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对深化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新教学应运而生。
语文大单元整体设计的新教学,既是对2017年版《高中课程标准》要求的现实回应,更是突破现实语文教学的瓶颈,使学生能够积极、充分、灵活地建构知识,学以致用,获得人格的健全和精神的成长的有效途径。
因此我们说,语文大单元整体设计的新教学,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场有意义学习的体验之旅,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智慧之旅。”
- 本文根据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常州市首批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常州市教育领军人物、常州市首批特级校长岳亚军,在2019年12月12日,由宜兴市教育局主办、上海现代新课程研究发展中心担任学术指导、现代课程网协办、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和宜兴市实验中学承办的宜兴市初中语文新教学观摩研讨会上,就“‘梳理与探究’单元的设计和实践”的主题发言实录。
上午江跃老师的观摩课,上的是《新课程资源系列 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学与教指南 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的内容,突破口是“伟大的悲剧”。
很多老师在单篇课文教学时都讲过“伟大的悲剧”,那么课文标题的中心词是哪一个——“伟大”还是“悲剧”?很遗憾。很多老师上的是“伟大”,不是“悲剧”。
当然,优秀老师既上出“伟大”,也明白什么是“悲剧”。问题是探险中死十几个人是悲剧吗?可能是悲剧,但我们在长征路上死了那么多人,这是悲剧吗?显然不是,大家都说长征很伟大,为什么我们不说它是悲剧?而探险队也成功抵达南极,为何是悲剧?这些问题就是新教学要探究的真实情境问题。
下午朱苏兰老师上了一堂观摩课。与江跃老师的课堂对比,大家更喜欢哪一堂?
大家的观点肯定各不相同,但对大单元的教学理念都是非常认同的。任何教学改革,不管成不成功,都比一成不变要好。我们更应该清楚,没有一种新的形态一出现就会被轻易接受,就像要农民接受新的耕种方式一样,只有看到别人运用这种方式获得了高产量,他们才乐意接受这种方式。
新教学理念可以被马上接受,但新教学的行为因为还没有可视的成效,暂时的不信任完全可以理解,况且没有一堂课是完美的,任何课堂都有遗憾,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它的研究价值。我相信老师都会同意我的观点。
听了两位老师现场对两堂观摩课的评价,我捕捉到一个信息:老师们总觉得学生学得不扎实,今后怎么应付考试?我用这个教学,能提高我的成绩吗?老师要接受新教学,一定要迈过这个坎。
商业上有句话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同样,我们老师爱分,也要取之有道。那么在实践中哪种方法更有利于学生获得高分?商业还有一句话:千万不能为富不仁,教育也得强调不能为分不仁。所以我想,今天的老师特别需要观念的转型。
核心素养来临的时候,老师你准备好了吗?如果你担心用大单元设计的新教学会影响学生成绩,朱苏兰老师取得的成绩也许可以打消你的疑虑。
朱老师在新教学项目组两年多,已用大单元教学送走了两届初三学生。刚开始使用新教学时,学校原本是让她带一个“死马当活马医”的班级。朱老师在介绍这个班级教学的同时也向学校提出了配备平板电脑供学生开放使用的要求。
两届学生的语文成绩开始都是年级最后两名,但朱老师用大单元教学不到期末,在期中考试两个班的语文平均成绩就考到年级第一第二。中考成绩出来,语文平均成绩仍然考全年级第一名。
都说实践出真知,朱老师取得的效果,也让她对新教学从一开始的质疑者变成了坚定的实践者。其实运用大单元教学教出好成绩的不仅是朱老师一位。在我们学校,一位叫陶莹的老师也用这种方式教学。现在她带了一个学期,两个班的平均成绩就超过了其它平行班级将近10分。
还有高红老师,她的学校是新闸中学。这所学校属于城乡结合部,基本全是外来的孩子,课堂教学一直是学校老师很头疼的事。但新闸中学运用大单元新教学模式后,不仅学生语文成绩大幅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也进步明显,给老师带来了无限惊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85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