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思考,我们其实不可能为孩子规划好所有的一切,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的一生,好像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又产生新的问题......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面对不确定性的勇气,其实来源于我们对最坏情况所能接受边界的不断扩大,这需要让孩子去尝试,去探索,去看到世界更多的可能性。
而想要过好这一生,能够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那就需要智慧。
可我们究竟怎样才能拥有智慧?
最近看了《穷查理宝典》,我想这里面给出了我们答案,并且,我想应该是可行的。
那究竟怎么才能拥有智慧呢,查理说,我们需要在头脑中拥有一些思维模型,并通过组合这些模型形成我们的思维框架,并以此来安排我们的行为。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形成跨学科思维模型的复式框架,也叫多元思维模型,有了这一系统后,我们就能提高对事物的认识。
查理告诉我们,我们必须知道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并经常使用他们——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几种。我们不能试图用一种方法解决所有的问题。那就成了谚语中说的那样:“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即铁锤人倾向。
如何把我们训练成如芒格一样有智慧的人呢,查理给的建议就是参考飞行员训练:严格的六要素系统。
1、要教给他足够全面的知识,让他能够熟练地掌握飞行中用得到的一切知识。
2、把这些知识教给他,不仅是为了让他能够通过一两次考试,而是为了让他能够熟练地应用这些知识,甚至能够同时处理两三种相互交织的复杂的危险情况。
3、要学会有时候采用正向思维,有时候采用逆向思维,这样就能够明白什么时候应该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他想要的那些事情上,而什么时候放在他想要避免的那些情况上。
4、他必须接受各门学科的训练,力求把他未来因为错误操作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最主要的操作步骤必须得到最严格的训练,达到最高的掌握水平。
5、他必须养成核对“检查清单”的习惯
6、在接受最初的训练后,他必须常规性地保持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经常使用飞行模拟器,以免那些应付罕见重要问题的知识因为长期不用而生疏。
我们发现,想要更加的有智慧,来过好我们这一生,其核心基础是要掌握各学科的核心基础模型。
到底有哪些学科呢?这些学科包括历史学、心理学、生理学学、数学、工程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经济学等。总计约100个左右的模型。
其中硬科学和工程学的思维模型是地球上最可靠的模型。
第二可靠的思维模型来自生物学
第三就是心理学
最后不那么可靠的智慧:微观经济学
但这100个左右模型的模型,查理并没有给我们一个详细的清单,我也仅能从他的讲话稿中简单整理,并就相关学科理论简单罗列一二。
所谓硬科学,就是数学、物理、化学这些学科,其主要谈到的模型包括:
数学:数字和数量、复利模型、基本排列组合原理、决策树理论等
物理学:临界质量 倾覆力矩等
化学:自我催化模型等
工程学:质量控制理论、后备系统、冗余备份、断裂点理论等
生物学理论主要包括:现代达尔文综合模型、公用品悲剧、味道、腻烦反应等。
心理学主要包括:认知误判模型。其中认知误判模型中最重要的模型有20来个:
(1)奖励和惩罚
超级反应倾向
(2)喜欢/热爱倾向
(3)讨厌/憎恨倾向
(4)避免怀疑倾向
(5)避免不一致性倾向
(6)好奇心倾向
(7)康德式公平倾向
(8)艳羡/妒忌倾向。避免妒忌的最佳方法是做到名副其实。
(9)回馈倾向
(10)受简单联想影响的倾向
(11)简单的、避免痛苦的心理否认
(12)自视过高的倾向
(13)过度乐观的倾向
(14)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人们因难以接受损失而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15)社会认同倾向
(16)对比错误反应倾向
(17)压力影响倾向
(18)错误衡量易得性倾向
(19)不用就忘倾向
(20)化学物质错误影响倾向
(21)衰老—错误倾向
(22)权威—错误倾向
(23)废话倾向
(24)重视理由倾向:如果你告诉人们事情的时候,总是告诉他们原因,他们就能更深刻地理解你说的话,就会更加重视你说的话,也更倾向于听从你说的话,就算他们不理解你的理由,他们也会更倾向于听你的话。
(25)lollapalooza倾向
最后不那么可靠微观经济学:其伟大的意义在于让人能够辨别什么时候技术将会帮助你,什么时候他将会摧毁你。
其涉及理论包括机会成本、竞争性毁灭、冲浪模型、代理成本、边际效应等
以上就是相关讲话稿所涉及的不同学科的基础模型,查理说,我们只要熟练掌握这各学科最基础重要的约100个模型,就足够了,但我们没有捷径,必须一个一个慢慢掌握,并且是深刻的认识相关概念。
比如规模优势,规模优势理论的本质是:你生产的商品越多,你就能更好地生产这种商品
规模优势能有哪些体现呢:
一是几何意义的规模优势:即随着油罐的增大,油罐表面所需的钢铁以平方的速率增加,但油罐容量将以立方的速率增加。
二是传播意义的规模优势:即越是财力雄厚的公司,越容易取的昂贵的广告渠道。
三是品牌信息的规模优势:即同一产品在成本差异不大的情况下,我们更倾向于选择有品牌的一方。
四是心理学上的规模优势:即社会认同。我们会潜意识地,以及某种程度上有意识地,受到其他人的认同的影响。因此,如果大家都在买一样东西,我们会认为这样东西很好。
五是商业竞争的规模优势:即当你在某个领域做得越好,越会出现赢家通吃的局面。
你看,我们要想吃透一个理论,都是需要多维度,多方面思考,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一个一个的啃下来,那么我们,以及我们的孩子,将会活的更有智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673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