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之前的志愿服务中,有不少家长希望孩子可以报考师范类院校,毕业后当一名老师,稳当踏实。但是实际上报考师范类院校真的就这么“顺风顺水”吗?
今天我们就来具体聊一聊,师范类院校报考的要求指南及那些你不太了解的“师范家里事”
10所师范类院校
师范类院校,主要是指以师范教育为主的高等院校。在早些年间,师范类院校中的专业都是师范类专业。但是近几年,已经有不少师范类院校开始向综合性高校转型。
我国现在共有师范类院校约230所,但是真正被家长们所熟知的也就是上表中的9+1所学校。
之所以把西南大学单独拿出来讲,其实在表中,我们可以很直观地发现只有西南大学没有“师范”之名。但实际上,西南大学是真正的师范类院校,而且还是我国六所教育部直属的师范类院校其中之一。
在上表的10所院校中,我们可以发现,除了南京师范大学以外,几乎所有院校从2018年到2019年在录取位次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华中师范、华东师范、东北师范位居前三,分别下降了19.78%、18.39%、17.15%。
这也印证了“师范类”院校被“边缘化”的隐患正在逐渐显露出来。
接下来我们就以我们最熟悉的天师大来具体分析一下师范类院校的利与弊。
天师大可以说是“消化”天津考生最多的本地院校,几乎每年能在天津本地招生2000人左右。但即便是从生源如此庞大的天师大毕业的学生,却也并非家长们理解的“考上师范=当老师”这么简单。
在2018年的天师大毕业数据中,我们也可以发现,真正最后进入学校的毕业生,仅占17.54%。
也就是说,在师范类院校毕业后,没有进入学校而选择其他就业方向的毕业生占比达到了60%以上。
要说根本原因的话,我们可以整合成三点原因:
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师范类院校的这个“帽子”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校的发展,同样也局限了毕业生的发展,所以不论从学校还是学生,多元化发展也成为了必然趋势。
二、近几年,非师范类的“技能型”“学科型”“专业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认可,而且薪资颇丰,所以师范类纷纷“转型”。现阶段师范类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占比甚至达到60%-70%,而且比例还在上升。
三、虽然考取教师资格证的门槛降低,但是想要正式走上教师岗还是需要参加编制考试。而往往在这一层面上,家长和学生都很少会考虑到,这也就导致了师范类毕业生毕业后不得不面临的窘迫现实。
虽然说现在师范类院校有一些低迷,但整体来说全国排名前十的师范类院校实力依然不容小觑,所以真心希望在教师、教研这条路上长走下去的同学们大可不必过分焦虑。
目前,北师大和华东师大依然是国内最好的两所师范大学,而且地理位置分别位于北京和上海。不论是院校实力还是地理位置相比其他师范大学都是遥遥领先。
东北师范大学是东三省最好的师范大学,近些年开展了中外合作,且荣获了多项“国家级”计划,如“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111计划”等等,同时还有着多项科研成果。
华中师范大学则是位于名校云集、地理位置优越的武汉,实力与东北师大不分伯仲。
南京师范大学与华南师范大学虽然是属于省政府直管的大学,但是其发展势头对于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类大学仍产生了不小的压迫感,甚至有些已经隐隐超过陕西师范大学。
师范圈的一些”不外传“的秘密
一、师范不一定都是纯师范
现在师范类院校也在向着综合类院校发展,越优质的院校则越是综合性大学。而且师范类院校中并不仅仅是师范类专业,比如北师大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四轮评估A)和理论经济学(四轮评估A-),同样拥有着非常优秀的非师范类学科。
二、师范院校也不一定就带有师范
如西南大学,虽然是属于教育部专属的六所师范类院校之一,但是单从名字看,没有人会想到这是一所师范类院校。
其他还有如保定学院、凯里学院、石家庄学院、邯郸学院、池州学院、成都文理学院等共计21所学校同样也是校名中不带“师范”的师范类院校。
三、毕业不一定就能当老师
师范类院校已经不像以前,毕业就发教师资格证,所以现在师范类学生的优势并不明显。而从事教师目前有两个方向:第一考取编制,进入正式的院校授课;第二进入教育机构。不论选择哪种途径,都是需要进行考核或者面试的。
四、考研是当老师必须要走的一条路
想进入学校编制的话,学历要求普遍都要以研究生为起点,有些优质高中甚至会从博士起步。
前100师范类院校排行榜
有意向报考师范类院校却不知道要多少分?口袋名师志愿帮这里趁着年末给大家一波福利,您可以私信联系我们,领取原价899的【升学卡】体验卡,现免费使用一个月,您想要知道的历年录取分数线轻松查看
查院校,查专业,我们将有专门的老师免费指导您使用升学卡,以方便您的查询,快来试试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661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