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工作源远流长,对秘书工作、秘书活动、秘书现象等的体系研究却是晚近才有。由于幕学的研究对象与秘书学的研究对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般认为现代秘书学发端于清末的幕学。
幕学是幕友佐官为治所必备的专门学问,因宗申韩刑名权术,又称“申韩之术”。“清代幕学专著对幕僚地位、幕道功能、幕务原则、幕事要领、幕才素养、幕僚与主官关系等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表面上看,刑名、钱谷、书记、挂号、征比为其主要工作内容,又以刑名与钱谷为重;从实质上看,以上诸项皆为佐治的具体工作,佐治为其总纲与核心,与现代秘书辅助领导管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绍兴师爷 汪辉祖
汪辉祖,字焕曾,号龙庄、归庐,浙江萧山人。他是清乾嘉年间名誉全国的刑名师爷与幕学家,又是声名远扬的清官良吏。清学者洪亮吉称其“在家为孝子,入幕为名流,服官为循吏,归里后又为醇儒”。汪辉祖著述颇丰,幕学著作有《佐治药言》与《续佐治药言》,又有官箴书《学治臆说》与《学治说赘》(从领导学与辅助管理的角度,官箴书可与幕学著作互为验证)等。这些著作为他历任府、州、县幕宾与知县数十年为官经验的心得与总结,被清朝幕友视为学幕圭臬,也被地方官视为做官指南。本文旨在通过对汪辉祖幕学思想的研究,条分缕析其与现代秘书学的关系及重要意义。
一、汪辉祖的幕学思想
1.幕道原则:尽心事主,立品律己
幕友是地方官自行聘请的佐治人员,非官非吏,无品无位,视之如友,因得名,又称“师爷”、“幕宾”等。幕友“岁修所入,实分官俸,亦在官之禄也”,“且官与幕客,非尽乡里之戚,非有亲故之欢,厚廪而宾礼之,什佰于乡里亲故,谓职守之所系,倚为左右手也。”幕友的薪水来自主官,又被礼遇为宾师。因此,幕友应“心尽于事必竭所知所能”,忠心辅佐主官。
绍兴师爷 汪辉祖
幕友应有良好的职业操守,要知“佐治以尽心为本”。把“尽心”作为幕学思想的根本原则与核心要求。尽心首以尽言为要,努力做到“随时随事尽心尽言”,“幕友居宾师之分,其事之委折既了然于心,复礼与相抗,可以剀切陈词,能辨论明确,自有导源回澜之力。故必尽心之欲言,而后为能尽其心。”如此,做到言无不尽,尽心尽力,虽不能直接处理公务,也可“利物利人”、“与民有济”,从而无愧于主官与百姓。
“立品是幕道之本”。品行树立之后,幕友才能做到尽心尽言。主官信任幕友品行,不疑其行,才会采纳其言。立品之途径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第一,素位正心。素位,即安于自己所处位置,尽心尽力做好份内之事。“幕客以力自食”,要不卑不亢,“自视不可过高,高则气质用事;亦不可过卑,则休戚无关”。正心,主要指正“公正无私之心”,以作为为人入幕的根本。
第二,自处宜洁。“立品正心,全在洁守”。幕友辅佐主官,必须坚持操守,若“守之不慎,心乃以偏”,可能会铸成大错。
第三,俭用范家。幕友要明确职业地位,不能强效豪华,与人攀比;否则,可能“情牵势绊,欲洁其守,终难自主,习与性成,身败名裂。”俭用要和范家结合起来,“身自不俭,断不能范家;家之不俭,必至于累身”。幕友个人与家庭都做到俭用,知来处不易,才能相率于俭,从而保持操守。
绍兴师爷 汪辉祖
汪辉祖以幕友与主官的关系为立足点,强调幕友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的重要性,看到幕友修炼职业素养的重要意义。
2.幕才素养:明律读书,虚心学习
清朝,幕僚盛行。从幕主方面讲,相当一部分主官不具备理政能力,或者对书吏存在戒心,需要聘请“谙熟法令、精通文牍、老成世故”的幕僚协助处理事务。幕友承担的私人秘书工作,执掌宽泛,具有辅助性、综合性、差遣性很强的特点。由此,幕友为更好地从事幕务工作,需要经过严格训练,要求学有专长,并且知识渊博。
《学治臆说》 汪辉祖著
幕学以“刑名”为主要,也最为难学。“幕客佐官,全在明习律例。律之为书,各条具有精蕴。仁至义尽,解悟不易”。清朝法律极为复杂,《大清律》条目繁多,“大清律易遵而例难尽悉,刑律易悉而吏部处分例难尽悉”。只有做到“神明律意”,“就其同异之处,融会贯通”,仔细推敲律文的关键字眼;既知“引律”,又能“避律”,才能避免在办案时引用失误;经常阅读律文,研读各种办案书籍,才能“绎意义而达时务”。
同时,“幕友佐官为治,实与主任有议论参互之任。遇疑难大事,有必须引经以断者,非读书不可”。“读书不必经传,凡有益于身心者,皆可读之,最能开心思,长识见,动文机,活笔路,且可医俗,致人括目。”幕友必须广泛涉猎经书文史,才能拓宽知识面,掌握扎实的幕学知识,具备过硬的佐治能力。
为此,幕友要虚心向主官及同僚学习,“虚心二字,非必与主人议事,当然凡事之稍有关系者同事诸人,或有见解是即从之”。
3.幕务原则:勤事省事,佐官保民
“官之考成,倚之民之身家,属之居是席者,直须以官事为己事”,“官若矜全,民必感颂”。幕友从事幕务工作,首先要明确其职业地位,即佐官以治;同时要理解官员的考成完全依靠老百姓。由此,从事幕务工作,需要明确两条原则:勤事省事,佐官保民。
《佐治药言》 汪辉祖著
“办理幕务最要在勤一事”。一方面,“小民以力为养,废其一日之事,即缺其一日之养。其羁管监禁者,更不堪矣”,勤事可以节省民力;另一方面,“事到即办,则头绪清楚,稽查较易。一日积一事,两日便积两事。积之愈多,理之愈难,势不能不草率塞责。讼师猾吏,百弊从生,其流毒有不可胜言者”,勤事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诸多政务弊端。
“幕中之存心,以省事为上”。从以民为本的角度出发,“事非急切,宜批示开导,不宜传讯差提,人非紧要,宜随时省释,不宜信手牵连,被告多人,何妨摘唤千证。分列自可摘芟。少唤一人,即少累一人”。要做到这样,幕友要明确“核批呈词,其要有三,首贵开导,其次查处,不得不准者,则摘传人证,”严防株连牵累,为民意着想,为官声着想。
4.幕学实务:各有所司,谨慎诚信
如前所述,幕友工作涉及刑名、钱谷、书记、挂号、征比五方面,或需十余人,或以二三人兼之,职能显著,分工明确。汪辉祖为著名的刑名师爷,刑名也是幕务最为重要的。汪辉祖幕学多关注刑名,详细地论述了刑名实务。其中,也渗透着他的诸多幕务工作理念。从事具体的幕务工作,要时刻秉持前述幕学原则,同时还要做到:谨慎、细致、诚信、效率,处理幕务要注意区别对待。
官箴书,是古代阐释官员的职业道德、总结官员从政经验,向新任或候补地方官传授为政之道和治理之术的著作。
访案宜慎、慎初报、盗案慎株累、摘唤须详慎等条目,都在说明谨慎工作的重要意义。“余每欲出入罪,必反复案情,设令死者于坐号相质,有词以对,始下笔办详,否则不敢草草动笔。二十余年来,可质鬼神者,此心如一日也。”汪辉祖办案,设身处地为犯人着想,斟酌案情,研究细节,注重逻辑,反复推演,模拟与被害者对质。这样,既不姑息养奸,做到惩恶扬善;又可治病救人,给人求生一念。勿轻出告示,慎乃出令,才能维护公文的权威性与法定效力。
命案查情形、差禀拒捕宜察、侵占勿轻查勘、押犯宜勤察等条目,说明细致办案的重要性。要做到细致认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命案出入,全在情形)、区别对待特殊情况(慎勿笼统误入)、注意性别差异(妇女不可轻唤)等,要重视调查研究,不可偏听一面之词。勿轻引成案,“办案不可有成心,不可无定见”,要认真研究,不厌研审,要合理运用既成案例,不可依样画瓢。
须示民以信,“官能予人以信,人自帖服。吾辈佐官,须先要之于信”。幕友应当促使主官示民以信,勤于政务。要想做到主官守信,幕友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
词讼速结、勘案宜速结等条目,要以民为本,注意工作效率,“权事理之缓急,计道里之远近,催差集审”,发挥好幕友参谋咨询作用。
4.主幕关系:就馆宜慎,不合则去
汪辉祖经历幕友与主官两种角色,明晰幕学精要,准确说明了幕友与主官的关系。习幕并非最好职业,不可轻易而为,就馆宜慎;若为之,须处理好与主官关系;合则留,不合则去。
选择幕友职业,首先要明确几个问题:一,“宾利主之修,主利宾之才,一其初本以利交”,双方各取所需。二,“幕中数席,惟刑名、钱谷岁修较厚…一经入幕,便无他途可谋,而幕修之外,又分毫无可取益”,习幕收入不高。三,“隔壁听声,迥异当场辨色。幕中无心之过,所在多有”,轻易习幕,误人误己。
绍兴师爷
既已选择,要处理好与主官关系。首先,公私分明。一方面,幕友“所办无非公事,端资和衷商酌,不可稍介以私”,须秉公办事,否则“不能适得其平”。另一方面,勿过受主人情,否则“情分受非分之情,或不得不办非分之事”,难以做到公正持平。其次,得失有数,不可贪恋一时职位,而放弃良知与正义。再次,戒己慎,成主人之美。一方面,勿求全责备,过于求全小节,不肯放过细枝末节,不够宽容,难以理顺各种关系;另一方面,“宾之于主,贵相其偏”,要尽心辅佐,不可因为意气矜张,忽然舍去,而要辗转筹画,以成其美,才有益于百姓。
幕友虽佐官以治,地位从属于主官,依赖主官提供报酬;但是,为更好习幕,“故欲尽言,非易退不可”,要给自己留有退路,即“合则留,不合则去”。一方面,要尽心尽言;同时,要注意所争之事是否重要,若寻常公事,不妨从容计较,不可意气用事。如此,去馆之日才不会让人指摘,可以能好的延续职业生涯。
纵观汪辉祖幕学思想及其习幕经历,可以发现其对幕友职业地位的准确理解,及其一以贯之的独立人格与民本思想。这些幕学思想,距今虽已数百年,还是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烛照着现代秘书学、法学及其他学术园地,熠熠生辉。
二、清朝幕学与现代秘书学的关系
虽然一般认为现代秘书学发端于清朝幕学,但二者在研究对象、学科体系等方面却并非完全相同。只有厘清清朝幕学与现代秘书学的关系,明确二者相通或差异之处,才可以有的放矢,找寻汪辉祖幕学思想之于现代秘书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绍剧《绍兴师爷》
1.相通之处
幕学是幕友佐官必备的专业知识。从实质上讲,佐官以治为其总纲与核心,也是其本质所在。幕友佐治“势非得已”,只有通过尽心辅佐主官治理政务,来实现其政治理想与获取薪酬。幕友佐治,需要掌握综合知识与专业技能,才能更好地从事幕务工作。现代秘书学以现代秘书工作为研究对象。一般认为,秘书工作的本质属性与综合辅助性。现代秘书在智能素养上也有综合性与专业性的要求。
如此,幕学与现代秘书学在辅助领导管理上具有相似之处,都需要综合知识与专业技能,在职业道德与个性心理的需要上也有相似之处。
2.差异之处
幕学实务以刑名、钱谷为主要研究对象,司法与财务为其安身立命之本。现代秘书工作主要以“办文、办会、办事”为核心,并从事调查研究、参谋咨询、档案管理、督办督查、来信来访、公关协调等具体工作。现代社会分工更加细致,法律与财务工作有其专业体系,门槛较高,与秘书工作的关联不再紧密;法务秘书与财务秘书等一般不从事核心的法律或财务工作。
幕友为主官私人聘请,从事诸种幕务工作,以发挥参谋咨询作用;幕友薪酬由主官提供,只对主官负责;主官以礼相待幕友,给予较高地位与待遇;主幕双方没有法定的依附关系,不合则去。现代秘书同样从事辅助管理工作,但一般为社会组织所聘用,薪酬由单位提供;秘书与领导的关系由制度确定,建立或撤销要依据相关制度并履行合法程序;某种程度上,现代秘书有“花瓶”、“小蜜”等诸多社会认知偏差,不再视为领导的师友。
三、汪辉祖幕学思想的现代秘书学意义
1.幕友一般注重“才、识、品”,认为只有具备综合的知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与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从事幕务工作。汪辉祖认为“勿轻令人习幕”,“亲友之从余习幕者,余必先察其才识”;又曰“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方为全才”;加上前述“尽心事主,立品律己”,都说明幕友“才、识、品”的重要性。对于现代秘书学而言,秘书职业的发展依赖秘书社会地位的提高与社会形象的改善,这又需要秘书人员在“才、识、品”等方面的严格要求与自我提高。
现代秘书
2.幕友独立人格的示范作用。汪辉祖明晰幕友非官非吏的特殊职业地位,懂得处理幕友与主官关系的正确的方法路径,既讲“就馆宜慎,不合则去”,又说明“勿过受主人情”、“处久交更难”、“宾主不可忘形”。因为基于儒家思想的吏治理想与较少制度的约束力,幕友需要养成相对完善的独立人格,依靠职业道德来进行自我约束。“诚能卓然自立,声望日著,不善者之所恶,正善者之所好也,故恋栈者或且穷途偃蹇,而守正者非不到处逢迎”。“当代秘书观念在以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为支撑的秘书职官、师爷和以西方科技文化为生长背景的西方秘书之间进行历史性的选择、转换和整合,以期建构符合时代精神的现代秘书职业观。”秘书职业发展需要秘书实现主体人格的独立,也需要通过努力树立理想的秘书形象。
3.汪辉祖民本思想的积极意义。汪辉祖多年的习幕为官的理政生涯,主张尽心尽力为民办事,认为官员与幕友处理政务多花心力,除暴安良,爱惜民力,体恤百姓,渗透着积极的民本思想。《佐治药言》中有“仁恕获福”、“囚关绝祀者尤宜详审”等关于“鬼神”的轶事,摒除鬼神信仰等观念,其中都饱含着一颗基于民本思想的仁恕、悲悯的心。现代秘书人员在辅助领导管理中,从事文书撰拟、参谋咨询、调查研究、事务管理中,都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服务意识;明确秘书的职业地位,理顺领导与员工的关系。
4.幕友各有所司于现代秘书职业分工的借鉴意义。幕友所以为主官倚重,视为师友,主要因为幕友掌握着刑名、钱谷等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专业的政务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分工的细化,秘书职业蓬勃发展,秘书人员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也更加往专业化方向发展。然而,基于辅助管理的本质属性,“秘书工作与行业特征的关联度较高。…行业知识与行业经验的匮乏,势必造成秘书工作的不力,从而对秘书的职业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如何处理好秘书的专业技能与行业知识的关系,找寻具有职业区分度的秘书核心技能,实现秘书职业的不可替代性,至关重要,势在必行。
5.幕友“就馆宜慎、不合则去”的现代意义。虽然幕友主官之关系与秘书领导之关系有着些许差异,但汪辉祖“就馆宜慎、不合则去”的思想对理顺秘书与领导的关系依然有重要意义。现代秘书在职业选择时,也不可“急不暇择”,而要慎重选择。现代秘书尤其是企业秘书,进入与退出的机制相对比较灵活,在难以实现职业理想或者所做工作与职业道德相悖时,都可以选择退出,以求人格的独立与道德的完善。
6.学科研究的史料价值。汪辉祖的幕学著作及其思想具有重要的秘书学研究的史料价值。前述汪辉祖幕学思想可以作为现代秘书学研究的参照史料,也是中国秘书史研究的重要史料。此外,汪辉祖幕学著作论述了诸多刑名工作,可以作为研究清朝法制史、司法审判或民情风俗的重要史料。
参考文献:
何宝梅:《秘书学基础理论探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页。
徐西胜:《谈清代“幕学”》,《领导工作研究》,2000年第12期。
洪亮吉:《更生斋文续集(卷2)》,《萧山汪君墓志铭》。
杨剑宇:《中国秘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258页。
胡林翼:《胡文忠公文集》,河洛图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626页。
汪辉祖:《双节堂庸训》,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80页。
高洁:《浅谈“绍兴师爷”的秘书职业特征及影响》,《秘书工作》2005年第4期。
王永春:《试论高校秘书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与培养》,《办公室业务》2012年第11期。
郑重推荐
《求仕·游幕·佐治:绍兴师爷手稿整理研究》 钟小安著
《求仕·游幕·佐治:绍兴师爷手稿整理研究》梳理绍兴师爷手稿中保存的县级政治和财经等方面原始档案资料,利用这些数据,分析晚清县级政府财政运作、经费来源、百姓税负和收支项目等,绍兴师爷手稿中的典型案例,有利于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运用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把绍兴师爷手稿置于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和特殊规律中,考察绍兴师爷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性,首次用原稿整理和扫描的方法对绍兴师爷现象开展研究,突破囿于传统观念的理论束缚,揭示社会剧变对绍兴师爷人生的影响,全面把握绍兴师爷的辅佐历程、思想性格、人生业绩和社会作用,用史实还原绍兴师爷的本来面貌。
敬请关注头条号无锡冷知识,发现不一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630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