布局期。建议把握两条投资主线。第一条配置主线是以外资为代表的中长线资金所布局的低估值蓝筹板块,主要集中在“大金融、地产以及其他消费、周期”等细分子板块的龙头公司;第二条配置主线是深挖新兴产业下的美股映射配置主线,如“苹果产业链、电动车产业链”等。

春季攻势有望延续至2月中旬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展望2020年市场预计走势N字形,春季攻势有望延续至2月中旬,指数也将继续刷新年末高点。机构资金持续全面流入A股。继11月底监测到机构资金逆势流入迹象后,12月前3个月机构资金持续流入态势不变,且从结构性的单独偏爱主板转为了对中小市值个股的全面流入,预示A股整体上行趋势依旧处在较强位置,本轮脉冲上行大概率延续。

中方信富首席投资顾问孙怀青指出,目前A股仍处于历史20%左右的低估区域,与2018年末非常相似,都是股市基本面低估+资金面转宽松预期+经济修复+外围环境缓和等,建议加紧分批布局,仓位加至7成,迎接2020年的春季行情开门红。

在板块方面,大金融板块是与经济预期最密切相关的板块,也是拉动指数最得力的工具。目前银行股普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历史上春季行情取得超额收益率最高概率的就是银行,近期外资流入最多的就是金融板块。

此外,随着数据和政策进一步提升经济阶段性企稳预期,低估值早周期板块(金融、地产、家电、建材、建筑)也将继续改善估值,成为除了科技股之外的另一主线,这些板块也受到了外资的持续流入。

目前轮流炒作的5G、软件、芯片、新能源等,都属《中国制造2025》的十大领域,大家不妨挖掘尚未炒作的其他领域,如新材料领域,结合军民融合,兼具成长性(净利润增速)与获利性 (净资产收益率)的标的。

风险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94999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