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双一流”正式启动,首批42所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建设高校,95所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985工程大学建设完成使命,退出历史舞台。在这137所“双一流”建设大学中,唯有河北、山西、江苏、湖北、黑龙江这5个省份,以省份命名的大学未在其列。
“双一流”实行动态调整机制,每5年一个周期,“能者上,庸者下”,给尚未进入“双一流”之列的大学提供了机会,同时“躺在”已有成绩上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双一流”中期评估已过,眼看就要进行第二轮的评估工作,那么,这5所大学能否进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之列呢?
河北大学
建校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大学,是“部省合建”高校。12个学科门类齐全,历史学、化学、生物学、光学工程等都是强势特色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科最高档次为B没有B+学科,更没有A类学科,学科建设没有精彩的表现,期待经过几年的努力以及河北省的重点支持,学科建设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否则进入“双一流”难度会很大。
山西大学
117年办学历史,是中国创办最早的3所国立大学之一。百年的发展,现已成为12大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是14所省部合建大学之一。光学、科学技术哲学是国家重点学科,现有B+学科1个,B学科5个,B-学科8个,没有A类学科。在本月,南开大学与山西大学签订协议,对口支援山西大学推进“双一流”建设,山西省也不遗余力地支持学校建设。这些对跨进“双一流”之列是非常利好的消息。
江苏大学
江苏大学建校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是从三江师范学堂发展而来的9所大学之一。农业农村部和江苏省共建大学,优势学科与农业类相关,农业工程入选A-档次,动力工程、食品科学和机械工程为B+等次,学科实力还是挺不错。从排名上看,在全国88名,在江苏省排11名。挺进“双一流”的概率很大。
湖北大学
在高校林立的湖北,常被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知名大学耀眼的光环“遮挡”,在湖北省排名第8名。从办学历史看,湖北大学起源师范类院校,在基础学科方面更有优势。学科种类多,多而不精,拔尖的学科太少。第四轮学科评估,最好的学科为B档次,学科建设还需奋起直追。在湖北高校中处于第8名位置,全国排名155名,晋级“双一流”之列难度很大。
黑龙江大学
提到黑龙江的大学,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容易被“遗忘”,在黑龙江的排名处在第4名位置,全国排名107名,排名尚可。从学科评估看,有A类学科1个,B+学科1个,能有A类学科实属不易。不过与办学定位有一定关系,是我国最早培养俄语高级专门人才的大学,俄语专业非常有名,特色很鲜明。
以上这5所大学都是以省份命名的大学,并且尚未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之列,从简要的分析来看,在第二轮“双一流”评估中,江苏大学、山西大学、河北大学、黑龙江大学晋级的概率较大,希望通过高校自身不断的努力以及部省的鼎力支持,很有希望到达“人生的巅峰”,对此,你怎么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943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