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2019年,BMS的多事之秋

2019年,BMS的多事之秋


11月21日,BMS以740亿美元成功并购新基。从经历最大股东反对,到银屑病药物Otezla(apremilast)成为收购的阻碍。

曲曲折折之中,让这笔原本在2019Q3即可完成的并购,但一直延续到了11月底。

不仅如此,并购风波之下,2019年,BMS正值多事之秋!


740亿美元!一场没有退路的豪赌

转型下,举债320亿美元,BMS不断“填坑”

自2001年到2012年这11年间,BMS先后出售非制药业务,并收购多家小型生物制药公司,从而从一家多元化制药公司全面转型成生物制药公司。

在转型期间,BMS先于2001年,以78亿美元收购杜邦制药,获得处于Ⅰ期临床的抗凝血药物Eliquis(阿哌沙班)

  • 2014年之后,Eliquis销量像坐上了火箭炮,一路狂飙,一跃成为BMS的当家花旦;
  • 2018年Eliquis营收64.38亿美元,占总营收28%,略低于Opdivo。

2009年,是BMS并购史上最划时代的一年,BMS以24亿美元收购Medarex Inc,获得O药Yervoy,使得BMS在肿瘤免疫学领域“高歌猛进”。

2012年以后,BMS先后收购了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Inhibitex、肿瘤学药物公司F-star Biotechnology Limited、瑞典生物技术公司Galecto Biotech等数十家公司,收效甚微,但其产品线依旧很薄弱。

直到现在,BMS产品线称的上王牌的也只有O药Eliquis这两个。

产品管线空虚的问题实际上仍没有得到根本上的缓解。

而且,Eliquis将于2022年到专利期,而Opdivo在与K药的交锋中似乎暂时失去领先的地位。

因此,BMS亟需扩展其产品线,进行一次大并购无疑是其拓展产品线最快最有效的方式,而新基的产品管线也刚好与BMS互补。

而为了此次豪购,BMS不仅需要举债320亿美元,还要偿还新基的200亿美元债务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有人说:“BMS斥资740亿美元收购新基,就是一场没有退路的豪赌 —— 赌,新组合在未来将创造远超740亿美元的价值!并改写领域竞争格局!”

新基此刻出售,是个好价!

作为本次并购案的另外一个主角 —— 新基,单单看销售额的话,得益于Revlimid、Pomalyst/Imnovid、Otezla、Abraxane等产品的优秀表现,近五年来销售额的年均增长率维持在15%以上。

如此亮眼的业绩,却隐藏着危机,实际上,新基从两年前开始就出现了疲态。

  • 2017年9月,新基股票出现持续下跌,而此事的导火线是其治疗炎症性肠炎GED-0301(Mongersen)的两个三期临床的失败;
  • 2018年12月中旬,新基的一款最富有期待性的药物Ozanimod,在代谢产物未严格鉴定的情况下就仓促向FDA申请上市,结果被拒。这对于新基这样一家本来就在多发性硬化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公司来说,更是一个打击。
  • 最重要还是:新基最畅销的抗癌药物仍然还是Revlimid(来那度胺)将于2023年专利到期,而其目前并没有能填补这个巨大空缺的新产品面世......

在此次合并之前,新基的股价已经接近了五年来的最低点,股价暴跌35%,直接市值损失达到270亿美元之多。

而对于新基来说,给自己找个好价钱就“卖”了,似乎显得更理所应当。


豪赌之下的风波

自从消息公布,BMS股价就暴跌超13%,如此豪赌,市场却并不买账。

资本市场一时陷入深思,这场豪赌到底值不值?

重磅药即将专利过期,接手“CAR-T纠纷”

此次BMS收购新基或将成为史上第四大药厂收购案,新公司也将为第二大肿瘤药业。

合并后的公司将拥有9款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产品,包括BMS的Opdivo、Eliquis、Orencia、Sprycel、Yervoy这五款产品,以及新基的Revlimid、Pomalyst、Otezla、Abraxane这4款产品。

▲9款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产品概况

更重要的是,占新基60%以上营收的Revlimid也即将到期,BMS的算盘到底打的响不响?

另一方面,在CAR-T领域,新基一直官司不断,这也源于其在2018年,新基以90亿美元收购了Juno公司,全面布局CAR-T疗法,也连带了诺华GSK的专利纠纷。

而随着BMS的豪购,进行了大肆的专利保卫战:

  • 诺华在2017年8月就获得了FDA的批准,上市的首款CAR-T疗法Kymriah。但在其上市之前,诺华与新基发起了专利纠纷,此后一直冲突不断;
  • 近日就吉利德上市的Yescarta,BMS与其对簿公堂,尽管吉利德败诉,支付7.52亿美元,但吉利德则坚持认为BMS持有的此项专利无效以及其并没有侵犯该专利,另外,吉利德表示将通过审判后动议和潜在上诉来解决纠纷......

并购之下,全球高管调整

自今年1月,BMS宣布以740亿美元收购新基以来,BMS的人事变动就很频繁。

首先是研发管理层进行了大换血。考虑到合并后的公司肿瘤产品线组合所面临的挑战,原诺华前肿瘤学发展主管Samit Hirawat博士,接替BMS的Thomas Lynch,成为执行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官

研究和早期开发部门,则由在新基担任相同职务的Rupert Vessey管理。

在商业拓展线,新基的血液学和肿瘤学主管Nadim Ahmed将领导BMS的血液学业务;BMS全球商业运营总裁Mercier Johanna离任加入吉利德科学,并自7月1日起担任吉利德科学首席商务官。

▲原BMS全球商业运营总裁Mercier Johanna

在财务线,新基首席财务官David Elkins也将取代BMS的首席财务官兼全球业务运营执行副总裁Charlie Bancroft。


风波下,中国区的“蝴蝶效应”

BMS中国区也迎来了“离职潮”!

今年6月,BMS洲际商业负责人柏奕思(Ester Banque) 向中国区员工正式宣布,现BMS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总经理赵萍将离任中国区总经理职务,任命为全球整合策划团队顾问一职。

▲赵萍

11月19日,柏奕思向员工宣布,前GSK 中国副总裁、呼吸和 HIV 业务部负责人陈思渊于 12 月 2 日加入 BMS,就任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总经理。

▲陈思渊

而就在陈思渊正式上任的四天后,赵萍辞去BMS职务,宣布加入基石药业。

在11月21日,百时美施贵宝(BMS)宣布完成对新基的并购的当天,BMS又迎来“离职潮”,其中国多个部门负责人面临调整。

其中,将于12月底离任的部门负责人包括:

  • 现任产品战略规划部兼战略与能力部负责人 Chris Stijnen,职位由现任免疫肿瘤消化道肿瘤适应症业务负责人王颖怡接任。
  • 现任免疫肿瘤肺癌适应症市场部及战略客户团队负责人凌蕴弢。
  • 现任 BMS 中国人力资源总监杨书英。

新任命的部门负责人将于12月2日后,直接汇报给新任中国区总经理陈思渊

当然了,作为像BMS和新基这样的跨国药企,合成一家新的公司,基于新的形势下做出这种调整很正常。

其也是为了与收购新基后的新公司相匹配,而在人事的调动,则是为了更好的抢占布局市场。”

政策之下,医保挑战不断

今年年中,2019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已进入关键的评审阶段。在此期间,专家会对所有品种(剂型)进行投票,了解全国范围内的医保用药需求,并确定调入(含谈判)和调出的备选药品名单,同时也会就谈判药品名单征求相关企业意见,确认谈判意向。

在医保谈判前夕,BMS表示,“新一轮医保目录调整在即,百时美施贵宝将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与中国政府一起探讨将欧狄沃纳入医保的可能性,积极响应和参与国家医保目录谈判。”

随后,BMS强调“这是一场势在必行的医保谈判”。

甚至在谈判期间(11月13日),一度有消息称,BMS、MSD、君实、信达四家药厂已经完成了医保谈判,

但是伴随而来的则是PD-1进医保的多个版本结果。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原研药至少进一个,BMS如此诚意,还是很有希望的。

医保目录公布后,耐不住国产PD-1的降价势头,信达生物的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达伯舒)成为唯一一个进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的产品,在信达生物的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达伯舒)没有“地板价”!

超级并购下,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公司的组织架构、业务计划乃至整体风格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其实,不止是BMS,赛诺菲、GSK、诺华、安进等跨国药企在今年均有人事变动的情况,如

  • 赛诺菲首席执行官白理惟;
  • 辉瑞董事会执行主席Ian Read因退休将离任;
  • 赛诺菲全球CEO由原诺华CEO韩保罗担任
  • 诺华也迎来了新总裁Marie France Tschudin......

BMS豪赌之后结果究竟如何,只有让时间来见证!

· END ·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8884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