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中职学校的学生还有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中职学校的学生还有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自古说,寒门出贵子,穷人家的孩子有出息,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逐渐发现,现在的社会,寒门更加难出贵子。

曾经有人做过调查,中国高考状元的父母百分之35都是教师,百分之40以上都是公务员,工程师,医生,律师等高薪高福利职业,而仅仅只有百分之20的状元,他们的父母是普通的工人和农民。

而这仅仅是高考,参加高考的学生,已经是被社会制度筛选过一次的人了。中国的教育体系中,淘汰率奇高的,是在初中升高中的时候,因为,普通高中的录取率是百分之50,在偏远地区更是要远远低于这个数字。

而这些当初被中考筛选下来的一大批学生,他们在完成了九年义务制的教育后,因为家境不佳,有的直接开始寻找工作;而有的则是在父母的最后期望下,去了职业中学,开始在那里继续他们人生。


那这些去职业中学的学生,是否还出人头地的机会呢?

以前的我认为,只要愿意努力,无论在哪,都是有重新焕发光彩的那一天的,直到我成为了一名职高的实习老师,我才看清中职教育真正的情况。

首先是,这些学生的家庭情况。

在走访寝室的时候,我曾和他们多数人聊过,每年的暑假他们都会去打暑假工,一般一百一天,好一点的包饭。他们表示,自己父母并不是特别愿意继续在自己的教育上花钱了,父母更希望自己能尽快去找到工作,自己养活自己,减小家里的开支。还有一部分人则透露,其实,就算在中职,如果你有钱,也是有更好的路可以选择的:有去国外的留学生计划培养。当时我听了很吃惊,表示中职学校还有这样的培养计划?回答是肯定的。后来,我也亲自去了那几个培养以后出国学生的教室看了看,人很少,不超过十个,因为学费超过了6位数。

第二点,是中职老师的教学态度。

必须先摆在前面说明的是,我认为所有的老师,在开始的时候,都是抱着极大的热情去教育这些学生的。但是,长期面对绝大部分都是消极学习的学生群体时,再好的老师也难以避免,开始被同化,开始消极教学。我听了很多课,许多老师的教学方式,只是单纯的让这些学识记忆和背诵知识点,百分百的机械灌输。在课后,我也和老师交流过,他们表示,备再完善,再精美的课件,他们也不会去学习,反而,这样的机械学习,能更好的完成学习指标,也更轻松,很少有老师再愿意吃力不讨好了。

第三点,就是环境。

这里不止学校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家庭的环境。还是第一张图,大家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教师家庭的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十分积极,至少在他们的学习成绩上,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而高薪高福利的家庭,在对于孩子教育上的投资更是舍得下,砸的开。

除了寒门出贵子,还有一句古话叫做:“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是:只有家里粮仓充足才会知道礼仪道德,只有丰衣足食了才会知晓荣誉和耻辱。正如那些中职学生说的,父母自己都经济紧张,自己都要为每日的衣食住行奔波,哪里还有多余的精力和金钱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上去?而那些同龄人正在补课,学习的时间,这些孩子就只能去打工赚钱,差距就这样一步一步的拉开拉大。


回到那个问题,出人头地到底对于中职学生难不难呢?看了上面的文章,我们肯定已经明白了,这个难度其实非常大。而且,最最关键的是,这些中职的学生,由于长期的环境影响,他们的自制力,情商,学习能力,已经早就远远不如那些从小被专业家庭教育,被大量金钱培养起来的孩子了。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也已经被定性,被定型了。不断努力,奋发向上的想法,在他们的脑海里也已经很难再浮现了。

但是,我还是想说,只要自己愿意,什么时候回头都不晚。中国还是有很多很多从中职学校出来的人才,甚至是大企业家的。只是,这条道路的坎坷,注定了踏上去的人,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努力才能到达终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1303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