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冬至:它像远山的寺庙里点燃的一炷檀香,也如母亲端来的一碗鸡汤

冬至:它像远山的寺庙里点燃的一炷檀香,也如母亲端来的一碗鸡汤

冬至:阴极之至,阳气始生

周忠应


从春走到冬,很快的,可以用一晃眼来形容。冬至说到就到了,一点也不讲客气。

在我眼里,冬至是一扇门,门外寒气逼人,门内则阳气初生。不是什么人都能感知这股初生阳气的,需要一定的悟性与禅定,甚至智慧。它就像很远很远高山的寺庙里点燃的一炷檀香;也如母亲端来的一碗鸡汤,氤氲袅袅。

不能说感知不到就否定它的存在,如果你一味地抱怨严冬的寒冷,而看不到正在积累的阳气,那么你将会错过整个春天。这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负能量与正能量的问题。在我朋友就职的单位,有一位领导专门盯着员工所谓的负能量,并且经过无限放大后传递给不喜欢全面了解事实真相的最高指挥部,于是单位95%的员工不入他们的法眼,这可苦了该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不停地招人,不断地换血,老员工留不住,新员工不安心。这是人为造成的心理严冬,这也是负能量终究结成苦果的因果法则。

弘扬社会正能量是大势所趋,是发展的必然追求。在传递正能量之前,你能区分正负两种能量么?其实,自然的法则却是主张正能量,允许负能量的存在,更重要的是有将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的能力与慧根。

就拿24节气来说吧,严冬属阴,冬至则阴极。按常规理解,如果把春夏的阳盛比作正能量的话,那么秋冬的阴盛就是负能量了。我们不可能删除秋冬,只留春夏两季的,如果能这样,那么我的生命岁月就会糟蹋得不成样子。阴阳交替,阴阳互补才是我们所要的样子。


我觉得就物体的属性来判断事物的正负,不是一个哲学家的所做的。我个人认为,正能量也好,负能量也好,首先要肯定的就是它们都是能量,阳极必阴,阴极必阳,正负是完全可以转换的,也可以这么理解,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调和才是上乘大法。

古人云: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在我眼里,看似负能量满满的冬至却是人间的至美。我感恩大自然馈赠的24个节气,例如已经莅临我们身边的冬至,看似冷酷无情,却是暗生情愫,暗藏生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我们在24个节气能量中成长或者老去,有些能量让我们快乐无比;有些能量却催老了我们的身体细胞。我们在能量中生存,我们在生存中制造与消耗能量。

要说,最让人害怕的不是负能量,而是没有能量。行尸走肉是最没有能量的案例,就是臧克家所说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的这类人。没有能量的人就是没有灵魂的人,这种人才是人类的天敌,才是人类所唾弃的。

事实上,生活中有很多人是分不清正能量与负能量的,因为他们还不懂人心,以为“自我”就是正能量。还有很多老板,总是喜欢给员工画很多大饼,年度计划多少多少个亿,奖励政策,薪酬规划都是完美无瑕,可就是实现不了,每个月完成的实际指标是年度计划的30%,奖励政策落实不了,工资上调原地踏步等等。饼画在墙上是有些诱人,但是它没有能量,闻不到香味,也不能充饥。饼画多了,它就像挂在天上的月亮,永远也摘不下来,大家便失去信心,不再相信你的谎言。这便成了没有能量的负能量。

冬至是一道门,我原不想去打开,我怕门外是岁月的魔咒。但无形中有一个力量在呼唤我,打开吧,不要惧怕未知的世界。我想,冬日的广州是没有严寒的,没有必要那么畏手畏脚。于是,我轻推门扉,刚刚推开半寸光景,却是遭遇一道凌厉的寒流,让衣服单薄的老婆一下子着凉了,让我顿生愧疚,心若寒蝉。

门已打开,就没有必要遮遮掩掩了。冬至已至,何不能给它一个扎实的拥抱?借一借冬至的能量准备迎接四季的最后两位客人:小寒与大寒。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68755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