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针疗法能给皮部以弱而长时间的刺激,调整经络脏腑功能,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埋针疗法是以特制的小型针具固定于腧穴的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埋藏的一种方法。又称皮内针疗法。埋针疗法能给皮部以弱而长时间的刺激,调整脏腑功能,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埋针疗法常用于需久留针的慢性顽固性疾病和经常发作的疼痛性疾病,如头痛、痛经、遗尿、失眠、高血压、哮喘等。
埋针治疗方法:
①针具
有颗粒型 ( 麦粒型)和揿针型 (图钉型)。颗粒型 (麦粒型)一般针长约1厘米,针柄形似麦粒或呈环形,针身与针柄成一直线。揿针型 ( 图钉型 ),针身长约 0.2~0.3 厘米,针柄呈环形,针身与针柄呈垂直状。
②操作方法
皮内针、镊子和埋刺部皮肤严密消毒后,就可进行针刺。颗粒型皮内针,用镊子夹住针身,沿皮横刺入皮内,针身埋入皮内0.5~1厘米,然后用胶布将留在皮外的针柄固定。揿针型皮内针,用镊子夹住针圈,将针尖对准穴位刺入,使环状针柄平整地留在皮肤上,用胶布固定,此针多用于耳穴。
③疗程
热天一般留置1~2天;冷天可留置3~7天,留置期间,每隔 4 小时左右用手按压埋针处 1~ 2分钟,以加强刺激、增加疗效。但对关节、胸腹部位不宜埋针;出现异常情况应停止留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14638.html
赞 (4)
打赏 微信扫一扫
适当运动能让糖尿病患者获益,记得遵守3个原则,可以告诉身边人
« 上一篇2019-12-22 23:51:50
冬至到了,但糖尿病患者也能吃饺子吗?怎么吃对血糖影响小?
下一篇 »2019-12-23 10: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