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苏宁打法升级,开放力度罕见,震动零售业

苏宁打法升级,开放力度罕见,震动零售业


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


文|市井财经专栏作家 阳春

12月16日-17日,苏宁召开2020年度工作部署会。

在会上,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透露了明年几个重要的发力点:一,继续稳健投入,加大智慧零售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以服务用户为中心的零售场景迭代、服务能力升级以及新业务和新市场的拓展;二,明确两大业务导向“开放从1到N,聚合从N到1”,深化全场景发展,加大资源能力的开放与输出。这次工作部署会上,张近东多次提到 “开放”。

苏宁如今面临的机会,可以看做是过去几年扎实发展的“回报”:苏宁智慧零售全场景布局已经完成、国家对零售行业发展有利的政策导向、零售行业正在迎来更多样化的变革。尤其是2019年以来,苏宁相继完成了对万达百货和家乐福中国的收购,聚焦社区市场的苏宁小店和县镇市场的苏宁零售云店也完成了大规模布局,全场景、全渠道的战略布局成型。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当一家公司达到一定体量之后,只有通过开放扩大规模,才能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张近东将“开放”列为明年的重点工作,这将不仅是苏宁打法升级的信号,对整个零售行业也将带来震动。

苏宁的开放,是场景升级的开放

首先要明确的是,苏宁是一家有开放基因的企业,也从没有停下开放的脚步。像一直坚持的“聚焦零售、同心多圆”就是一种开放的战略观。

本次工作部署会提到“开放从1到N,聚合从N到1”,实际上是把开放拔高到一个新的位置,同时又与过去战略一脉相承。

从1到N是指苏宁以零售为核心,发展多渠道、多端口,全场景、全品类,依托苏宁供应链体系和互联网转型期间积累的技术优势,聚焦开放,实现零售核心能力和资源的输出,赋能行业与社会。从N到1是指旗下所有场景的打通与供应链的整合,聚合到互联网平台,聚焦零售本质,为消费提供聚合多元服务。

听着有点拗口,怎么理解呢?

第一层意思,苏宁的开放、聚合是基于场景来展开。2019年以来,苏宁相继完成了对于万达百货和家乐福中国的收购,聚焦社区市场的苏宁小店和县镇市场的苏宁零售云店也完成了大规模布局,全场景、全渠道的战略成型。如何把场景之间的逻辑打通,如何让智能供应链发挥作用——用户想要的商品能不能快速的获取?用户要的商品能不能传递给制造商,能不能制造出来?这些,都是需要更深层次的开放姿态来连接生态伙伴,以及更加高效的聚合来完成效率提升。

第二层意思,苏宁的开放和聚合是基于消费分级的大趋势展开的。张近东认为,零售行业正在迎来更多样化的变革,随着农村市场的崛起、中等收入人群规模的不断扩大,消费分级的现象愈加明显,而这将进一步推动服务业态的升级以及新渠道的涌现,“未来谁能更有效的满足和匹配各层次的消费需求,谁就能获得成功。”从本质上讲,消费分级也是对场景的延伸。场景延伸之后,需要更多本地经验丰富的“店主”共同参与。

过去,由于场景制约,很多的消费需求没有被挖掘出来,而在智慧零售下,场景极大丰富,激发出更多的消费需求,不同的人群都在实现消费升级。以苏宁过去两年最成功的开放产品零售云为例,在下沉市场上,苏宁通过自身能力的开放和输出,在乡村振兴宏观政策指引下,实现了苏宁能力赋能的增长。

苏宁变大,也变轻了

过去10年,苏宁从卖电器的,升级为全品类零售商,再升级为线上线下全场景、全平台的“亚马逊+沃尔玛”,到今天成为输出零售能力的服务商。过去是自己卖出一台台空调、洗衣机给顾客来挣钱,现在是通过光纤把信息流分享给商家,和商家一起挣钱。苏宁的大脑变得越来越精密,但身体越来越“轻”。

只有越来越“轻”,才能更贴近消费者。能不能通过“零售云-小店”的网络,从社区及县镇等下沉市场维度,为业务寻找增量空间,打造跟消费者更近、更快、更有温度的生态圈,是苏宁新十年从消费互联网跨越到产业互联网的重要一步。

在苏宁新的组织架构中,苏宁小店、苏宁零售云独立成为子集团,发展定位不言而喻。在“零售云-小店”网络中,依托苏宁的品牌、供应链、技术、物流、金融等全价值链资源开放给县镇创业者。截至目前零售云店突破5000家,成为苏宁深耕“三农”市场、服务乡村振兴的主力产品。另外,苏宁小店、苏宁广场等也将创新运营模式,加大资源输出力度。未来苏宁小店与家乐福供应链逐步融合,将打造成为商品丰富、服务优质、网点密布的社区生活平台。围绕着苏宁的线上线下,形成对周边各类人群的立体覆盖。

对于供应商来说,面对越来越多元的消费者需求、越来越多元的消费场景,“零售云-小店”网络够让它更多触达到消费者,引导生产制造,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使得全产业的价值链实现最大化。

在苏宁前期的布局中,不管是线上零售、小店、零售云还是智慧供应链改造,通过这些产业互联的逻辑去实现触达消费者,不仅使越来越多的生意伙伴做好生意,同时也能将场景布得更密集。

从长远看,等这些开放业务形成规模,将创造新的利润点。苏宁易购2019年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包括平台服务收入、代理劳务收入等在内的其他收入达10.34亿元,同比增长24.8%,是除小家电等产品和金融服务业务之外,增速最快的业务。而且,苏宁各项运营费用在销售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连年下降,规模经济效益显现,营业利润率从2016年的0.001%上升到2018年5.58%。

当企业做到一定的积累之后,原有商业模型运行到一定的阶段,只有通过更大的规模,更深层的开放来突破原有的规模和经济体循环,才可创造更大的价值。这次提前启动的苏宁工作部署会,可以说是为更大的目标而准备的:2020年,既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苏宁第三个十年的收官冲刺之年,无论是对国家还是苏宁自身,“开放”都具有不一样的意义。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市井财经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8392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