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孩子“注意不集中”成因太复杂,不要过早贴标签,也不要畏疾忌医

孩子“注意不集中”成因太复杂,不要过早贴标签,也不要畏疾忌医

因为一年级的儿子上课注意力的问题,语文、数学老师轮番找我反应:眼睛不看黑板、上课总是和同学说话、太容易被别的声音影响、做题目特别特别慢、咬铅笔头笔袋、不停的玩尺子…

找得次数多了,我真的也开始怀疑:我的孩子是不是有问题?是某些缺陷吗?还是心理因素?我应该如何帮助幼小的他?

但当我把这些困扰说给周围带着孩子的朋友听,他们的反应分别为了两个极端:

  • 是你太焦虑了,瞎操心,小孩子不都是这样的?你要相信你的孩子正常的很!
  • 那是你的养育方式出了问题!孩子所有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的结果。

前者让我盲目相信自己的孩子不会有问题、让我不要扩大焦虑,可这样盲目自信也很危险,如果孩子真的有问题,可能会错过最佳治疗期。

后者又把一切问题都责怪于父母,特别是对母亲,让人觉得压力重重,这种归因有些绝对,也让问题孩子的父母更加陷入自责。

养娃就是升级打怪了,

你的装备也要随时提升。

还好,我有国家二级咨询师资格证书护体,不会盲目相信任何一方,而是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 去三甲医院检查儿童心理门诊
  • 寻找注意力训练的课程并比较
  • 与心理老师坦诚交流分析

我们的评测报告之一


医生说,孩子的心理是比较复杂,但他们一般只能表现在行为上,心理因素、感统不良、过敏性鼻炎、家庭教育都会混合着影响他的行为问题。

我的孩子现在表现出来的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分心、反应慢半拍、咬笔头等控制不住的行为是因为他前庭发育有些问题、情绪和心理也有情况、我们家的教养方式也值得去更好的改变。

而感统训练课程是可以训练孩子的前庭发育,注意力训练的课程又可以解决他漏题目、跟不上老师讲课的问题,跟机构负责人聊了之后,我也释怀了不少——养娃当然就是升级打怪了,你的装备也要随时提升。

有些东西,我们要帮孩子去扛

比如老师的批评与看不上;

比如在学校里受到的挫败感与不开心;

比如他希望自己优秀却还做不到;

还有纷杂的花花世界、鱼龙混杂的兴趣班、看不清的好人与坏人……

儿子一定要用自己的钱买给我的花❤


儿子被确诊之后,我做了以下几件事:

  1. 我积极地和他们两位老师沟通,告诉她们不是我们没有好好学习,是孩子目前的能力达不到,但我们会努力的,也已经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补上,希望老师可以给他时间、信任与鼓励;
  2. 与市面上专业的培训机构比较,费用、老师的资质、接送方便程度,最终选择最适合我们的开始上课;
  3. 带上外公外婆一起去学习相关的课程与书籍,得到老一辈的支持与理解;
  4. 耐心、耐心、给我儿子更多的耐心。因为他不是自己不想学好,而是他真的控制不住自己;
  5. 不给孩子贴标签,但积极解决问题;
  6. 不再自责。问题已经存在,也找到了解决的方式,那就迎难而上吧!

孩子,就是那样无条件爱着我们的人,无论他是差生还是优等生。


我们家长,是孩子教育的合伙人,无论进到了什么样的学校,遇到什么样的老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其实,最终你希望孩子学到什么,完全取决于你想为孩子的生命寻求什么价值。

还记得“新木桶原理”吗?——长板决定了孩子将来的走向,一定不是短板决定这个孩子的走向,我们家长切记不要将其短板放大。

因材施教吧,静待花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1141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