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当年的“京城四霸”有何故事?他们最后结局如何?

当年的“京城四霸”有何故事?他们最后结局如何?

关于当年“京城四霸”的传闻,他们最后结局如何?

提到中国,不得不提我们的首都北京,北京自古以来就是非常重要的地方,很多朝代的都城都选在北京,还在北京建立了雄伟的建筑,例如故宫、万里长城等,赋予北京这个城市不一样的风采跟韵味。

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也印证了它是一座历史古城。在这座城里不仅有着正面的历史故事,也发生过“负面”的历史问题。正如像今天要说的,北京城里的“京城四霸”。

粪霸

环境对于中国来说,一直都是一个严峻的问题。现在的北京,经常被雾霾笼罩,因此在治理雾霾上下足了功夫。然而在两百多年以前,那时候的北京没有被雾霾包围,但却被粪便包围过。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怎么可能被粪包围呢?你没听错,真的是被粪便包围!

紫禁城是非常宏伟的建筑,占地面积辽阔,不过让人觉得奇葩的是,紫禁城并没有厕所。据资料记载,皇上钛金三宫六院御林军上朝的文武大臣,有想上厕所的,都只能找个角落用马桶解决问题。等马桶满了,就抬出宫倒掉,根本没有厕所。

是不是不敢相信,如此气派的皇家都用此方法,那些老百姓家岂不是更糟糕!

古时候,没有下水管排污,所以怎么清理粪便是个问题。宫里有自然太监负责清理粪便,后来民间也出现了掏粪工,逐渐就形成了“粪霸”。后来,“粪霸”竟然成了一种赚钱的方式,成了有“经商头脑”人的捞金行业,最后竟然演变成“如果你自己掏了粪,就是侵犯了粪商的私有财产”。

虽然粪工的工资很低,做的也是最底层的工作,但是他们却拿粪来要挟勒索人,从中获得一笔额外的收入。难以想象,当时著名的粪商于德顺有1500亩良田,有100多套房产,银行还有存款。

直到解放战争结束之后,政府才处置了这些粪霸的首领:于德顺、刘春江、黄仁甫,也结束了粪商这个行当。

水霸

当年北京城的水质受到严重的污染,有不少河水里都飘着垃圾。因为人们生活不讲究,没有太多的环保意识,把生活中的垃圾都扔到河里,导致水质非常差。差到十井九苦,井里的水根本不能喝,这个时候“水霸”就出现了。水被污染了,甜水井自然就少了,一些有想法的人利用这点来赚钱,开始售卖水。

卖水者的家里有一两口甜水井,专门找几个水夫挑水到各家送水,然后收取费用。费用还挺高,一般按“挑”计算,水送到就要给钱;如果长期用水就按月收费。

卖水者的井就叫“水窝子”,像这些“水窝子”都有“水霸”的角色。有的时候水霸还操纵水价,遇到干旱的时候,对水夫进行恶意盘剥和压迫,并且总是想着法子涨价。有的水霸甚至还威胁人:“现在有水你可以反对涨价,到干旱时你拿钱给我,我都不会卖给你”。有的老百姓没办法,只能乖乖买水,即使是坐地起价也没办法,不买只能被威胁。

米霸

清朝中后期,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很差,有的甚至没米吃,一年也不一定能吃上几顿米饭。而在北京北城住的旗人,就不用担心没饭吃,他们有一定的钱粮,除了按月发的银子以外,还有按季度发的俸米。旗人自己做起了铺户,号称“铁杆庄稼”,依仗着皇粮做生意,自然是稳赚不赔。

有手段的铺户就会把控街道的碓房,让自己成为当地的地头蛇,也就是“铺头”。铺头为了钱,会怂恿其他旗人以粮换钱。到了季度末,还让旗人去碓房购买,然后铺头故意提高粮价,恶意破坏市场,导致旗人生活越来越贫穷,老百姓也没有粮食吃。

后来,俸粮政策取消,铺头的势力也慢慢消散。

车霸

车霸就是开洋车行的商家,分为卖洋车和出租洋车的商家,而租洋车的个人被称为“骆驼祥子”,洋车行也就是“骆驼祥子”们的老板。

当时在北京城做洋车生意的,通常是北京的土著,有一定的势力背景,各方势力多少会给他们些面子。像《骆驼祥子》里面虎妞的父亲,“仁和车场”的刘四爷就是黑白通吃的角色。

清朝中后期,清政府的腐败衍生出了各种“霸主”,他们仰仗着自己的势力,控制着当时百姓的衣食住行,为了赚钱恶意打压老百姓,让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而如今,这些“霸主”早已不存在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38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