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内蒙自治区~介绍

内蒙自治区~介绍

​​内蒙古

由来 :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
清代以前,无论是北方民族政权时期,还是中原封建王朝统治下,内蒙古地区从未形成为一个单独的地方行政区域。内蒙古作为地域名称,来源于明代的漠南。
公元 1480年(明成化十六年) 巴图蒙克即汗位。称达延汗(大元可汗的异译)。再度统一了蒙古。他实行的分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此形成了漠南、漠北的各部,成为清朝在蒙古地区设立盟旗的基础。公元1517年(明正德十二年)达延汗去世后蒙古地区又逐渐出现了封建割据的局面。蒙古封建领主形成了三个集团: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漠西卫拉特(即瓦剌)蒙古。明末的漠南蒙古,东起今吉林,西至贺兰山,南接长城,北临瀚海,东面有嫩江流域的科尔沁和西拉木伦河流域的巴林、扎鲁特、奈曼、翁牛特、喀喇沁、土默特部,西面有归化城土默特、河套地区鄂尔多斯等部;察哈尔居中,为漠南蒙古各部名义上的宗主部。
公元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个封建主聚会于盛京(今沈阳),承认后金皇太极为蒙古汗的继承者,并上博克达·彻辰汗(宽温仁圣皇帝)尊号。同年,皇太极国号更为大清,即皇帝位,改元崇德。从此,漠南蒙古诸部臣属了清朝,并在清朝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出了力量。同年,清朝把明末的漠南各部的大部分地区划为“外藩蒙古”中的“内札萨克蒙古”六盟四十九旗。它们有兵权,直统于理藩院。这六个盟分别是哲里木盟(包括今哲里木盟、兴安二盟)、昭乌达盟(今赤峰市大部)、卓索图盟(今赤峰市南部及辽宁省部分地区)、锡林郭勒盟(今锡林郭勒盟北部)、乌兰察布盟(今乌兰察布、巴彦淖尔盟二市北部)和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及巴彦淖尔市河套部分地区)。公元1664年(清康熙三年),清朝将内札萨克蒙古和外札萨克蒙古,便以数千里大漠(今中国和蒙古国边界一带)为界,划为内蒙古和外蒙古。从此,内札萨克蒙古各盟、旗分布的地域,即称为内蒙古。“内蒙古”这个地区称谓,即自此时沿用至今。
内蒙古历史前沿:辽金以前~辽金时期~元朝时期~明朝时期~清治时期~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地理位置: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草原、森林和人均耕地面积居全中国第一,稀土金属储量居世界首位,是中国最大的草原牧区。

内蒙古处欧亚大陆内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横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地区,接邻八个省区。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位于中国北部,内蒙古界于北纬37°24′-53°20′,东经97°10′-126°29′之间,地域辽阔东起东经126º29',西至东经97º10',东西直线距离2400多公里。每当早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大约需要两个多小时才能把内蒙古大地全部照遍;南起北纬37º24',北至北纬53º20',南北跨距1700公里。当自治区南部早已是万木竞秀的春天,北端却依然是冰雪覆盖的寒冬。内蒙古东部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毗邻,南部、西南部与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四省区接壤,西部与甘肃省相连,北部与蒙古国为邻,东北部与俄罗斯交界,国境线长达4221公里.土壤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相当于我国江苏省土地面积的11倍多;相当于英国土地面积的4倍,法国土地面积的两倍。

内蒙古自治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全区基本属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全区涵盖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沙漠、河流、湖泊等地貌,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跨黄河、额尔古纳河、嫩江、西辽河四大水系。

截至2018年末,内蒙古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辖9个地级市、3个盟。全区辖2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17个县、49个旗,3个自治旗,合计103个县级区划;246个街道、508个镇、99个乡、17个民族乡、153个苏木、1个民族苏木,合计1024个乡级区划;常住人口2534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289.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8302元。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地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敕勒川大街1号。(首府坐落于呼和浩特市)

旅游景点:

成吉思汗陵


辉腾锡勒草原


额济纳胡杨林


阿尔山

黄花沟旅游区


九曲回溯—锡林河


老牛湾


库布齐沙漠、恩格贝


南海


云中城


热水温泉



科尔沁珍禽自然保护区


红山国家森林公园


西夏王陵


灵泉

等一系列景区...........

大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锡林郭勒草原、鄂尔多斯草原
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库布其沙漠
四大水系:额尔古纳河水系、西辽水系、黄河水系、额济纳河水系
三大沙地: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
四大湖泊:呼伦湖(达赉湖)、达里诺尔湖、乌梁素海、居延海
三大山系 :大兴安岭 、 阴山、贺兰山


人文情怀

一,饮食

整羊整牛,也称全羊、全牛,是蒙古人款待贵宾的传统礼仪。自古以来,蒙古人就有吃整羊、喝马奶酒和给远征人携带绵羔羊熟肉条的习惯。元世祖忽必烈登基,建造白色大蒙古包,用整羊招待来客和祭礼神祗。最隆重的席面,有整牛、珠玛、整羊三种,主要取其完整、齐全之意。

二,草原盛会那达慕

“那达慕”大会,是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的蒙古、鄂温克、达斡尔等少数民族人民的盛大集会。“那达慕”是蒙古语的音译,意思是“娱乐”或“游戏”。

每年夏、秋季节举行。大会期间,各地农牧民骑着马,赶着车,带着皮毛、药材等农牧产品。成群结队的汇集于大会的广场。并在会场周围的绿色草原上搭起白色蒙古包。

三, 民俗风情祭敖包

“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祭敖包是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动之一。敖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头堆成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四面放着烧柏香的垫石;在敖包旁还插满树枝,供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等。

祭敖包时,在古代,由萨满教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在近代,由喇嘛焚香点火,颂词念经。

四,哈达

哈达,蒙古族人民用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品。蒙古族人民的最高礼节就是献上哈达。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巾,颜色很多,与办多用白色、蓝色和黄色。长度通常为1.5米,最长的有4米,宽度不等。两端有穗,约6厘米。哈达上绣有佛像或云纹、八宝、寿字等吉祥图案。

五, 民族服饰

蒙古民族服饰,作为蒙古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它有两个突出的历史特点,这就是它的独特的款式风格和代代相传的生命力。蒙古民族服饰千百年来始终与蒙古民族人民相依为命,从不间断地延续着、发展着。

食品美食:手把肉 烤全羊 奶皮 肉肠和血肠 哈达饼 刀切酥 蒙古糕 羊肉松 奶豆腐 烧卖........内蒙特色主要以乳制品牛羊肉最为出名

了解更多的内蒙古及其长的特色关注小编,下期更精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68487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