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揭秘被电死的真正原因?且被电的事故是有规律可循的

揭秘被电死的真正原因?且被电的事故是有规律可循的

  在电力作业人员工作中,经常都会或多或少的遇到过触电事故,一句话说得好:没有被电过的电工不是个好电工,虽然是这样说,但是在发生触电事故后,有的人被吸住了,有的人被弹开了,为什么呢?

  


  很多人都有触电的经历,当我们触电时,会被迅速弹开——轻者是触电位置(一般是手指)弹开,重者整个人都会飞出去。但还有一些情况,特别是触电造成的重伤、死亡,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但新闻、视频上常有这种画面——触电后无法自行脱离电源——被吸住了。为什么同样是触电,却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状态呢?

  


  原因一:应激反应

  这是由于触电产生的生理反应导致的——电流会引起人体肌肉痉挛、麻痹。人触电后,触电部位会自然的发生痉挛、蜷缩。

  以最常触电的部位,手、臂为例:当我们的手触电后,手会自然握拳;臂触电后,臂会向内蜷缩。如果触电部位是手臂外侧,触电后手臂蜷缩,即可脱离电源。我们将这种方式看作“被弹开”,实际上,这种“弹开”并不是被动的, 而是我们的手臂自己躲开的。

  但如果是手心、手指或手臂内侧触电,触电后由于痉挛握拳、蜷缩手臂,就会握紧电线,导致无法脱离触电状态。而且电流会使人体麻木,触电时间越久,把手抽回来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所谓的“吸住”,也并不是被动的,而是我们触电后的手自己握紧了电源。

  一般的低压电路或高压电路接触触电,无论是电伤还是微微的麻木一下,一般都是由于机体的应激反应。有经验的电工,会巧妙的利用触电后痉挛这一现象,常见于在拉闸断电后,在身边没有电笔的情况下,会用手指甲轻触电线,检测电路是否被断电成功。而不是像我们一样,断开电闸直接就上手施工。

  


  原因二:磁场作用。

  上一段说的都是接触电源触电的情况,但在高压电路(一般是10kV以上)中,也有可能不接触电源就触电。

  高压非接触触电有两种触电形式:电弧触电和跨步触电。

  1,电弧触电,指的是人在靠近电线,但是不接触时。由于高压电线上的电压较大、磁场较强,因此人体内就会产生感应电。人体内的电流,也会形成磁场。此时两种磁场相互排斥, 就会将人弹开(其实叫“击飞”更妥当)。在这一过程中,人与电线之间,会产生电弧(电火花),并发出“啪啪”的响声。

  此时虽然人被弹开了,但是由于高压电产生的电流巨大,还是会对人产生较严重的烧灼伤,这一瞬间,可能致命。这也是为什么高压电线旁边会写着“请勿靠近”的原因。

  2,跨步触电,指的是通电中的高压电导体,与大地直接连接(比如电线垂到地上了)。那么此时,大地就带电压。如果人只有一个支点在地上(一只脚在地上),电流无法通过这一个支点进入人体再从人体出来,也就不会形成回路,不会触电。但是当人的两个脚都踩在地上,情况则截然不同。

  


  电线垂在地上,则地面上的电势,以电线为圆心,向外逐渐减弱。当我们两只脚,一只距离圆心近,一只距离圆心远的时候,两只脚之间就会产生电势差,从而产生电压。于是,人体就以两只脚为起始点,形成了通路,产生了电流。

  这种情况下,人会被电到僵直,以至于无法从触电位置逃离。这种两只脚跨步,产生电压的触电形式,就叫做“跨步电压”。其实不仅仅是两只脚,只要是人体的两个支点在地上,都有可能产生这种触电形式。

  


  根据对触电事故的分析,从触电事故的发生频率来看,可找到以下规律:

  (1)触电事故季节性明显。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每年的二三季度事故多,6~9月最集中。主要是由于这段时间天气炎热、人体衣单而多汗,触电危险性较大;还由于这段时间多雨、潮湿、电气设备绝缘性能降低等。

  (2)低压设备触电事故多。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低压触电事故远多于高压触电事故。主要是由于低压设备远多于高压设备,与之接触的人又比较缺乏电气安全知识的缘故。

  (3)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主要是由于这些设备需要经常移动,工作条件较差,容易发生故障,而且经常在人紧握之下工作的缘故。

  (4)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电气事故多发生在分支线、接户线、地爬线、接线端、压线头、焊接头、电线接头、电缆头、灯座、插头、插座、控制器、开关、接触器、熔断器等处。主要是由于这些连接部位机械牢固性较差,电气可靠性也较低,容易出现故障的缘故。

  (5)农村触电事故多。据我国部分省、市统计资料表明,农村触电事故为城市的6倍。主要是由于农村用电条件差、设备简陋、人员技术水平低、管理不严、电气安全知识缺乏的缘故。

  (6)冶金、矿业、建筑、机械行业触电事故多。由于这些行业有潮湿、高温、现场情况复杂、移动式设备和携带式设备多或现场金属设备多等不利因素存在,因此触电事故较多。

  (7)青、中年以及非电工事故多。主要是由于这些人多是操作者,即多是接触电气设备工作的人员。另外也由于经验不足,电气安全知识也不足的缘故。

  (8)误操作事故多。主要是由于教育不够,以及安全措施不完备的缘故。

  


  风险伴随作业而来,有些不合理的工作更意味着风险凸显。那么,什么不能干,什么能干,怎么干就是每位同行须经常思考的问题,防止稀里糊涂的跌入”违规违章突出,安全意识淡薄”的怪圈。千万“事后诸葛亮”,自己都违章了,还蒙在鼓里,还室不知情,甚至还找借口、狡辩。

  规程的本意,保护规矩做事之人,约束违章蛮干之辈,甚至通过严肃追责、惩治来警示,也就是在潜意识里面刺激你的大脑,告诉你这个事情不能干。规矩很多,尽管干活的人都怕、都烦,但是作为作业人员,不管你什么态度,也不管你知不知道制度、规程,它就摆在那里,“躲在阴暗的角落里”,等待落网之鱼,所谓”音饵之下必有死鱼",为了省事、方便也好,为了快捷、赶进度也罢,习惯性违章最终会害人害己。

  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立,作业安,规矩破,人员危。虽说安全管理是对员工最大的爱;但是真正被严格动真碰硬的时候,又有几人能悉心接受?有几人表面风平浪静、内心不心血澎湃的!但是,就这样就把自己的宝贵生命交给安监人员,你放心吗?就为了图一时之快,破了规矩,云了性命,值得吗?各位同仁觉得呢?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62776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