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行业解码」重磅政策发布+持续有催化,ETC可能比预期来得更快更猛

「行业解码」重磅政策发布+持续有催化,ETC可能比预期来得更快更猛

▲点击上方蓝字中富聚焦关注

关注A股的你一起成长

每交易日晚21:12准时分享

这是中富聚焦的第175篇原创文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两年内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这之后,多部委及各地政府积极落实。

发改委、交通部月初发布一项重磅政策,要求,到今年底,全国ETC用户数量突破1.8亿,高速公路收费站ETC全覆盖,高速公路不停车快捷收费率达到90%以上。

各地立刻跟进,29省研究起草ETC推广发行方案,贵州、深圳、上海、浙江、山东等地相继出台了政策。

而目前,我国ETC安装率只有约34%。要在2020年全面实现不停车便捷收费,意味着ETC渗透率将在短期内大幅增长,ETC设备企业将面临重大机遇。

那么,我国ETC行业未来增量空间具体多大?以往安装率低的痛点在哪里?是否可解决?哪类企业将最大程度受益?


1

ETC将全面普及

释放百亿级蓝海市场

为了提高高速公路通行效率,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减少拥堵、便利群众,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两年内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

需要阐明的是,取消省界收费站并不是说,以后要免省界的高速通行费了,而是,将现在的人工收费转为ETC设备不停车无感收费。

说到ETC,有车一族应该都知道,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即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

通常在高速路收费站都可以看到ETC入口处,那些装有ETC车载器的汽车就可以使用这个通道快速通过,方便快捷。

ETC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路桥收费方式。

是通过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车载电子标签(OBU)与在收费站ETC车道上的微波天线(OBU)之间的微波专用短程通讯,利用计算机联网技术与银行(或第三方支付)进行后台结算处理,从而达到车辆通过路桥收费站不需停车而能交纳路桥费的目的。

目前,全国汽车保有量已突破2.46亿,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ETC用户的总量为8072万,ETC安装率为33%。

如果两年内要实现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目标,这一安装率显然是不够的。

为此,发改委与交通部于6月4日联合印发《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应用服务实施方案》,要求:

到2019年12月底,全国ETC用户数量突破1.8亿,高速公路收费站ETC全覆盖,货车实现不停车收费,高速公路不停车快捷收费率达到90%以上。


方案还要求:

交通运输部和各省级人民政府加大ETC使用优惠力度、完善基本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发行,通过积分、打折、返利、红包等形式优惠用户通行。给予ETC车辆不少于5%的通行费优惠,对通行本区域的ETC车辆实行无差别基本优惠政策。


此次出台的方案涉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等多个重要政府部门。

方案中首次提出加大优惠力度、明确最低优惠力度,足见政府对于推广ETC的重视程度。

应该说,该实施方案完美解决了车主的痛点,既提出明确目标,又有贴心而又可操作性强的执行方案。

可以预见,车主安装ETC的主动性和意愿都会明显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从2002年开始就有ETC的试点,2004年,广东就已实现ETC全省的联网。

至今十多年过去了,全国ETC安装率只有约34%。要在2020年全面实现不停车便捷收费,意味着ETC渗透率将在短期内大幅度地增长。


▲图:ETC用户数量增长情况

那么,这2年,我国ETC行业的新增市场空间有多大呢?

我们先要明确,ETC核心部件主要包括RSU(装在收费站龙门架上的天线组)和OBU(一般装在车前挡风玻璃上的电子标签)。

因此,我们分两部分进行核算。


▲图:预计19、20年ETC设备市场空间分布为71.40、73.70亿元

OBU方面,目前OBU的终端销售单价不低于70元,根据规划,今年需要新增1亿ETC用户,则今年OBU市场规模至少可达70亿元明年若全面普及ETC,则又新增近50亿元市场。

RSU方面,目前我国的收费站大概在3万个左右。按照一个RSU天线价格1.5万来计算,整个RSU天线市场规模在45亿左右

据此测算,我国高速路ETC设备总规模将超过百亿元。这还不算存量设备更新所带来市场的增长。

因此,随着政策利好的集中释放,未来小2年,我国ETC行业面临重大而又确定的历史性机遇!



2

应用场景不断延伸

行业蛋糕进一步变大

我们提到,ETC在国内发展已经超过十年了,但ETC在国内渗透率却不高。

究其原因,ETC以往存在功能单一、设备昂贵、办理程序繁琐、可使用场景偏少等问题,使得车主办理ETC的积极性并不高。

今年以来,国家大力推广ETC,为此专门推出一系列惠民政策:ETC完全可享受免费安装、免费更换服务,高速通行费还可减免5%。

为此,各家银行纷纷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备战ETC业务,ETC免费安装、通行费9.5折都是其主要宣传点。

据了解,近期来银行办理ETC业务的车主明显增多。

另外,长期以来的ETC使用场景单一的问题,在未来也将得到逐步解决。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宽,车主办理ETC的主动性也将随之会明显提升。

目前ETC主要应用于高速公路收费领域,应用场景极为单一,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ETC的推广。

6月4日,发改委与交通部联合印发的《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应用服务实施方案》,明确提出:

鼓励ETC在停车场等涉车领域应用,2020年12月底前,基本实现机场、火车站、客运站、港口码头等大型交通场站停车场景ETC服务全覆盖。推广ETC在居民小区、旅游景区等停车场景的应用。


由此来看,未来ETC不仅会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收费站,还将向停车场、居民小区等场景不断延伸。

要知道,目前全国居民小区总数已超过30万个,算上公共停车场数量,需要进行ETC改造的停车设施总数可能达到百万级。

如果按此数目进行估算,ETC在停车场、居民小区普及的话,ETC设备新增需求将超过百亿,可能要超过高速路收费站ETC改造的市场空间。

当然,目前国家政策主要集中在高速路ETC领域,这方面的需求将在最近2年集中释放。

而在停车场、居民小区领域需求的释放将会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

由于ETC应用在停车场,将会极大地方便车主,有效节省设备和社会资源,提高停车场使用效率,有利于缓解当前我国存在的“停车难”问题。

预计ETC在停车场领域的推广将会是未来政策考虑的下一个方向。

据悉,国家鼓励各地在大型停车场等涉车场所应用和推广ETC的政策已在研究商讨阶段。

目前,A股上市公司千方科技已在山东省多个社区推出ETC智慧停车应用解决方案,让出入居民享受到了“无感通行”的便捷停车体验。

相信随着ETC应用领域的不断延伸,未来智慧停车行业也将会充满无限想象!


3

ETC市场高度集中,龙头尽享红利

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明年年底要全部取消省界收费站。

但到今年12月,就要实现高速公路收费站ETC全覆盖,货车实现不停车收费,高速公路不停车快捷收费率达到90%以上。

按照实施方案中提出的时间推进计划,收费站、收费车道、ETC门架系统硬件及软件标准化建设改造需要在今年10月底前完成。

这意味着这项工作任务量大、时间紧张,6月-10月ETC设备订单将会集中释放,这对ETC生产企业形成重大利好。


▲图:方案要求在今年10月底前完成各类软硬件建设

目前国内OBU产品通过检测的企业有32家,RSU产品通过检测的企业有19家。但行业排名靠前的金溢科技、聚利科技、万集科技三家企业合计市占率达到80%

也就是说,虽然涉足ETC行业的企业看起来不少,但多是打酱油的,上述三家ETC设备生产企业才是此轮政策驱动的最大赢家,所分得的蛋糕大与小主要在这几家间展开竞争。


▲图:金溢科技市场份额领先

其中,金溢科技是无可争辩的ETC设备龙头。公司从2015年起OBU设备每年销量均保持在500万个以上,RSU设备平均年销量也超过2200套,双侧设备销量均处于市场第一

目前公司ETC设备营收占比95%以上,销量持续领跑,是最纯正的ETC设备企业。

更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募投项目将于今年年底达产,预计OBU自有产能将达到800万个。

与聚利科技2019年产能450万个、万集科技400万产能相比较,金溢科技的自有产能优势更大,有望充分受益于本轮ETC设备的普及。


▲图:金溢科技自有产能优势较大

当然,聚力科技虽未在A股上市,但其实力也不容小觑。

我们从2018年两家企业市占率看,金溢科技市占率为32%,聚力科技达31%,二者几乎不相上下。

这还是在聚力科技去年陷财务危机,净利近乎腰斩的情况下取得的。

由于最近几年ETC设备出货受政策影响边际减弱,聚力科技业绩连续下滑,加之IPO被否后融资渠道受阻,公司财务压力较大。

根据1月28日晚一则公告,A股上市公司华铭智能拟8.65亿元收购聚利科技。因此,华铭智能可以看做是聚利科技的对应标的。

当前,华铭智能正试图拓展上市公司业务体系,完善产业布局。也许,与聚利科技联姻,对二者都是最好的归宿!

❤本文完❤ 已经看到了这里,就点一下文末的“在看”吧!

▼我们曾经研究过这些公司▼


顺络电子 | 生益科技③ | 东山精密② | 东山精密 | 日机密封② | 日机密封① | 美盈森 | 裕同科技 | 卫星石化| 杭叉集团 | 石英股份② | 石英股份① | 中远海能 | 光华科技 | 华工科技 | 中国铝业 | 麦捷科技 | 崇达技术| 百傲化学 | 生益科技② | 深圳华强 | 生益科技① | 双星新材② | 双星新材① | 金风科技② | 金风科技① |坤彩科技② | 蓝焰控股 | 坤彩科技① | 杰克股份 | 扬杰科技

风险提示:本报告所参考资料来自于网络公开信息,所涉及的公司及个股仅作为研究分析使用,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意见均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请牢记投资有风险,风险且自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95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