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关于“幼小衔接”,你想了解的那些,都在这里...

关于“幼小衔接”,你想了解的那些,都在这里...

孩子入园仅仅是根据他的生日吗?

换牙是孩子唯一能上学的标准?

怎样观察孩子是否做好了入学准备?

7岁前孩子最主要的发展是什么?

关于幼小衔接,你想了解的那些,都在这里。

怎样观察孩子是否做好了入学准备?

Rudolf Steiner一再强调一个孩子是否做好了入学准备,取决于他的以太体的诞生,而并非仅凭借生日来判断。

0-7岁的孩子是在发展自己的物质身体和内在器官。我们其实可以通过一些身体的信号来判断孩子以太体的诞生:

1、是否开始长恒牙

很多内科医生都确认恒牙的生长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孩子以太体的诞生。因为乳牙的脱落一般都早于恒牙的萌生,所以仅通过乳牙的脱落来判断是一种不完全,不成熟的方式。

2、乳牙的脱落

3、四肢的长度和头的大小的关系

孩子举起一侧手臂时,应该可以在不需要侧头的情况下就轻松的盖过头顶,摸到自己另一侧的耳朵。理想的情况是手肘弯曲成90度角而不是孩子需要倾斜他的头到手肘的弯曲处。

4、面部轮廓清晰,婴儿肥逐渐消失

5、脊椎开始出现S型曲线

肋骨龙明显从腹部区域分离出来。孩子长高,并且看上去是向高的方向伸展了。

6、孩子的脚出现明显的足弓

身体只是一方面,孩子的心灵,精神是否做好了准备也同样重要。

在你发现孩子的一些身体变化的同时,你也会看到他们在记忆力,想象力,社交互动,语言表达,情绪和绘画方面的变化。

当我们开始去观察孩子们在这些方面的变化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时刻提醒自己,我们并不是在给他们是否做好准备入学来进行“质量评测”。

然而,我们是要去观察孩子与这个世界交流的方式,姿态和相互的作用。

孩子由内而外的发展怎样?

孩子怎么对这个世界做出回应?

从孩子的经验来看,他在这个世界是怎样的?

随着孩子的自信和能力的增长,他/她准备好去面对这个世界了吗?

1、记忆力

孩子记忆的通道已经从需要外部的提醒或者环境的触发变为由自己的意愿决定。孩子可以主动去激活TA的记忆,而不需要外界的帮助了。

2、想象力

孩子玩儿的动力开始来源于自身的积极性和TA脑海里的画面,他们开始主动的因果思考。

也就是说,成熟的孩子会首先有个想法在自己的脑海里,然后利用周围的环境来聚集TA需要的道具,去实现自己的玩儿法。他们应该不需要特定的玩具,而在任何环境都能去实现自己设计的游戏了。

3、社交

孩子的社交技能已经可以应对一组人而并非一对一,可以学会把自己的兴趣和别人的兴趣相协调,并且全神关注地倾听。

这一阶段,孩子已经可以去听老师在说什么,而不是着急去进行模仿了。

4、语言表达

押韵的和变换节拍的对话或者歌曲。大些的幼儿园孩子需要跟随老师读诗或者唱歌,他们会有时慢而有时快,并不能完全和老师的节凑吻合。

准备好入学的孩子已经可以在没有老师的带领下完成对话或是讲演。它可以清晰地唱出,发出所有的声音,复述故事里完整的句子,在对话中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5、情感、行为的成熟

孩子表现出可以将自己的渴望和冲动放到一边,而去尊重团队的需要的能力。

6、绘画

自由的绘画是孩子的一种表达。成熟的孩子的画应该是有根的,他们所画的东西不再漂浮在空中,他们意识到上/下和左/右的对称性。

7、感知能力

他们应该表现出对几何形状的感知,并且可以画出例如正方形,对角线等等。

从儿童发展规律看孩子入学

施泰纳关于人的研究有很多层面,我们要知道孩子的发展处于哪个阶段。我们已经知道willing(意志)、feeling(情感)、thinking(思考)与我们的身体发展相连,willing(意志)与我们的物质体相连,来做事情。

我们的四体:

I 自我

Astral body 星芒体

Life body 生命体(以太体)

Physical body 物质体

生命体与我们的物质体相连,保持我们的物质体是活着的,星芒体承载着我们的情感,另外一个是自我。

古时候人看自己的观点跟我们现在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已经失去了对其他三体的观察,只把自己当作物质体来对待,施坦纳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图景带给我们,进一步发展。

人有意志的存在,有情感的存在,同时也是有思考。

要想了解孩子,我们必须知道孩子在哪一个阶段,不是所有的阶段都同时发展。

孩子出生的时候是物质体出生了,在此之前他也是有生命的,在妈妈的子宫里发展。我们知道我们有4体,所以不是一个出生,我们都要经历4次出生,一直到21岁,相当于在孩子的周围,还有更多的子宫。

不同的体的出生在时间上是不同的有顺序的:

以太体是在孩子7岁左右出生;

星芒体在14岁左右出生;

自我是在21岁左右出生。

从出生的瞬间到7岁,孩子的以太体在发展,当以太体出生时(第二次出生),孩子就可以上小学了。

7-14岁,8年的中小学,老师的任务是协助孩子的情感发展,老师要用艺术的方式来上课。

14-21岁,自我体发展,清晰的思维发展,思考力发展,以理解7-14岁都学了些什么。

星芒体出生(第三次出生)之后,自我体才可以发展,孩子可以理解概念,清晰思考。21岁也不知最终的结局,我们还有很多次的出生。

主班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在7-14岁,即第二次和第三次出生之间。


头七年是非常重要的,孩子是个完全的感觉器官。孩子在子宫里面怎么长大,与宽广的宇宙有关,我们不去关注这个。

孩子出生以后,我们要倍加关注孩子怎么健康成长,孩子是个完全的感官,外界的一切都直接进入孩子的身体,塑造孩子的身体器官,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

0-7岁,环境应该充满了节律,让孩子健康成长。

我们的环境要尊重孩子十分敏感的器官,四周充满了一些美丽的色彩,只需一些天然材质的东西,与大自然很好地联结,让孩子开发很好的“气”。

因为如果有很强壮的气,他们的身体是健康的;周围很多的东西侵犯着我们的器官,让我们的气变得很弱。

现代的孩子到了上学的时候,很难看到真正健康的孩子,我们经常看到很警觉的孩子,过早教孩子太多的知识,我们是错误利用了他的“气”,当一个孩子过早清醒,5岁上学,他的器官会比较弱不足以支撑他一生的成长。

头七年孩子有一种梦幻的状态,逐渐醒过来。园丁是不会摘取没有成熟的果子,他会给果子更多的时间去成熟,遗憾的是大部分的孩子在头7年都没有时间去成熟,相当于第二个子宫,以太体的子宫是破裂的,孩子有可能身体不很健康,注意力有问题,与其他孩子的交往也有问题。

头7年物质器官怎么发展,会伴随他一生。

受伤的孩子老师可以提供一个环境让孩子可以疗伤,也许不会治愈,老师和家长的目标在开始的3-5年,不应该是让孩子学更多的东西,不管教什么科目,提供一个改变的可能,开始的3-4年是为将来打基础,教学的手段十分重要,老师的任务是给孩子一个有节律的环境。

从幼儿园到小学有的阶段,有些孩子不是很快乐,孩子身上发生了很多的转化(相当于人体的又一次出生,每一次出生都要经历痛苦的阶段),以太体对物质体的塑造的任务到这个阶段已经告一段落,以太体做的最后一件事情就是帮助孩子换牙,从母亲那里继承的物质体,到了上小学的时候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换牙不是唯一能上学的标准,看一个孩子是否准备好了上学,我们还要看其他的方面。

中国的孩子上学太早了,会给孩子未来带来麻烦,给其他的孩子和老师也会带来麻烦。所以我们真的要谨慎看待孩子是否准备好了上小学了,还是需要在幼儿园多呆一年。

精彩问答环节

1、孩子7岁还没上学,在幼儿园显得无聊,上学晚了是不是也不好呢?

老师:这很正常,需要老师给与适当的引导,给些适合的工作。孩子有想学习的愿望这很好,但是不意味着要把他放到一年级的教室里面去学习。

2、孩子换牙早,5岁多,是说他已经到了以太体结束发展的阶段了么?

老师:现在的孩子过早接受他们不该接受的东西,换牙早也不意味着是健康的,孩子在社交上还没有成熟到可以上学,不光要看物质体的变化,还要看情绪意志力和思考方面起的变化。教程安排是按照成熟的孩子设计的。

3、为什么说以太体在7岁才出生?孩子出生的时候以太体就是存在着的,难道说他发展以后才算是出生么?

老师:小婴儿出生的时候,有很小的以太体,孩子需要去成长,那么以太体从哪里来呢?我们从外界吸收而来,我们从颜色吸入,从其他人身上吸入,我们甚至从大自然中接受这种以太体。

在最初中孩子在子宫的物质身体里面,人类的孩子不象动物,动物刚出生就可以吃、走、动。人类的孩子需要有很好的氛围来成长,提供了什么样的食物、什么样的玩具和环境都会作用于孩子的物质身体。

人体的子宫是物质体的生长环境,家庭氛围是以太体的子宫。

食物、玩具、情绪这些都进入孩子的物质身体,孩子不象成人可以对接收到的信息可以思考,而孩子是完全吸收进来,不在头脑思考,所以孩子生长的环境充满了爱非常重要。

需要在孩子的周围建立起快乐氛围的以太体帮助他健康成长。当孩子准备好去学校的时候,就会有另一种出生。

孩子们在这个时期孩子会觉得很无聊很沮丧,老师和家长可以创造出一种理解的空间。

0-7岁的时候想象力需要物质的载体,比如需要一块木头想象成小汽车,想象力与物体或者特定的活动联系在一起。7-14岁,不需要任何工具让他们记起事情,他可以记住故事,重复故事。

4、我们需要做什么才能观察到孩子的变化过程呢?

老师:我们可以观察孩子的行为,同时可以观察孩子物质身体的成长。刚出生时,孩子的头和身体的比例是1:4,到了准备好上学的时候1:6,成人是1:8。孩子会有腰的出现,这些都是身体的成长。

还可以通过孩子的画看出变化:孩子的画中会有天和地分开来,之前是没有的,准备好上学的孩子,会画出三角形房子,房子很稳,建造在地上,有门,门上有门把,如果房子没有门,或者门上没有门把,这些都是告诉你一些信息,也许房子会有两个窗户,包括窗帘,有时候会有一个小孩儿通过窗户向外看,如果这个孩子很阳光,也许会从房子的三角形中再开一个窗户,通常有烟囱冒着烟,太阳闪耀着光芒,嘴巴在笑,地上会有小花,有时候会有对称,在之前不会出现这样的对称。

画树,每个孩子都画得不一样,观察一下树是不是足够粗壮,有没有树根,树干、树冠以及比例、树上有没有长果子等等。

如果孩子没有准备好,那么可能不会有地,也许会有天空,画出来的人还并没有站在地上还飘浮在空中,也许会画货车,一节连着一节,这可能代表孩子更换牙齿,这些都是给大家看到的图景和想法,都需要我们更深入学习。

5、如何知道孩子过早结束了梦幻时期?

老师:观察一下孩子是不是特别警觉,不能倾听故事,无法进入和专注于游戏。这些都是跟着孩子的感知能力连接在一起,孩子没有很好发展出来感知能力。

6、如何帮助认知早,想象力被破坏的孩子?

老师:让孩子玩儿,这是唯一的最好的方法弥补学龄前阶段缺失了的。

给孩子有意义的事情做,清洁、做饭、保持愉快地做,不是我要教孩子所以我来做这些事情。

如果他愿意可以让他来帮你,可以像你一样揉面,创造一个氛围,让这个氛围中不要总围绕着手机和电脑,孩子坐在电脑面前就会缺失很多运动,他唯一运动的就是他的眼球,不在电脑前的时候就会乱动,重现他在电脑中看到的。

如果可以,有个花园,自己种一些植物和蔬菜,孩子如果想帮忙就让他来帮忙,如果他不愿意就让他在旁边玩儿。小孩子只是模仿事情本身,不需要知道具体的含义这是他长大以后的事情。

7、零花钱什么时间给孩子合适?

三年级学习数学的时候可以给,老师觉得幼儿园的孩子以及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不需要零花钱。

8、男孩子,智力发展快于其他,但是对肢体运动不感兴趣,如何帮助这样的孩子?

老师:数学题做得快,意志和情感比较薄弱,需要发展这两块去平衡智力的发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4804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