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人生,当做好一个“慎”字

人生,当做好一个“慎”字

世事如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做人处世常以一个“慎”审视自己,才能在人生路上走得更平稳。

01、慎 言

说话是一门学问,慎言既不是沉默,也不是滔滔不绝。

而是反复思考后,负责任地说话,做到言必适时,言必适性,言必适度。

曾国藩有言:“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他刚入翰林院不久,父亲庆生,发小前来祝寿。

此时的他在官场正是风生水起,于是便拉着对方大谈特谈官场事迹,毫不在乎对方的感受,引得发小挥袖离去。

此后曾国藩反思自己之过,与人交谈时恪守“慎言”原则,以德行服众人。

慎言,不光是对别人的体量,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常言道:祸从口出,言多必失。

言语要遵守三个原则:真实、善意、重要。

因为只有真实的事件说出来才会被信赖,善意的表达不会引起他人反感,重要的事说出来才有价值。

古人有言:涉世,以慎言为先。

目的是告诫我们处世,以谨慎说话为首先。

很多时候人们评价一个人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看他说了什么。

而慎言,是我们行走世间的一张保护伞。

02、慎 行

《吕氏春秋》有言:行不可不孰,不孰,如赴深溪,虽悔无及。

意思是凡事都要经过深思熟虑,不深思熟虑,就像盲目奔向深溪,即使后悔也来不及。

真正的自由从来都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司马懿能在乱世之中笑到最后,得益于他一生坚持慎行,从不鲁莽行事。

李逵人虽仗义耿直,但也因莽撞性急,引来不少祸端。

慎行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有些事一念悬崖勒马,一念失足成千古恨。

做到事前多思虑,才能事后少后悔。

人人都懂大道理,但做事前留几分钟思考再行事的人,才是真正的修养与智慧。

前进道路曲折蜿蜒,你永远不知道哪里藏着陷阱,越过山丘等待你的是山河还是沟壑。

而慎行,是我们在人间赶路的一个指南针。

03、慎 众

这几年,我们总喜欢说教养这个词,但中国人最缺的教养,可能就是在公共场合能够约束、规范自己行为的教养,也就是“慎众”。

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些现象:

过马路的时候,只要凑够几个人,人们便可以一起壮胆走,完全无视红绿灯。

开车时,总会碰到有人随意变道和强行超车。

坐火车时,经常出现嬉戏打闹和大声喧哗而自娱自乐的“熊孩子。”

旅游外出时,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这些现象的频繁出现,无非是因为很多人抱着这样的心态:

别人都在做,我为什么不可以,公家的东西不用白不用,坏掉对自己没损失,有什么必要去爱惜呢?

真正的高贵不是宝马香车,衣着光鲜,而是融化到骨子里的,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优秀品质和良好习惯。

任何时候都能做到换位思考,能够以同理心去为别人着想的这一份善意,就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也是慎众的教养。

慎众,是我们在名利场中的一个定心针。

慎言养德、慎行成志、慎众修身。

为人处世,当做好一个“慎”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645868.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