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卡箩
地处中国乃至世界金融中心的上海文广在体制改革方面也一直是开拓者,大小文广的分分合合更是给各省级广电体系的改革提供了思路和模板。
1949广播电台开播
21世纪初开启“合-分-合”的改革大幕
1949年5月27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开播,历史由此开始。1949年5月27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开播。1958年10月1日,上海电视台开播。1987年6月5日,上海电视台二台开播。(设立台中台,形成内部竞争态势,提高运行效益)
1992年8月8日,上海东方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992年10月28日,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开播。1992年12月26日,上海有线电视台开播。1993年1月18日,上海东方电视台开播。(新建东方广播电台、东方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强化竞争体制)1994年2月24日,“东方明珠”(600832.SH)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中国第一家文化类上市公司。1995年,组建上海自广播电影电视局,打破广播电视和电影之间行业壁垒。1998年10月1日,上海卫视上星播出。2000年4月,组建上海文化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局,实现文广合流。
自1949年广播电台开播以来直至2001年以前,上海广电体系已经进行了竞争机制以及资源整合等方面的改革努力,在此期间东方明珠实现上市。但需注意的是,1994年实现上市的东方明珠并不能直接简单与现在的A股上市公司东方明珠划等号,其在主体、资产构成等方面差异巨大,而上市公司东方明珠的变化实际上正是上海广电体系改革成果的体现。
上海广电体系大刀阔斧的改革起始于2001年。
合
2001年4月19日,根据政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原隶属于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的上海电台、东方电台、上海电视台、东方电视台、上海有线电视台、上海电影制片厂、东方明珠七大公司整合,成立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俗称“大文广”,英文简称SMEG)。
2001年8月,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将旗下上海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上海有线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等单位合并组建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俗称“小文广”,英文简称SMG)。整合后的大文广在结构和产业、职能划分上进行下图的安排。此次改革实现了局台分离。
2003年10月23日,上海卫视改名上海东方卫视。
分
2009年10月21日,原国家广电总局正式批复同意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小文广)制播分离改革方案,SMG正式分拆成两个单位,并更名为“上海广播电视台”与“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大小文广”分离。其中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为台属、台控、台管的集团公司。
分拆及更名后,SMG,即小文广变为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简称。此次改革实现了事企分离、制播分离,同时,上海文广也是全国第一家获得国家广电总局正式批准的推进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的单位。改革完成后,SMG负责制作,而其股东上海电视台则为播出平台,同样SMG为企业,上海广播电视台为事业单位。
SMG旗下的百视通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于2011年12月2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借壳上市,成为国内新媒体业务上市第一股,股票代码600637.SH。百视通的业务主要覆盖除有线电视网络外的IPTV、互联网电视等业务,是传统媒体的有效补充。
合
2014年3月31日,上海文广新一轮体制改革开始。此轮改革不仅是广电体系的大事,同时也是A股资本市场的大事,两大上市公司整合,千亿传媒帝国形成。
此轮改革中,原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的事业单位建制撤销,改制设立国有独资的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小文广”以国有股权划转的方式与“大文广”实施整合。在上层进行整合后,东方明珠和百视通两大原分别归属于大文广和小文广的上市公司也进入了换股合并的资本运作阶段。上市公司并购上市公司的传媒大事记拉开帷幕。
2014年9月16日,上海文广筹划百视通与东方明珠实施换股吸收合并、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文化传媒类优质资产、募集配套资金等重大事项。
2014年10月14日,百视通和东方明珠同日公告称,两公司第一大股东由广电发展变更为文广集团公司。变更后,上海文广集团分别持有百视通和东方明珠41.92%和45.24%股权,均为第一大股东。
2014年11月21日,上海文广整合大幕揭开,旗下两家上市公司百视通、东方明珠重组方案确定,通过换股吸收合并、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募集配套资金三大步骤,实现将百视通将作为上海文广集团旗下唯一的资本运作平台。
1.百视通对于东方明珠实施换股吸收合并。百视通拟以32.54元/股的价格,以新增股份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东方明珠,换股比例为3.04:1,即每1股百视通新增发行股份换取3.04股东方明珠股份。
2.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购买资产。拟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尚世影业100%股权、五岸传播100%股权、文广互动68.07%股权、东方希杰45.21%股权,拟以部分配套募集资金购买东方希杰38.94%股权。
3.募集配套资金。拟通过向十家机构定向发行股份方式募集不超过100亿元的配套资金,其中有文广投资中心、上海国和基金、招商基金、交银文化基金、中民投等。用于支付部分拟购买资产的现金对价和重组后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发展。其中,定向募集资金中有近一半将投向互联网电视业务领域。
这一波操作后,彻底解决了同业竞争问题,2015年6月19日,百视通正式更名为东方明珠,但该东方明珠已经非1994年上市的股票代码为600832的东方明珠了,而是拥有国内领先的多渠道视频集成与分发平台及丰富的文化娱乐消费资源,为用户提供丰富多元、特色鲜明的视频内容服务及一流的视频购物、文旅消费、影视剧及游戏等文娱产品的文化传媒综合上市公司。
由于原东方明珠的主营业务为广播电视传播服务、电视塔设施租赁、实业投资、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建筑装潢材料、广告设计、制作,会议及展览服务等,而百视通则主要从事“四屏”(电视、PC、手机、Pad)新媒体主营业务,大力拓展智能电视与互联网产业链,因此这一上市公司的大合并也被看作是 “台网融合”的重要举措。
截至2019年9月30日,上海文广集团直接持有东方明珠45.15%股权。
上海文广对外投资49家涉足多产业
集团资产逐步上市计划推进中
经历多轮改革,分分合合后的上海文广现在已经变为隶属于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目前其对外投资的存续公司有49家,涉及文化、广播、影视,同时兼营旅游,宾馆,演出,会展等相关产业,还拥有广播电视传统媒体和宽频电视,互动电视,移动电视,IP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
东方明珠作为上海文广旗下唯一的上市平台,未来上海文广众多的对外投资企业均有装入其中的可能性。这一资本运作计划在2014年大整合中就已开始,包括向文广集团购买从事集团内外的节目版权交易的五岸传播、负责影视内容制作的尚世影业、负责括数字付费频道内容集成、营销推广与分发、互动点播业务及专业频道节目内容的产业化运营的文广互动等。近期,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明珠实业又再次完成了购买上海文广集团持有的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100%股权的交易,股权收购对价约28,033万元,同时在股权交易完成后,将由明珠实业出资清偿文广集团前期向科影厂公司提供的借款本金4.5亿元及相应利息。
除了上海文广体系内资产及相关基金之外,上海文广集团还持有人民网0.5%股权。
结语
上海文广的改革可以说是十分令人瞩目,不仅是因为其是改革的先行者,同时也是因为其在2014年的改革中通过百视通吸收合并东方明珠,两大A股首屈一指的传媒类上市公司的整合成为了整年的大事件。
由于上海文广对于东方明珠和百视通均是绝对控股,与湖南广电虽为第一大股东,但是仅持有电广传媒百分之十几的股权不同,上海文广在进行吸收合并和资本市场整合时更加得心应手。不过相同的是,上海文广和湖南广电都是在积极推荐广电体系资产上市,上海文广的资产运作平台为东方明珠,湖南广电的则为芒果超媒。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46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