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次在回家的路上和我姐聊到了互联网广告一事。
因为什么事呢,有一个手机APP多鹿在我姐的学校进行推广,这款APP是父母用来记录宝宝成长过程中的美好瞬间,老师通过这款APP分享宝宝所在班级的动态,让父母家长了解宝宝学习和成长的每个进步。
现在家长下载APP了解班级和自己宝宝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平台方会对推广力度大的老师进行现金奖励,宝宝的家长通过APP浏览老师发布的信息,老师也能得到奖励。
那么好奇的是,平台方到底靠什么赚钱呢?老师、家长,现在正在使用APP的两类群体都没花钱,仅消耗移动流量。
在回答问题之前,简单介绍一下谷歌。
“Google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它是在线搜索领域的主要领导者,其大部分资金来自向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查询的用户展示的广告。但谷歌还通过其发布商网络控制了大部分在线广告领域,因此您在不同网站上看到的许多广告实际上都是通过Google提供的。在2018年第四季度,谷歌从广告中赚取了约320亿美元,比去年增长了约20%,占总收入的83%。”
谷歌以搜索引擎闻名世界,它在用户使用谷歌搜索引擎的时候根据用户检索的信息有针对性的在网页侧旁提供广告服务,不做恶,这点比之前的百度好多了,正因为谷歌拥有如此人性化、高效、精准的广告服务,广告接到手软。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再分享一下我对互联网的理解。
现在的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周边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改变生活。发生的改变只是因科技进步改变了我们各个行业的运转效率。像淘宝、京东、阿里巴巴、拼多多,像我们以前的什么?我们非常熟悉的集市,各个乡镇各个地区的人们跑到热闹的集市摆摊卖货,生活必需品之类的就在集市上租一个门面供长期销售,什么都有卖,人来人往。摆摊开店的店主就是APP里的每个店家,平台方向他们收取“摊位费”。平台和集市一样,慢慢聚拢消费者,人气上来之后,商家之间进行优胜劣汰,市场一直都在,消费者买了一波又一波。
回到问题本身。我个人猜测APP在聚拢人气,要么成为平台方,要么成为谷歌一样“提篮子的”。
介绍一下“提篮子的”,这是我们衡阳话,可以理解为做信息对称的中间人/平台/流量主,具体就是广告主为了扩大销售额,借助移动互联网的效率将产品信息告知自己的目标客户。流量主接下了这个广告,并通过自己的牵线搭桥/自己所搭建的平台顺利精准的将广告投放到目标客户手中。
流量主借助自己搭建的平台发布广告,为广告主把用户拉到店里去,流量主赚取这个拉客费用,或者赚取产品销售之后的产品佣金,对于第一种用户会不会在广告主店里买东西这和流量主就没关系,用户能否成交就看广告主自己的本事,对于第二种单价更高,难度也更大,类似于常见的保险代理人。
科技改变生活,斜杠青年将是就业主力。
对现象抽丝剥茧之后,思路越来越明朗。
上面的问题不重要,每个人都是代表自己向外界展示的一个平台——所有有了微商,有了像李佳琪一样直播卖货的播主。
专业、专注、专心,借助科技的力量,将自己/平台高效精准的投放到目标用户的关注之中,并持续不断的为用户创造价值。
斜杠青年会不会打造出低成本高收益的时代?
会不会颠覆我们所处的就业环境呢?
价差?
佣金?
服务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89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