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表姐特犯愁,因为马上到期末考了,但儿子小石头的数学还是一塌糊涂。
为给小石头补数学,表姐请了家教老师专门辅导他的数学,表姐说,不希望他能考100分,考80分就满足了。
小石头从上小学开始,就对语言很敏感,语文、英语每次都能考90多分,但数学一直很差劲,线上线下补习班都给他报了遍,但成绩依然没有太大提高。
小石头自己也很苦恼,明明比别人在数学上花费的时间要多,但成绩总比别人低,他甚至觉得自己智商太低。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苦恼:孩子明明很努力,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也不少,但成绩却不见提高。
其实不是孩子智商低,而是孩子没有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没有综合运用三种内感官。
华人世界级NLP大师李中莹在《亲子关系全面技巧》里提到了内感官理论:人的大脑会使用内视觉、内听觉、内感觉等三种内感官对信息资料加以运用处理。在学习过程中,从外界接收到的信息传入大脑后,内感官能把我们对世界的认知系统地储存起来,从而加以理解运用。因而综合运用三种内感官,才能提高孩子学习力。
不过,研究表明,每个人在思考学习时,虽然会同时运用三种内感官,但会偏向于运用其中一个内感官进行思维活动。比如有些人多用内视觉,可以称为内视觉型,以此类推,还有内听觉型、内感觉型。
1、 内视觉型学习者
内视觉型学习者观察能力敏锐,善于用眼睛从外界获取信息。通过阅读、读图等视觉感受来学习的方式最适合他们。
但这类型的人往往性急没耐性,不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容易跑神。
擅长运用内视觉的学生,上课容易不专心,因而很难在课堂上学习到更多,但如果用图片引导刺激他们,学习效果会更好。
2、 内听觉型学习者
内听觉型学习者擅长用耳朵接受信息,用大脑整体去感知理解听到的信息。
这类人容易妄下评断,往往会忽视显而易见的一些现象。
擅长运用内听觉的学生,很适合课堂学习,在课堂上他们容易集中精力认真听讲,通过耳朵接受老师教授的知识,从而内化。
3、 内感觉型学习者
内感觉型学习者在学习中注重感受,他们擅长用肢体动作来记忆,用实操来理解事物,他们的感受能力最强,如果不能把所读的内容化为内心感受,读多少遍都记不住。
就像《银河补习班》里邓超为了让儿子马飞感受“草色遥看近却无”,直接带他来到春天的草地,让他近距离感受草色,身心接触大自然的同时,很快理解了诗句。
这类人做事虽然有条理,但过度关注内心感受,容易陷入负面情绪,很难自拔。
李中莹在《亲子关系全面技巧》里说:“从学习的角度看,三种内感官之中,以内视觉学得最快,内感觉学得最深刻,而内听觉的学习能力是最弱的。”
但我们的传统教育更偏重运用内听觉来学习,要求学生背诵多篇课文、大量抄写生词,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并不适合每个学生,而且学习效果最差。
上天给了我们三部机器,但我们往往只用了一部,如果把三部机器综合运用起来,那学习效果肯定事半功倍。
因而提高孩子学习力,要帮他们综合运用视觉、听觉、感觉三个内感官。
比如教孩子学习英文单词apple(苹果),只用内听觉就是反复教孩子读“apple”,但孩子重复读的过程中很容易走神,从而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但如果三个内感官一并运用,先教孩子回想:苹果是什么颜色,再提醒孩子苹果是什么味道。
然后教孩子在心里想象红色的苹果,感受着苹果的香甜滋味,再读出“apple”这个单词时,孩子就会很快记住苹果的英文单词。
这种把三个内感官综合运用的学习方法效果最好,孩子学得最快。那么如何帮助孩子提升综合运用三种内感官的能力呢?
1、多给孩子讲故事
李中莹在《亲子关系全面技巧》里说:“孩子在7岁前,用右脑为主,多幻想与直觉;7岁之后才用左脑学习。”
而右脑学习最常见的特性就是听故事。这个阶段的孩子喜欢听父母讲故事,即使是同样的故事,他们也不会厌烦,甚至在重复听的过程中,把这些故事熟练记到心里。
他们在听故事时,不止是用耳朵在听,还综合运用了视觉、感觉,把故事在脑子里“一遍遍演绎”。
因而父母多给孩子讲故事,就可以调动孩子多运用三种内感官,充分做脑运动,把大脑的三种内感官能力经反复操练而不断地提高。
2、鼓励孩子多幻想
李中莹在《亲子关系全面技巧》里说:“7岁前的孩子幻想能力很丰富,脑子里整天都在天马行空,这其实是帮助孩子的大脑发展出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创作、突破、整体的感觉。”
因而7岁前,父母要多鼓励孩子天马行空的幻想,不要限制他们的奇思妙想,让他们的三种内感官在不断的幻想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比如当男孩幻想自己是最勇敢最厉害的警察时,父母不要嘲笑打击,而是鼓励支持他们。
孩子在这样的幻想里,会学会综合运用三种内感官,完成从幻想到现实的过渡。
3、遵循大脑运作规律
想象下,当你第一次听到有人说“亲子关系”四个字时,你的大脑怎样运作?
首先这四个字经由听觉系统传入脑中,同时你也会运用视觉系统把说话人的神态、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同时传入,此为“摄入”。
第二步,你的大脑把过去听到的这四个字中的每一个字都从记忆里提取出来,“亲子”“关系”这两个词一并从记忆里提取出来,这是“回忆”。
第三步,大脑过滤这些词的经验记忆,留下相关记忆,然后比较,这是“思考”。
最后,大脑完成合并,“亲子关系”这个词的意思就会出现,这是“合并”。
“摄入、回忆、思考、合并”这就是大脑的运作过程,而这几个过程中大脑的运作工具就是三个内感官。
理解了大脑的运作过程后,父母就可利用这种方法帮孩子更好发展三种内感官。
比如需要记忆单词“apple”,父母鼓励孩子幻想苹果的颜色、形状、滋味,然后再教孩子认真阅读几次,这样综合运用三种内感官后,记得更快效果更好。
所以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强三种内感官的训练,尽量让每一种内感官都通过充分练习得到提高。
传统“多读几遍”的学习方法只是运用了内听觉,而内听觉又是学习能力最弱的一种。
因而父母要想帮孩子提高学习成绩,一味报各种补习班并不可取,帮助加强孩子内感官的训练,让三种内感官平衡发展,才能更好发挥孩子学习积极能动性,进一步提升学习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83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