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7年5月,翼王石达开愤怒外出单干,到安徽无为州时发布公告,让太平天国军民在天王和自己两边选队站,公开表示对天国之不满。不过,石达开并未彻底脱离太平天国,他依然打着太平天国之旗号作战,自命为“通军主将”,理论上节制各路军队。单干后的石达开表现不佳,屡战屡败,其中原因众多。1863年6月,石达开被逼到大渡河畔,前有滔滔洪水,后有骆秉章追兵,他只好主动“请降”,却被凌迟而死。石达开曾是一大战神,时常吊打曾国藩、胡林翼、彭玉麟等中兴名臣,最终却落得凌迟下场,实乃可惜。其实,石达开外出之后,有四条路可以走,走对其中一条可灭清朝,成就不世之功。
第一条:留守安庆大本营,在此处办公,节制各路兵马
石达开离开天京之后,洪秀全直接撤掉洪仁发、洪仁达两位草包兄长王爵,而后派人送“义王金牌”匾额与群臣“求情表”去安庆,希望翼王能够回心转意,不要意气用事,自伤元气。从这里可以看出,洪秀全还是非常依赖石达开,没有他理政,洪氏江山压根就玩不转;石达开深得人心,朝臣对其表示认可,是众望所归之人物。所以,石达开应该凭借自己在天国军民中之威望,以及曾立下之赫赫战功,继续留在太平天国,不搞分裂主义。当然,天京是不能再回去了,毕竟洪秀全疑心太重,而自己在天京有没多少兵马,危险系数太高。所以,最好的选择是以军情紧急为由留在安庆大本营,在此处理全国军政事务(“军师负责制”下,洪秀全本就不管事),节制各路兵马,全力扑灭湘军残余势力,不忍放弃死灰复燃。只要湘军一灭,满清王朝难以拼凑出一支可抗衡太平军之武装力量,灭亡乃迟早之事。
第二条:全力进攻湖北,确保天京上游安全之同时,威胁湘军后方
留在安庆,是石达开脱离天京后之最佳选择,也是最大限度保存太平天国实力之办法。不过,石达开威望太高,又太过年轻(26岁),免不了一时冲动,直接自己创业单干。此时,石达开拥兵10余万,是精锐中的精锐,忠王李秀成在《自述书》中明确说他带走“满朝文武,精兵悍将”。麾下精锐10余万,东南一带没有一支武装力量可以与之正面抗衡。这时候,石达开应该率麾下兵马,全力西征武昌,直捣湘军老巢,迫使胡林翼、李续宾从九江城下撤围,将战场转移到湖南湖北,打到敌人内线,威胁湘军后方,确保天京上游安全。石达开出走之时,湘军还没从“江西惨败”中缓过神来,具有战斗力的也就是胡林翼、李续宾率领的这2万余人。此外,曾国藩又刚好回家丁忧,不在前线。所以,石达开西征湖北,胡林翼、李续宾将难以招架得住,除非刻意保存实力,野战会被全歼。
第三条:挥师北上中原,联合“捻军”,闪击北京
1853年5月,林凤祥、李开芳率区区2万精锐,只用半年时间便横扫中原各地清军,兵锋直逼京畿重地,吓坏了咸丰帝。林凤祥、李开芳北伐虽然失败,但也表明清朝北方之防御漏洞百出,清军兵力不足,战斗力堪忧。翼王石达开外出单干后,拥兵10余万,实力远超第一北伐出动之兵团。此时,石达开可以挥师北上中原,联合正在两淮一带活动的张乐行、龚德树、任化邦等“捻军”,闪击帝都北京,赶跑咸丰皇帝,“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只要满清皇帝离开北京,内地各省督抚将不再听从调遣,清朝名存实亡,提前结束统治。那么,石达开成功几率有多大呢?只要决心足够坚定,敢于玩“闪击战”,基本不成问题。原因很简单,当时正好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步步向北京进逼,僧格林沁两万多蒙古铁骑开往天津一带布防,北方防务比第一北伐时还要空虚。再则,南方湘军元气大伤,难以北上“勤王”,况且清朝也不愿意让这些汉人武装来北京。
第四条:进兵浙江,不惜代价拿下江浙地盘,夺取财税重地
这一条其实也是翼王石达开单干之后所采取之实际行动,他不顾九江守将林启荣之苦苦哀求,无视“血书求援”,率10万精锐杀向浙江、福建,试图开创闽浙根据地,与天京互为犄角,相互声援。然而,石达开犯下了大错,即是没能全力以赴进行拼杀,一旦遇到挫折便立刻打退堂鼓,四处攻城略地,采取流寇式作战方针,结果不但没能拿下一块像样的地盘,还被折腾得死去活来。从当时江苏、浙江一带之布防情况而言,石达开10万精锐应该很容易拿下这块财税重地,毕竟当地清军之战力实在不咋地。当时,“江南大营”清军元气尚未恢复,张国梁还在天京周围转悠悠,堪称战将的也就是周天受这三流货色。所以,既然打算拿下地盘,建立根据地,石达开就应该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攻打城池,来几次成功的“围点打援”,稳固江浙地盘。一旦拿下这块财税重地,太平军就可以直接通过沿海港口,与西方列强联系,购置新式武器,包括战舰,给太平军装备来次“大换血”。如此一来,包括湘军在内的所有清军,将难以招架得住太平军攻势。
从上述分析可知,脱离天京后,石达开有四条路可以走,选对其中任意一条可以消灭清朝。当然了,综合各方面因素看,最佳选择应该是第一条,即是石达开留在安庆大本营,节制各路兵马,趁着湘军虚弱、英法联军进犯北京时,搞定南方各省,而后挥师北伐。对此,各位又是如何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7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