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园林比说到苏州,凡说苏州园林,必是拙政园、留园等一早就备受青睐的园林,以至于公众视野之外的一些“后起之秀”,反倒落得个清闲自在。其实苏州园林景观闻名世界,真正得以精髓的恰恰是这些小园林,比如,苏州城南三元坊的可园。
摄影:Xiquinho Silva,环球旅行摄影师|来源:去驴行
说起这可园,名字虽然起得“可人”,但身世却坎坷艰辛。传闻起步便只不过五代末年吴越国广陵王近戚的别墅一隅,通俗点就是贵族府邸的一个小别院,没什么特别之处,一向寂寂无名。
至北宋又因对面的邻居比较有名,被划归了沧浪亭;再至南宋,“中兴四将”韩世忠在沧浪亭住了一段时间,可园这才首次被增修扩建,独立成为“韩园”。
这个斗转星移的漫长过程,总算是把可园从“寄人篱下”的小可怜,熬成了清秀可人的“小姑娘”,她的好运即将到来。但所谓即将,大概也就一个明朝外加一半儿的清朝那么长吧,及至乾隆年间,当时的“韩园”才又遇见了她的贵人——巡抚沈德潜。
那时候的豪门显贵但凡手里有点儿小钱,必定四处搜寻风水宝地建个不动产,这种美好的行为长远来说,是千百年后的今天房价居高不下的罪魁祸首,近期看却是苏州园林的鼎盛时期。
在巡抚沈德潜的照顾下,可园小姑娘自然免不了被狠狠地重建修葺一番,穿了新衣裳后,另外又被改了个附庸风雅的大名,曰“乐园”,取自孔圣人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请注意,这是可园第一次拥有自己姓名,距离正式易名“可园”,还有大约60年。
这六十年后的贵人便是道光年间的巡抚梁章钜,前人对可园左不过是修葺整改,使其附庸风雅,细究不过虚有其表,而这位巡抚梁大人可以说不仅易名“可园”,还直接给注入了新的灵魂,助其成为苏州存在至今的唯一一所书院园林,划入正谊学院,气场瞬间高达八米八,也为后来和苏州大学结缘埋下契机。由此可见,清朝的巡抚都是非同凡响。
那么这可园魅力到底如何呢?成名前按下不表,确实是无甚特殊,她的颜值巅峰应该在炮火纷飞后的光绪十四年,史载这一年的重建,不仅增书8万卷,而且光素有“江南第一支”的铁骨红梅就种了上百棵,又受着沧浪之水的滋养,夏荷满池,池清可见游鱼倏忽,是正儿八经的三步一景,一季一换。
很可惜的是建国后梅花都死了,罪魁祸首据说是台风天和地势低的缘故,而那时苏州乃至全国都忙于搞建设,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有所缺漏,所以这座园林也一度遭到了破坏。
如今的可园处于苏州大学校园内,已经被列为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由苏州大学常年照料,又是一个红色教育基地,日常不乏年轻一辈过门拜访,人少的时候颇有恍若隔世的错觉,能够记得她名字的人也已然不多。回望这座园林,来自各个朝代的亭台楼榭,山水砖瓦,也继续静默着,似在等候下个世纪的江南烟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06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