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i·宁德」蕉城,一小城

「i·宁德」蕉城,一小城

蕉城,一小城。

它是被遗忘的闽东小城

它是海上茶叶之路的重要港口

它有很多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

朱熹在这里讲学揽胜,有教无类

陆游在这里初入仕途,经久难忘

戚继光在这里大破倭寇,平定地方

千百年来

这里既有远出重洋的船队

四方征战的将士

也有往来南北的茶商

它虽没有那么显著昭彰

却也深藏着千百年的历史

它就是低调有料的闽东小城——蕉城

蕉城,虽不是古时兵家必争之地但它却也久经烽火。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建州(今福建建瓯)驻防军兵变,将“令、簿、尉、丞,旧四厅”,全部烧光。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这座风雨飘摇的小城又陷于倭寇,全城被夷为平地。两年后,知县林时芳“召良工,采巨石”,宁德城得以重建。这座战火废墟之上涅槃重建的小城,便是 “蕉城”。

网络/图片

位于蕉城东南部的三都澳是闽东沿海的重要门户,它是“世界少有,中国第一”的天然深水良港,被誉为“海上天湖”。孙吴政权在这里造船对抗蜀、魏。戚继光在这里抗击倭寇,这里是戚继光抗倭的海上战场。作为闽东海上的交通枢纽、往来于内陆和远洋之间的商旅也都要在三都港补给水源,经贸通商。清政府也在这里设立海关开展对外贸易,孙中山也在《建国方略》要把这里建成东方大港。繁荣的商业贸易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蕉城开启了灿烂的海洋文化。

老渡/图

宋观辉/图

叶祯/图

绝壁万仞,奇峰突兀,林海浩瀚。隋朝时谏议大夫黄鞠来到霍童,见林木葱茏,幽谷滴翠,霍童溪如一条素练环山而流,风景如画,便想住下来隐世避难。

网络/图片

当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虽然霍童地域的山的高度并不算特别高,但这里自古就是佛、道教的问道专场。唐朝时,大道士司马承祯云游霍童便将霍童列为三十六洞天之首,唐玄宗也因此将“霍林洞天”敕名为“霍童洞天”。

hqj/图片

循着霍童的仙气,高丽僧人元表也带着八十卷华严经,不顾万里之遥,来到“支提石室”,后来支提山上也建起一座寺庙-“华严寺”,受到多位帝王的敕封。

▲ 支提寺。摄影/pgsh

支提山的四季绿树成荫,霍童溪水蜿蜒清澈。有好山水,必有好诗文。昔日,陆游等众多文人墨客纷纷登临支提山,留下佳作无数。34岁的陆游初入仕途,登临支提山时,也不忘描写这深山古寺的景色:欲识天冠真面目,鸟啼猿啸总知音。

刘天文/图片

在建筑的记忆里有曾经的生活,有曾经的历史。那遍布蕉城的古建筑,便是蕉城历史文化的最好见证。

灰砖、黛瓦、马头墙

时间在蕉城走的并不算快,从城区到乡镇村落,很多地方都留存有古建筑。蕉城的古建筑多集中在明清时期,“明清古建筑群”有霍童古镇、赤溪“百二间”、鹏程街区……,那一砖一瓦,一拱一檐,历经浮世烟尘,成为永恒。

摄影/@霍童古镇的日常

赤溪百二间

鹏程街区

碗屋

碗窑村,一个曾以制碗为业的村庄,三百年来面朝大海,凝固于蕉城区的东南部。漫步于村中,一阵风带着粗糙、朴素与神秘的气息迎面而来。圆弧形相连的碗面连绵不断组成的墙体,使看惯了平平整整墙面的人感到一种别致,一种艺术,一种别样的生活情趣。

林小耳 / 图片来源

历史和文化以一种柔和的姿态,抚摸过这里的每一寸土地。虽说蕉城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闽东小城,但那遍及山河的韵味,正是这座小城的最佳味道,也是你我的向往。

智己策略丨文字编撰

见图片下方图注丨图片来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66050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