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米亚狂想曲》影片以个人传记的形式呈现到观众们的眼前,仿佛让我们置身到20世纪80年代在英国摇滚崛起的热潮之中,影片从侧面片完整还原了皇后乐队的成名道路,从乐队组建到全国巡演再到发行自己的专辑,以及中间经历的一些曲折/低谷都完整展现。
使得改变当今社会人们对摇滚灰色的误解,让我们致敬摇滚,致敬经典,折服于当年Freddie Mercury的精神。
影片记录了Freddie Mercury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卸货员,等得知自己喜欢的乐队面临解散的情况下,毛遂自荐,担任起乐队的主唱与Brian Harold May、Roger Taylor、John Deacon组成皇后乐队,凭借自己充足的想象力,优秀的创造力,丰富的现场表现力和多变的曲风,一步一步登上世界的舞台。
在首张专辑发行前,弗雷迪设计了皇后乐队的LOGO,狮子座的约翰·迪肯(John Deacon)与鼓手罗杰·泰勒(Roger Taylor)代表着两头雄伟的狮子,巨蟹座的布莱恩·梅(Brain May)代表着拥有孔武有力的巨大螃蟹,处女座的弗雷迪代表着性格细腻却有着强大爆发力的仙女。中间的字母Q与里面的皇冠则不言而喻代表了Queen,整个标志被一只威严的凤凰遮住,它的设计与英国皇家徽章颇有些相似之处。
首张专辑
《Keep yourself Alive》与首张专辑
因为是首张专辑,虽然是很不错的歌曲但是没有赢得听者与市场的认可,所以收益惨淡,但是弗雷迪·莫库里并没有灰心,而是选择继续创造下去。
而第二张专辑与《Seven Seas of Rhye》运用切换声道的方法致敬了披头士在Abbey Road工作室使用创造性录音方式制作的那几张伟大专辑。
第三张专辑的发放,不但畅销了整个欧洲,也成了皇后乐队成为国际大品牌的跳板。
随着《波西米亚狂想曲》的发放,皇后乐队名声大噪,而此刻病魔就像和成功约定好的一样悄悄地走入Freddie Mercury的生活。
影片对主唱Freddie Mercury成功时的得意,低谷时的彷惶,对爱情的迷茫,以及被疾病缠身后的自醒都完成的刻画出来。与大多数俗人一样,他在巨大的成功中迷失了自我。在算计和非议中艰难生存,背叛了自己的乐队成员,被身边人软禁。最后还有笼罩在他身上的艾滋病。他是孤独的,种族出身的自卑对感情取向的困扰,家庭的不被接纳,乐队成员的明争暗斗都让他困扰迷茫。
这部电影的点睛之笔也正是依靠技术完美还原了当时演唱会的盛况。再次带领观众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当时现场的躁动。见证了属于那个时代皇后乐队的璀璨及摇滚的魅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88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