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可以说是中国电影市场大丰收的一年,年初时《流浪地球》一举斩获了45亿多的票房,年中又有《哪吒:魔童降世》横空而出,年末时也有《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等电影牢牢占据着头牌。
黑马《哪吒》
不过,尽管不少人觉得这些影片是因为票房高所以才影响到国内的电影市场,但其实它们对中国电影行业发展的贡献,远远不止是几个数字那么简单。
喜剧霸榜
先来看看,如今的国产片票房排行榜前十名。
如今国产片票房榜单
从表单上可以看到两个很有意思的点。
第一,前十榜单里有4部是今年的电影,分别是第二第三的《哪吒》跟《流浪地球》,第八第九的《祖国》《中国机长》。
4部2019年的电影
第二,前十里面有3部电影是喜剧片,占了榜单的三分之一左右(榜单上将《中国机长》归类为剧情片不太恰当,这部影片应该属于灾难片才对)
三部喜剧片在前十榜单
有童鞋就说了,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全球影史票房榜里漫威4部复联都进榜了啊。
那么,我们再试试把榜单上今年的电影都去掉,2019年之前的前十榜单又是怎样的呢?
红圈的全部是2019年电影,去掉之后由蓝圈的4部电影顶上前十
从表单上可以看出,在前20名里,将所有今年的电影移除后(红圈),顶替前十榜单4个名额的分别是《羞羞的铁拳》、《前任3:再见前任》、《港囧》以及《夏洛特烦恼》。
发现什么没有?这4部电影全都是喜剧片。
然后再加上本来就在榜单的三部,也就是在2019年之前,国产片票房榜前十名里有七部都是喜剧片。
换句话说,在今年以前,喜剧片在国内可以说几乎是属于垄断式的霸榜,前十榜单都被占据了超过三分之二,其他中小型的不知名喜剧片更是数不胜数。
喜剧片垄断国内电影市场
那么问题又来了,喜剧片为何有这么大的魔力,在今年之前牢牢地坐稳在国产电影的龙头类型呢?
很受投资方青睬
在商业电影里面,喜剧片可以说是制作成本最低的,毕竟绝大多数喜剧电影都是取材于现实,以略微夸张的形式去“表演”生活的点点滴滴,不需要像奇幻片什么的加入很烧钱的特效。
从生活中孕育出来的喜剧
当然,仅仅是制作成本低,还不足以解释喜剧片当初在国内横行的原因,毕竟就像大多数人说的,中国的投资人很多都不缺钱。
除了成本低外,喜剧片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制作周期短。
也正如上面所述,喜剧片不烧特效,因此后期制作的时间很短,同时也不像动作片那样需要演员先接受一连串的训练,且大多数喜剧片故事发生的场景也就是几个城市,也不需要到处取景。
制作时间短,意味着能更快上映,投资能更快看到效果,更意味着可以大量制作。
喜剧喜剧喜剧喜剧
当然,成本再低,制作再快,但如果观众不想看,没有市场的话那也是白搭,这就不得不说好莱坞的进口大片帮了国产喜剧片一个大忙。
其实就是很简单的道理,国内但凡是要看科幻、漫改、动作等大片,绝大多数观众都会选择好莱坞,因为本身国产这几类影片产出就很低,加上在视觉效果以及制作完成度方面也不可能及得上已经非常成熟的国外影业,这也注定了这些类型片不会被投资方看好。
2019年之前,喜剧片外的类型片基本都是交给进口片解决
因此,市面上科幻等种类的“空缺”由进口片弥补上,而国产片给观众选择的基本只有剧情、喜剧等几类,这也是为何国产喜剧片在国内受众面很广的原因之一。
不是说观众就只喜欢国产喜剧片,主要是没得选择啊,市场把科幻片什么的都给好莱坞顶上,而国产产出的大多数就是喜剧,观众有的选择吗?
喜剧片那么多,观众想看国产动作片或者其他的都难啊
但不得不说,正因为观众想看国产片大多数只能选择喜剧片,因此这类电影受众面就是比较广的,加上成本低制作快,因此备受投资人青睬也不足为奇了。
类型片“霸榜”带来的不良影响
每个电影市场在发展的时候,都会经历一段“类型片垄断”的时期,这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北美的好莱坞就经历过“西部片”时代,印度的宝莱坞一度也被歌舞片完全堵住了其他类型片的发展道路。
美国西部片
中国的电影市场也是如此,而“霸榜”的类型片就是喜剧片。
事实上不论是哪种类型的电影,但凡长期霸榜又或者造成垄断,对于整个电影市场都是极其巨大的危害。
因为说到底大多数影业拍电影就是为了赚钱的,投资人把钱撒进去也不是为了做慈善的,倘若赚不了钱又或者风险太大,那对于影业跟投资人来说是得不偿失。
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会选择正在“垄断”市场的类型片,这样风险最小,但如此一来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因为有投资人的资金支持,这些电影就可以不断产出,而其他类型片要找到制作资金都不容易,生存空间被大幅度压缩甚至最终只能走向消亡。
《少年的你》在当时喜剧片霸榜的年代真不敢想象还能出来
上世纪的时候,好莱坞就曾经被西部片这种类型片完全垄断了市场,在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终于在1968年的科幻片《2001太空漫游》的打击下,才使得西部片步入消亡的道路。
《2001太空漫游》
之后好莱坞的电影市场在70~80年代开始百家齐发,比如1975年的怪兽片《大白鲨》,1977年的科幻片《星球大战》,1978年的《超人》,1979年的恐怖片《异形》,80年代更是涌现出一大批动作明星。
1979年的《异形》,当时的好莱坞可以说是百家争鸣
有意思的是,打破西部片垄断的是人们对未来的追求,也就是科幻片《2001太空漫游》,而今年在中国打响击破喜剧片垄断的第一发头炮的也是科幻片,而它叫做《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的意义
走出国门的时代
《流浪地球》打开的其实不仅仅是国产科幻片的大门,它更大的意义在于让国内很多人都意识到,除了喜剧片,我们中国人还能拍很多类型的电影。
因此,今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可以看到很多非喜剧类的好片,除了之前说过的《哪吒》等几部以外,诸如《烈火英雄》、《少年的你》又或者最近上映的《误杀》,都是不同的类型片。
《烈火英雄》也不是喜剧片
百家齐放的电影市场,才是健康的电影市场,而同样的,只有百家齐放的市场,才能将本国的电影推向世界。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受众面最广的类型片,是科幻、动作、奇幻等,中国电影倘若依然是之前被喜剧片垄断的那个情况,走出国门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喜剧片始终不是世界的主流,各个国家各地地方的文化不同,符合中国人口味的喜剧去到其他国家遇冷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反过来其他国家的喜剧片到中国遇冷也正常)
世界各地文化不同
想依靠喜剧片将本国文化推向全世界?这点连好莱坞都做不到。
美国人其实很喜欢将他们的价值观融入电影然后向全世界推广本国文化,但负起这个责任的电影往往就是不管哪个地区,哪个国家都喜欢看的科幻片,而不是受众面偏窄的喜剧片。
科幻片始终才是大头
同样道理,中国的电影要走向世界,要向全世界推广本国的文化,自然也不能依靠喜剧片,所幸的是,以今年的电影市场发展来看,还是有很多非喜剧的类型片可以在未来肩负起这个责任的。
尽管目前还是比较遥远,但中国的电影市场的确是发展的越来越好,虽然要跟好莱坞相比仍然有不少差距,但依然是可以期待的。
拭目以待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00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