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世界上有两种人战斗力最为强悍,一是为民请命的书生,二是逼上梁山的草莽,当两种身份集中在一起时,他们往往迸发出惊人的战斗力,而我们则会称他们作——英雄。
2010年5月30日,墨西哥首都的改革大道上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纪念200年前为墨西哥独立而献身的革命先烈。在一辆装甲车上运载着的是墨西哥独立战争第一批领导人:何塞·玛丽亚·莫雷洛斯(Jose Maria Morelos)、维森特·格雷罗(Vicente Guerrero)、以及米格尔·伊达尔哥(Miguel Hidalgo)的遗骸。
这些遗骸意外出土于在一处地下墓穴中,它们将会被送往一处宫殿由专家进行DNA鉴定,并且对头颅进行抛光,以备2010年9月16日的国庆大典(同时也是墨西哥独立战争200年纪念日)。
阅兵仪式的尾声,英雄们的遗骨被放在了主席台上,而站在这些革命先烈遗骸旁边的,则是时任墨西哥总统的费利佩·卡尔德龙·伊诺霍萨(Felipe Calderon Hinojosa)。
200年前的墨西哥,绝不是一个好的地方。
当西班牙人踏上这片富饶的土地时,他们就从未想过将此地建设成为一个美丽的地方。
西班牙人毫无顾忌的以“天主”之名屠杀印第安人,对稍有不满的印第安人以部落为单位的屠杀,甚至连妇孺都不放过,这滔天的罪行罄竹难书。
仅仅在西班牙占领墨西哥12年后,400万印第安人就被无情的屠杀或因瘟疫而死。19世纪初期,墨西哥共生活了约600万人,其中占到总人口约80%的360万印第安人和130万混血人种几乎处于被奴役的状态。美洲大陆原来的主人,被这些号称“文明”国度来的白人冠以侮辱性的称号,“猴子人”、“黑马人”、“骡子人”,生活上陷入了极端贫困,而政治上则没有任何权利,几乎等同于奴隶。
而土生白人也被“半岛人”(即西班牙出生,仅在墨西哥暂住)歧视。尽管拥有一定的经济地位,但在政治上也受到限制,他们不能担任高级官员,只能充当中低级的官吏。“半岛人”实行贸易专卖政策,对开设工厂的土生白人征收多项苛捐杂税,对殖民地人民横征暴敛,引起了强烈的不满。
当时旅行到墨西哥的德国人洪堡曾说:“墨西哥是个极为不平等的国家。任何一个地方在财富、文化、土地耕种和人口的分配方面都没有这样惊人的差别。”
在殖民地政府和人民之间的矛盾之外,还有教会势力的存在。教会势力因为启蒙运动早已经在旧大陆失去了掌控力,但他们却在新大陆开辟了“新的市场”,用原有的中世纪神学宗教思想来奴役新大陆的人民,同时领有墨西哥降级一半以上的土地。19世纪墨西哥仍然是一个天主教会势力占有极大世俗权利的“奇怪国家”。
种种矛盾盘根错节,在这片土地上诞生新的资产阶级也成为了不可能。
墨西哥殖民领上暗流涌动,随着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的鼓舞和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机会要来了。
在此时势下,造就了一名人民英雄——墨西哥之父:米格尔·伊达尔哥。
1765年,12岁的伊达尔哥进入到当地一所耶稣教会学校读书,在这里他的老师们夹带了一些私货:来自“旧大陆”的启蒙思想。但这样的教学内容却引来了殖民地当局的强烈不满,他们用武力解散了伊达尔哥的学校,同时蛮横的宣称:“西班牙国王属下的臣民生来就应该缄默和服从,而不应该思考和或议论政府大事。”
伊达尔哥被迫前往另外的学校完成自己的学业,最终拿到了文学和神学的双硕士,成绩极为优秀,被人们称为“聪明的狐狸”。此时他大量阅读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的著作,他常常沉默寡言,谈论政治时却侃侃而谈。青年时期“为民请命”的种子就在伊达尔哥心中生根发芽。
1778年后,25岁的伊达尔哥成为神学院的教授,甚至一度成为院长。1803年,他继承了他哥哥的职位,成为了多雷洛斯地区的神甫。
常年的优渥生活并没有让他放弃对中下层百姓尤其是当地印第安人的怜悯,他仍然传播革命思想,甚至在公开场合抨击殖民地的政策,这样的行事作风让他数次受到殖民地当局的死亡威胁,但他仍然毫无畏惧。他所在的教区也被冠以“小法兰西”的美名。
不仅如此,土生白人上层也因为对殖民地的不满,而被伊达尔哥笼络,统一的爱国者战线因此组成,一些小的革命团体如火如荼的开展了起来。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又给了独立战争绝佳的机会,革命的思潮迅速传入新大陆,而原有的宗主国西班牙也在1807年被拿破仑帝国直接占领,斐迪南七世被迫退位。西班牙对殖民地的控制也空前降低。
伊达尔哥和中下层土生白人军官阿连德一道组织了社会文学社,秘密的准备武装起义,但是由于组织并不严密,很快计划就被泄露给了殖民地当局 。
1810年9月16日凌晨,惊慌失措的阿连德急忙跑去找57岁的伊达尔哥,告知计划已经被泄露的消息,伊达尔哥果断做出了一个决定。
是日,57岁的米格尔·伊达尔哥迈着矫健的步伐,敲响了教堂的钟 。而阿连德率领其他起义军将小镇上所有的军队悉数控制。
伊达尔哥把附近的印第安居民召集过来,问他们:“你们愿意自由吗?300年前,可恨的西班牙人夺取了我们的土地,你们愿意全力以赴的夺回来吗?瓜达露佩圣母万岁!暴政去死!杀光西班牙人!”
数百年来祖祖辈辈的屈辱在民众心中涌起,巨大的酸楚、愤怒在这样一个宣泄口中迸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民众们高喊“绞死这些殖民强盗!”“独立万岁!”
这就是著名的“多洛雷斯呼声”,9月16日也是墨西哥的国庆节 ,墨西哥独立战争就此开始了。
西班牙残酷的殖民统治让绝大多数民众都站到了起义军的一边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起义军就已经达到了10万人,而当时的墨西哥殖民地只有600万人,殖民地的军队只有不到1万人。
大片城市被起义军占领,人们往往箪食壶浆喜迎起义军,伊达尔哥也被拥戴为“美洲大元帅”。
尽管革命前景似乎一片大好,但无数危害革命的种子却不受控制的蔓延、生长开来。
首先,斗争策略存在严重问题。起义军纯粹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军纪涣散以致所到之处如蝗虫过境。而十万大军的给养放在封建时期的中国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在区区600万人口的墨西哥靠着正常手段完全不可能养起这么庞大的军队,于是只剩下了最后一条路:打土豪,分田地。
伊达尔哥颁布了那个年代最为激进的法令,他宣布解放原有的奴隶、废除人头税和政府垄断烟草、酿酒、火药等物品的禁令,最重要的是宣布“自本法令颁布之日起立即向非法占有印第安人村社土地的人征收迄今为止的土地税,将土地税上交国库,并将全部土地归还印第安人耕种。从即日起不许出租,本法令规定只有印第安人才有权占领这些土地”。
但这一分就出了问题,原有的土地所有者中不仅仅包括半岛人,还包括大量的土生白人地主,这些土生白人地主也有相当一部分心向独立,但在起义军的错打之下,无数人还没来得及“表忠心”,就被莫名其妙革了命,分了财,更多的土生白人大地主也不愿意拿出自己的田土分给穷苦人。
这就导致一大批土生白人直接倒向了殖民地当局,其中就包括最终实现墨西哥独立的窃国大盗伊图尔维德。在革命仍然没有取得全国范围内的成功时,贸然采用如此激进的土地政策,注定该政策只能是一纸空文。
其次,组织内部也存在分裂。首当其冲的是统一战线的问题,土生白人的政治纲领和伊达尔哥所代表的中下层百姓几乎完全不同。土生白人认为,可以趁此机会和殖民地当局和平谈判,争取自治权;而伊达尔哥希望墨西哥成为一个和法国一样的人民共和国。而此时起义军内部的主要高级领导几乎都由土生白人担当,内部的分歧过于严重,导致起义军内部对革命的前途和目标没有统一,造成很大损失。
在统一战线岌岌可危的状况下,伊达尔哥提出“美洲人”的民族概念,在这样的旗帜下重新团结起义队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无法改变大量土生白人大地主和起义军的分歧。1811年,殖民地当局颁布法令,允许和鼓励土白地主组织一定规模的“民团”,即地主武装。
由于无法短期内解决起义军的补给问题,大批起义军叛逃回了原有的地主充当打手,反倒让代表人民的起义军陷入了“地主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去。
于是乎,像阿连德一样的有识之士提出,不应该再维持一支这么庞大的起义军,而应当精兵简政,以小规模的精锐军来替代,伊达尔哥和阿连德陷入到内部的政治斗争去,阿连德篡夺了大元帅的位置,最终两人分道扬镳。
伊达尔哥失望的离去,离去的途中遭到小人的背叛,被殖民地当局逮捕。最终,伊达尔哥被墨西哥宗教审判所审判,并且处以死刑。在处刑台上,他放声大吼:“你们将遗臭万年,而我将要流芳百世!
而阿连德同样也被殖民地当局抓捕处以死刑。他们的遗骸尸首分离,首级被殖民地当局悬挂在城门十年之久,十年后才被革命军拿起收敛,直到200年后才被后人发现其埋骨之地。
革命之出的双子星陨落,但新的将星将带着人民的希望,重新奋战。
莫雷洛斯
新生的将星就是莫雷洛斯,他本是一个贫穷教区的教士,深谙民间疾苦。革命开始后加入起义军,展现了极高的军事才能。他秉承阿连德的军事思想,组建了一支2000人的精锐武装,和正规军进行游击战,连战连胜,殖民地的正规军事武装不断被消耗,在短短的1年时间里,起义军占领了墨西哥将近一半的领土。
1813年,莫雷洛斯召开了墨西哥国民代表会议,并被推举为最高的革命军统帅,成立了正式的临时政府,并通过了《墨西哥独立宣言》。
但莫雷洛斯并没有改变伊达尔哥激进的土地政策,在会议上提交的名为《民族意识》的报告中,仍然将“没收西班牙殖民者、教会和土生白人大地主的土地和财产”列在了重要位置。尽管这从法律上给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混血人种和印第安人极大的精神和物质鼓舞,但是原有的封建势力和殖民帝国主义势力力量一旦增强,起义军将会陷入到极其危险的境地。
1814年-1815年,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拿破仑在滑铁卢一战兵败,帝国瞬间崩塌,欧洲封建势力卷土重来。西班牙的费迪南七世也复辟,他给了墨西哥殖民地巨大的军事增员,让墨西哥革命政府遭遇到了空前的军事压力,独立军的军力只剩下不到1万人,而殖民地政府的军队达到了8万人之多。
1815年11月5日,莫雷洛斯在护送临时政府的途中兵败被俘,被殖民地政府残忍的杀害。革命就此中断了将近5年的时光,而5年后再起的,竟是一位窃国大盗:伊图尔维德。
伊图尔维德
土生白人出身的伊图尔维德曾经为殖民地政府工作,手头上沾满了革命军的鲜血,他的斗争策略其实只有两个字:妥协。
向革命军妥协,宣布保证任何种族的人都可以在政府任职。
向殖民地政府妥协,宣布将来的政府是一个君主立宪政府,奉西班牙王室为尊,但要求墨西哥是一个独立国家,保证所有人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向教会势力妥协,保证目前所有神职人员的权益。
1821年,他带着“三保证”军进驻墨西哥,得到了所有阶层一定程度上的拥护,墨西哥殖民政府也只能承认局势失控,被迫的使得墨西哥独立。
但是妥协的结果也是灾难性的,向所有阶层妥协意味着原有的阶级矛盾只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但没有得到最终的解决。
由于土生白人仍然是封建势力的代表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使得资产阶级力量在墨西哥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寄生在大地产制上的军人政治,又不断的给墨西哥带来混乱。
尽管墨西哥在十九世纪上半叶就已经取得了独立,但墨西哥都和两次工业革命失之交臂,使得墨西哥长期以来成为了世界上的落后国家,美国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崛起后,就对这个邻居展开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全方位侵略,造成了“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的国家悲剧。
这一切的一切,都和墨西哥独立战争期间,土生白人地主阶级取代原有的资产阶级而建立新国家有关。伊图尔维德也成为了“袁世凯”似的窃国大盗,1824年大开历史倒车自立为帝,不到一年就被赶下了“皇位”。他一方面让国家取得了进步,但另外一方面是封建势力的代表,使得封建势力长期在新生的国家中残存,严重阻碍近代化。
伊达尔哥出身富贵,衣食无忧,却仍然选择为人民解放、民族幸福而奋斗,着实令人敬佩。
这个世界永远不缺乏像伊达尔哥这样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在理想的道路上不断跌倒,最终也可能没有一个好的结果,但他们从未轻言放弃,为民族的解放、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懈努力。
这些人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模范。
参考资料:
CNN Wire Staff:Remains exhumed for Mexico's bicentennial
John Ross : An Uprising of Bones in Mexico
王春良《“墨西哥独立之父”米格尔·伊达尔哥》
李祥《试论伊达尔戈的独立思想》
喻继如《十九世纪初墨西哥独立战争》
张家唐 乔明顺《墨西哥独立战争剖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86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