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中央首次表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地方调控频率或将加快

中央首次表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地方调控频率或将加快

时代周报记者:谢中秀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其中对房地产工作定调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根据国君宏观团队梳理,相比以往长效机制、因城施策、房住不炒的提法,这是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及“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国仕英表示,该提法就房地产在经济刺激中的作用进行定调,回应了当前经济形势下社会舆论中有所升温的房地产刺激论调,击破了房地产调控放松的幻想。

对于下半年的楼市走向,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中央政治局的定调意味着,房地产调控的总体方向不会因经济环境变化而改变,楼市出现过热的机率极小。

重申“房住不炒 ”,掐灭“刺激论”

对于当前内外需求走弱压力加大的现实情况,市场对宏观政策特别是房地产调控政策进一步趋于宽松的预期加强。甚至有言论称,房地产很可能将加大刺激力度。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450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3%,同比2018年下跌0.5个百分点。从“三架马车”的情况来看,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4%,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增长5.8%,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9%。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GDP6.3%的增速为完成全年目标提供了比较好的基础。国内经济有下行压力,但平稳运行的基本面不会变。

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指出,以往一般认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房地产会是一个很好的工具,用来稳经济、拉动经济增长。

数据显示,房地产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拉动经济的作用巨大。

恒大研究院统计指出,2018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6%,房地产对上下游相关行业增加值的拉动占GDP的比重为9.2%,二者合计占比高达15.8%;2018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8.6%,形成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占支出法GDP的比重为5.9%;2018年房地产带动的家电、家具、建筑装潢材料等住房相关消费占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0.0%;2018年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相关税收占政府综合财力(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的比重为35.3%。

“但房地产市场只要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也能对经济起到一定的稳固作用,对中国经济形成有益影响。”郭毅称。

郭毅还进一步表示,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的定调重提了“房住不炒“长效机制,掐灭了市场上的“刺激论”,明确表示房地产不会迎来大规模刺激或政策放松。

但从中长期来看,房地产调控是否仍有可能放松?

郭毅对此做出了否定的回答。“‘短期’意味着房地产调控要谋长远,让房地产保持稳定的增长,从而对经济起到更加长远健康的支撑。”

因城施策,各地政策出台频率或加快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六个月,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持续呈负增长,其中3月跌幅有所收窄,一些地方出现了“小阳春”抬头的迹象,但4月起跌幅再次扩大。今年1-2月、1-3月、1-4月、1-5月、1-6月,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分别为-3.6%、-0.9%、-0.3%、-1.6%、-1.8%。

整体来看,房地产市场仍旧面临着一定的压力,个别城市甚至出现了限购松绑“一日游”的现象。

空白创始人杨现领分析指出,当前我国无论是房价水平还是杠杆水平,都已接近阶段性的极限高位,进一步放松政策的风险远大于收益。

根据近期媒体统计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厦门、成都、保定、中山、威海等一二三线共29座城市的居民资金杠杆率。数据显示,有8座城市超过了100%,分别是厦门、深圳、杭州、南京、合肥、珠海、苏州和广州。其中,厦门的居民资金杠杆率高达172.2%,深圳以144.4%位居第二,杭州以136.7%位居第三。

对此,监管部门始终要求银行要实施差异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今年早些时候,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表示,对于解决住房困难和改善住房条件的,要继续给予相应贷款支持;对于用来投资甚至是投机和炒卖的,要实行更严格的贷款标准,有的可能要提高首付比例,有的要调整利率的风险定价,有的甚至不能给予贷款支持。

国仕英则分析指出:“预计未来地方政府在房地产政策选择上更加审慎,对市场波动更加敏感,政策出台的频率和力度都有可能会加强。”

今年上半年,在因城施策的调控思路下,房地产市场正进入新一轮调整周期,其中,楼市调控的松紧变换在二三线城市表现得更为突出。“过热的市场要政策调控进行降温,市场下行压力较大的城市也会适度微调。”郭毅判断。

对于房地产的后市走向,郭毅认为,总体发展格局将保持不变。但对于房企来说,“面对房地产领域资金压力、库存压力和销售压力‘三大压力’,政策并不打算松绑,预计房企将迎来较大压力,未来降价促销或成营销策略、开发投资也将迎来拐点。”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488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